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艷
農用機械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結構相對復雜的專門化生產工具,對于某一故障,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由于是許多零件協調工作的統一體,它們之間的有機聯系決定了各種故障原因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性。
1 農業機械常見故障
長期以來農業機械在農閑時受環境影響嚴重,如果不多加注意,在下一季度作業時就會造成作業時間緊、故障率高以及延緩作業速度等問題,影響作物生產效率。在農閑時因為對農業機械的養護不力,造成各種故障并發,影響使用效率。主要故障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損壞型故障
農閑時人們一般將農業機械隨意放置一邊,很少對其進行相關防護,從而造成農業機械產生損壞型故障,如開裂、斷裂、變形、壓痕以及拉傷等[1]。
1.2 松脫型故障
在農忙時農業機械一般都處于不停運轉狀態,基本不存在機械養護的情況,即使是出現故障也是治標不治本,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機械零件的損壞。而且,在進入農閑時人們也很少去認真檢查機械是否完善,從而造成了農業機械松脫型故障。
1.3 失調型故障
從我國農業生產現狀來看,大部分農民在一季作物播種收割完畢后,對于農業機械一般都是直接放置,很少管理。而機械經過一季使用難免會造成行程失調、壓力過高或過低以及間隙過大或過小等情況,如不加以管理調整就會造成機械失調型故障。
2 農閑時農業機械的養護管理
在農閑期間加強對農業機械的維護保養,不但能夠及時發現機具設備存在的問題和故障,而且可以幫助農戶和機工更加熟悉農機具本身的結構和性能,進一步提升對機械的操作能力,進而可以不斷促進農業生產。
2.1 農業機械維修中存在的問題
2.1.1 修理或排除故障不切斷電源動力 這類事故占維修事故總數的25%,未切斷動力而進行維修作業,實際上是一種嚴重違反農機操作規程的行為,出事故也是必然的。雖然農機監理部門反復強調,但是不少機手仍我行我素,導致此類事故不斷出現。比如有的機手在收割作業中,因碰到割刀纏繞雜草、輸送或脫粒等部件堵塞、皮帶脫落等小故障時,為了搶時間,在未切斷動力的情況下,自接排除故障或安裝,常常造成傷亡事故。
2.1.2 維修技術不熟練 機修工由于維修技術不熟練,未弄清機械部件結構,不懂拆裝竅門,盲目硬拆硬裝,憑力氣蠻干,其后果一是會損壞零部件,二是一旦扳手等工具由于用力過猛滑脫,常會造成修理工受傷。
2.1.3 維修不徹底 現在農村的拖拉機都是私人所有,不少機手貪圖眼前利益,修理時能省則省,平時不注意檢查、保養,農忙時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只求快,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造成維修事故多發。
2.1.4 維修設備不完好 好的修理設備是維修質量的重要保證。有的鄉村維修網點,沒有起碼的維修設備,照樣進行大修業務,形成修理事故隱患。如某鄉農機站修理一臺農用運輸車,用小千斤頂和麻繩將485型柴油機抬上駕駛室,還未等固定,千斤頂滑脫,整個發動機向后倒去,麻繩根本拉不住,正砸在后面一修理工的手上,手指被砸斷。深刻教訓告訴我們,條件不具備不應接收大修理的業務。
2.2 農用機械的養護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按照“防重于治、養重于修”的原則,切實執行技術保養規程,動力機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確定保養周期,按時、按號、按項、按技術要求進行保養,達到技術保養標準,確保機具處于完好的技術狀態。 農業機械的保養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及當地農機管理部門規定的內容進行。機車的高級保養應在機務管理人員指導下在室內進行。燃油動力機械要做到四小漏(小漏油、小漏水、小漏氣、小漏電)、五凈(油、水、氣、機器、工具)、六封閉(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機油加注口、機油檢視口、汽化器、磁電機)、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配套農具要實行常年修理,做到三靈活(操作、轉動、升降靈活)。
3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國農業逐漸實現機械化生產,這就對農業機械的維護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與農忙時相比農閑時是加強農業機械養護的重要階段,需要認真分析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尋找解決措施,確保機械功能的準確性和完整性,為下一季農業生產做好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廖作愉.淺談農業機械的常見故障及維修保養[J].當代農機,2011(2):74-75.
[2] 宋躍文,孟慶國.農業機械故障成因分析[J].農機使用與維修,2009(4):74.
[3] 潘春蘭.淺談現代化農業機械的故障診斷與維修[J].江蘇農機化,2010(6):45-46.
[4] 姚琴.農業機械保養維修的幾點經驗[J].農業裝備技術,201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