■ 秦剛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三團紅橋加工廠,新疆阿拉爾843304〕
棉花加工設備對機采棉長度的影響及實踐
■ 秦剛印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三團紅橋加工廠,新疆阿拉爾843304〕
當前,我區棉花生產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伴隨市場勞動力價格的上漲,棉花種植的人工成本連年攀升,導致國內皮棉單價高于進口棉;二是多年來片面追求棉花單產的粗放經營,加上機采棉的推廣和使用,造成了棉花內在品質不高,尤其是長度、馬值、強度、含雜率等指標低于用棉企業需求。面對低迷的棉花市場,機采棉加工面臨新的挑戰,如何取得更好的加工長度,更佳的經濟效益,是各植棉單位和機采棉加工必須要面對的問題。本人結合近年來機采棉加工的工作經驗,淺談影響提高加工機采棉長度的因素和措施。
棉纖維長度決定著棉紗的可紡性,是用棉企業考核棉花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影響皮棉長度的因素主要有品種、氣溫、土壤、栽培方式、水肥管理、采收及清理加工等環節,其中加工環節作為最后關口,對保持棉花品質、提高附加值顯得十分關鍵。2013年以來,針對紡織企業對長度指標的要求,十三團加工廠想盡一切辦法提質量、保長度,落實各級黨委的指示精神,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三年來具體加工量和長度見表1。
11月22日晚,停牌185天的上海萊士(002252.SZ)公告史上最大醫藥并購案,計劃以近400億元并購兩家全球龍頭企業GDS與Biotest。考慮到方案的復雜性,公司申請繼續停牌不超過10個交易日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一直是教師所頭疼的問題。當今學生在閱讀語文經典文章時,無法找到作者的主體情感,從而與作者產生不了思想共鳴,更了解不到其中的內涵。除此之外,學生在寫作時總是無從下筆。教師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在閱讀時積累詞句,逐漸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巧妙地運用到寫作當中去,以此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儲備知識,為學生綜合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表1可以看出,2014年棉花長度不論手摘棉還是機采棉都好于2013年,2015年7月底到8月初的高溫,造成棉株上部蕾鈴脫落的同時影響了籽棉品質,最終加工的皮棉長度又低于2014年,說明棉花品質受氣溫的影響巨大。同時,手摘和機采這兩種加工方式加工出的棉花長度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加工過程中不同的加工工藝所致。由此可見,加工環節雖然決定不了棉花的主體長度,但是會影響棉花的長度。

表1 近三年加工企業地加工量和長度指標
(二)正確認識烘干、加濕設備對皮棉長度的影響
(二)堅持標準,合理堆放
機采棉田吐絮到達98%以上方可采收,做到不趕早、不拖晚。在機采過程中根據籽棉成熟度、濕度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嚴禁過濕、過早、過成熟采收,對散裝不打模的籽棉堅持不落地原則,由采棉機直接卸至拖車斗,杜絕摻水使假現象,以便直接進廠收購、加工。
(一)把好采收關
進廠的機采棉一般籽棉含雜率在11%~20%不等,回潮率在8%~14%,這給清理加工帶來了很大困難。檢驗員要做到按標準檢驗,按照不同的品種、含雜、回潮分類堆垛,有條件的加工企業可放置5天~7天待水分均勻后進行加工,皮棉加工一致性好,也利于采取對應的加工工藝。
(一)堅持“因花配車”的原則
(一)清理設備的檢修和維護
消費者在使用指定產品進行面部清潔后,在標準的恒溫恒濕室(溫度:(20±2)℃,相對濕度:50%±10%)內等待30 min后進行儀器的各項測試。測試儀器、測試參數及參數說明見表2。
由于機采棉本身含雜量大,因此,不能像加工手摘棉那樣進行設備管理。為減輕軋花、皮清機清雜壓力,要在軋花前清除掉80%的棉稈、棉殼、棉葉、僵瓣棉、廢膜、碎葉等雜質,對清理設備做到重點突出,不留隱患。在開軋前做好清花設備的檢修尤為關鍵,對缺失、變形的刺釘、U型刺條、鋸片、鋼絲刷應徹底更換恢復性能。只有保證每臺設備的維修質量,才有加工工藝的可選擇性。
棉花的采摘及收購環節主要是做好適時采收,盡可能確保棉花的內在品質不受人為因素干擾,降低籽棉雜質含量,為后續籽棉加工減少清理次數打下基礎,因為多增加一次清理就多損傷一次纖維長度。
加工皮棉時籽棉回潮率在7%~9%之間為最佳,但實際加工中不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有的加工企業配套烘干設備,甚至還配有加濕設備。由于機采籽棉含水量隨著采收時間和加工時間段有所不同,因此,清理時最好把籽棉回潮率控制在8.5%左右。當籽棉回潮率大于10%時,雜質與棉纖維的附著力增加,碎葉和塵土很難被清除,軋出的棉花含雜量也就隨之增加;當籽棉回潮小于6.5%時,雖然能提高清雜效果,但是棉纖維因為脆性增強,抗拉強度會隨之降低,在機械的作用下一部分纖維被拉斷影響了長度,長期的實踐證明皮棉回潮率過低不利于保證長度。
在加工過程中可根據籽棉的含雜率、回潮率合理確定一級烘干、二級烘干或一遍、二遍、三遍清理,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減少對棉纖維的機械打擊。十三團加工廠2013年和2014年的棉花加工工藝為了提高軋工質量,以171機型為例,主要以二道籽清配二道皮清;而2015年加大了對采收檢驗的環節的管理,從源頭減少雜質,加工工藝以二道籽清配一道皮清為主,與手摘棉相比,機采棉加工長度差值降低到最小的0.27 mm,使紡織用戶能接受機采棉、使用機采棉。
(三)注重工藝流程和設備選擇的靈活性
烘干是為了清理掉籽棉中更多的雜質,減少軋花中皮棉清理環節的清雜壓力,保證一個好的軋工質量,使雜質含量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烘干一般在籽棉清理完成進入配棉軋花之前完成。至于加濕設備的安裝配置,有的企業放在皮棉清理完成后進入打包前,而本廠新生產線將加濕工藝放在籽棉清理后進入軋花機這段工藝過程中,為了使加工的籽棉不要過于干燥,確保棉花長度。為此,筆者認為加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保證棉纖維的品質,即提高棉花的柔順性改善加工環境,利于加工打包和紡織企業的使用,而不僅僅是調控產品回潮率。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一味地依靠烘干保證清理效果,追求軋工質量使棉花外表看起來好看,不是加工企業和用棉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經過研究并結合實踐,棉花加工設備對棉花長度的影響是不同的,籽棉清理機損失棉花纖維長度0.2 mm~0.3 mm,鋸齒機損失長度0.3 mm~0.5 mm,皮棉清理機損失長度0.3 mm~0.6 mm,整個加工環節合計損失纖維長度0.8 mm~1.4 mm。在整個加工流程中,可以針對不同的籽棉選取合理的工藝流程,少開或者不開清理設備,目的是降低機械打擊鉤拉對纖維長度的破壞,保持棉纖維的自然品質不受影響。
施藥后2 h,螺蟲乙酯、B-enol的原始沉積量分別為0.54 mg/kg、1.71 mg/kg。以施藥后時間、殘留量繪制螺蟲乙酯、B-enol在獼猴桃果實上的殘留消解動態曲線。消解動態符合一級動力學模型,消解方程分別為ct=0.562e-0.170x(r=0.836)和ct=1.689e-0.108x(r=0.584),消解半衰期分別為4.08 d和6.39 d。施藥后螺蟲乙酯、B-enol 23 d轉化率分別為78.38%和62.35%。
進入軋花環節,要正確精心調整、保養好軋花機,使肋條、鋸片始終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根據付軋籽棉不同的品種、品級,嚴格控制好產量和質量的關系,按照籽棉回潮率的不同,調整喂花量來控制籽棉卷的密度。若籽棉卷太緊,會產生大量的索絲、疵點和短纖維,對提高棉花質量不利。
(二)處理好產量和質量的關系
在延續性護理之后進行肢體運動功能的評分,總分為100分,得分60分到100分判定為恢復很好,得分40分到60分判定為恢復效果一般,得分40分以下判定為恢復效果不好,本次研究中的治療效果采用很好+一般的形式計算[4]。
經略海洋、維護海權,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強國強軍夢的必然要求。當前,我國與海域相鄰國家間存在著許多權益爭議,特別是美國打著海上自由航行的名義,不斷挑戰我守海衛疆的底線,使得海洋問題錯綜復雜,我維護海洋權益、護海守邊的形勢嚴峻多變,極有可能引發海上戰事或軍事沖突。海上民兵是我軍海上作戰時參戰支前的重要力量,將圍繞擔負的海上游擊作戰、配合支援海上作戰、組織海上“三戰”等使命任務采取相應行動。
與加工手摘棉相比,由于機采棉含雜量大,單位時間內的皮棉產量低于手摘15%,但計算加工的籽棉毛重量是相當的,因此,加工機采棉不能片面追求產量進度,過高的喂花量會造成清花機清理不干凈而不得不用兩道皮棉清理。對加工機采棉而言,多開一道籽棉清理優于多開一道皮棉清理,以此來保證長度指標。
(三)控制好皮棉含雜量
皮棉的清理工作是保證棉花產品質量的最后一道關口,在此要正確把握好皮棉雜質含量。刺條輥與排雜棒間隙決定著排雜量的大小,機采棉含雜率控制在1.3%~2.0%較為合適,含雜率過大意味著衣虧大,也會加大棉纖維的損傷。
一流的加工質量依靠的是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更需要科學規范細節化的管理。作為棉農和涉棉企業,要提高機采棉加工質量必須從品種選用、栽培方式、水肥管理、采收、加工等方面全盤考慮,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機采棉的產品質量,為墾區棉花產業振興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