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逸
摘 要:本文通過對國內屋頂綠化現狀的研究,分析了屋頂綠化的類型、特點、技術難題及其存在問題等,提出了相應的實施對策,并從多角度對我國開展屋頂綠化建設的前景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綠化
目前國內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中心區缺綠、少綠的現象,土地稀缺、緊張是國內大中城市中心區發展的主要矛盾之一,為滿足各種城市功能需要,可實現綠化的土地越來越少。以北京為例,北京城市中心區地面綠化的建設造價2~4萬元/平方米(含房屋拆遷費用),而屋頂綠化(含簡式和復式)造價約150~650元/平方米。因此,利用建筑屋頂空間進行綠化,可以大大緩解城市用地緊張的矛盾,亦可創造全方位、立體化的城市空中景觀。
1 屋頂綠化發展現狀
國內屋頂綠化建設始于上世紀80年代前后,研究起步較晚。隨著國內經濟建設突飛猛進地發展,人居環境和生活質量的評價日益受到重視,成都、重慶、上海、西安、深圳、杭州、長沙、天津等大城市的屋頂綠化自發地以各種形式展開。2005~2011年,國內屋頂綠化出現了迅速發展的形勢,除西藏外,各省市都開始結合本地實際,實施屋頂綠化。
綜合我國各地屋頂綠化的建造方式,大致歸納為下面兩種類型:花園式屋頂綠化和簡單式屋頂綠化。
(1)花園式屋頂綠化
其特點是根據屋頂具體條件,選擇小型喬木、低矮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進行屋頂綠化植物配置,設置園路、座椅和園林小品等,提供一定的游覽和休憩活動空間的復雜綠化。此類屋頂綠化主要是針對新建建筑,以充分發揮屋頂綠化的生態效益、提高人在屋頂活動的舒適性為主要目標。景觀效果好,且具有綠化效果持久、可與建筑同壽命的優點,其生態 效益是簡單式屋頂綠化生態效益的6倍。
(2)簡單式屋頂綠化
其特點是利用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進行屋頂綠化,不設置園林小品等設施,一般不允許非維修人員活動的簡單綠化。簡單式屋頂綠化主要針對既有建筑而言,可以解決舊建筑屋頂荷載小、防水薄弱、灌溉不便、養管不利等問題,具有荷載較輕的優勢,對于建筑屋面具有發揮生態效益,美化屋頂景觀的作用。
2 屋頂綠化中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大家對國內開展屋頂綠化,常常會有一些疑問。例如:
(1)建筑荷重夠大嗎?結構安全嗎?尤其在舊建筑屋頂上搞綠化,對房屋結構有無影響?
(2)屋頂防水抗滲一直是房屋建筑上的老大難問題,覆土種植后,是否會造成雨水排泄不暢,引起新的滲漏危機?
(3)綠化覆土多少才合適?植物種類篩選和適應性及配植技術、養護管理技術解決了嗎?
實際上,國內屋頂綠化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以北京為例,近幾年建成的北京紅橋市場、京倫飯店、科技部節能示范樓、北大口腔醫院、全國政協禮堂等屋頂花園,在整合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充分實踐了“屋頂綠化的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的研究成果。
目前,國內已經掌握屋頂綠化技術和建植手段,并趨于成熟。其中包括建筑荷載要求、建筑屋面耐根穿刺防水技術、屋頂綠化蓄排水技術、屋頂綠化灌溉技術、雨水綜合利用技術、植物材料選擇、人工種植基質輕量化、植物固定技術、園林小品建設技術等。
3 推廣屋頂綠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目前國內屋頂綠化技術正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經濟較發達的大中城市,屋頂綠化應用較為普遍,尤其在重慶和成都,屋頂綠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我國地域廣闊,不同地區的年降雨量、溫濕度等氣候條件差異極大,屋面綠化形式和采用的植物材料也因此各不相同。近年來,國內許多城市致力于屋頂綠化研究、推廣。因此,針對屋頂綠化的推廣來說,還有以下的建議供參考:
(1)屋頂綠化工程設計師對建筑荷載、防水和保溫,以及對屋頂綠化種植土、植物材料和屋頂綠化類型等,都應該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屋頂綠化工程設計師必須是多面手和“全才”,可以游刃于建筑設計和園林設計兩個領域。
(2)做屋頂綠化,必須先從建筑防水抓起。一是防水材料本身必須過硬,要具有耐根穿刺性能;二是防水施工工法要過硬。實踐證明,防水材料的搭接至為關鍵,接縫處往往是造成漏點或 者植物穿透的地方。
(3)每一位屋頂綠化施工人員都要懂得各工序之間如何銜接,并且切實有效地保護每一道工序的成果。從園林綠化角度而言,各個工序的人員都要了解自己本專業之外和自己有關聯的專業知識,從而才能有效地做好整個屋頂綠化工程。
(4)屋頂綠化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特殊工種,應該設置專門的準入門檻和資質等級。就防水而言,有很多防水材料可能做其它方面的防水很好,但是不一定適合種植屋面的防水,因為防水層得做不好會有很多問題出現,如果排水不暢,植物被泡就會腐爛,樓頂荷載超重,造成經濟損失;如果防水層沒有耐植物根系穿透能力,會給建筑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所以要求屋頂綠化防水材料必須具備耐根穿刺的合格檢測報告,并要求具備屋頂綠化防水工程資質的企業來做。就綠化企業而言,有很多具備一、二級資質的施工企業,可能做地面綠化很成功,但是不一定懂得種植屋面的技術要點和復雜性。所以要求具有屋頂綠化施工資質的企業進行施工,才能促進屋頂綠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5)就設計角度而言,屋頂綠化設計具有不同于地面綠化的難度,園林設計師承擔的責任很重,等同于建筑設計師。在建筑屋頂上進行園林景觀設計,園林設計師不可能像地面綠化設計那樣“隨心所欲”,必須優先考慮建筑安全,受限于荷載要求,設計師必須通曉建筑結構做法,具備建筑荷載、防水、保溫等方面的知識,對于園林小品的設置和材料的荷重“了如指掌”,對于屋頂綠化植物選擇及基質配比“爛熟于心”。所以說,屋頂園林綠化設計的難度系數會加大,設計取費也應 高于地面綠化設計取費。
4 屋頂綠化前景展望
以北京為例,據2005年不完全統計,北京市建成市區既有建筑屋頂面積約6979萬平方米,其中多層樓屋頂(18米以下)約占70%,高層樓約占30%。如果以現有北京建成市區中的高層建筑和多層建筑的30%進行屋頂綠化,則可實現北京城市屋頂綠化2094萬平方米。相當于在北京城市中心區又建成了43個紫竹院公園。提高城市綠量9.47萬平方米,使綠地每年滯塵量增加14.4萬噸,全年吸收二氧化硫量增加1.62噸,大大改善了環境大氣質量。要在國內更好地推廣屋頂綠化,應重視以下幾方面:
(1)拓寬資金渠道,增加資金投入屋頂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重要補充,是對城市建筑生態環境的再修復,是治理城市“沙漠化”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措施,所以,屋頂綠化應該作為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加以支持和引導。其資金投入應是城市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以政府投入為主的方針,尤其在公共建筑物上實施屋頂綠化,政府各級財政都應安排必要的資金。
(2)加強建成后的監管,保證屋頂綠化的質量屋頂綠化所處位置高,平時不易看到。如缺乏管理,很容易荒廢,使投資付諸東流。因此,要加強這部分綠地的養護監察工作??梢园盐蓓斁G化納入城市綠地系統或歸入單位附屬綠地,明確養護責任人,從而保證屋頂綠化能夠常綠久盛。
(3)進一步加強屋頂綠化的科研管理投入國內屋頂綠化技術方面的研究尚存在很大空間。屋頂綠化建設的理念逐步向節約能源、體現文化、植物配置多元化、低成本、低維護的方向發展,屋頂綠化發展形式也更趨向于自然和回歸。例如,如何讓屋頂綠化類型更加豐富,研究發展園藝園、盆景園、健身園等;屋頂綠化如何進入居民社區,讓居民有更多的興趣點和參與性;屋頂綠化如何進一步合理應用植物(垂直綠化和屋頂綠化相結合,色葉植物、藤本植物的應用搭配)等,使屋頂綠化的形式更加趨于自然;如何開發低成本、低維護型的坡面屋頂綠化等等,這些都將是今后在屋頂綠化技術研究方面繼續努力探索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霍景濤、張仲美、丁海洋、王星堯.屋頂綠色化利用的調查與研究[J].才智.2016(12)
[2] 孫有勇.創新國際綠色建筑設計的主要技術策略[J].工程與建設.2015(05)
[3] 付卓群.垂直花園綠色景觀設計初探[J].廣東水利水電.2014(10)
[4] 李晶晶、呂靚、金士超.城市屋頂改造果蔬園地的可行性研究——以杭州拱墅區為例[J].華中建筑.2013(06)
[5] 張現紅、王旭.城市立體綠化探討[J].現代園藝.2012(20)
[6] 郭曉園,唐岱.我國屋頂花園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山東林業科技.2011(06)
[7] 徐杰.關于北京市建設屋頂花園的思考[J].經濟論壇.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