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玲
當前,雖然我國的營林工作已經取得一些成績,森林覆蓋率有所提升,實現了森林蓄積量和面積的雙項增長,但是其中亦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林業的持續發展。因此,明確營林工作意義,制定營林工作完善策略,并積極地落實就顯得十分必要。
1 營林工作的意義
1.1 利于水土保持 植樹造林工作對于保持水土平衡有著積極的意義,如若地方植被覆蓋率低,在雨季就可能造成泥沙流入河,毀壞田地,填高河床,淤塞入???,危害比較大。而要緩解水土流失這一現象,植樹造林就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1.2 能夠防風固沙 風沙的危害在于會埋葬田園,將城市變為廢墟。而要對風沙襲擊進行抵御,造林護林就十分必要,從而有效削弱風力。防護林的存在,會將風速減弱70%以上。如在一定相隔距離,進行許多林帶的排列,輔以草地,就可以將刮起沙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實現有效的防風固沙。
2 營林工作的簡要內容
2.1 嚴把質量關,加強造林檢查驗收工作,加大更新工作的力度。
2.2 克服重造輕管思想,加強撫育管理當前造林工作存在重造輕管,撫育管理中存在重項目造林輕一般造林的現象,幼林撫育的投入不足,檢查督促的力度不夠。
2.3 加強城鎮周圍山體綠化工作城鎮山體綠化是提高城鎮生態環境的重要措施,把城鎮周圍山體綠化與全民義務植樹工作結合起來,加快城鎮綠化的步伐。
3 營林工作需要完善
3.1 加強營林、造林基礎。營林造林是補充森林資源、保持森林資源永續利用、保證林產工業原料供給的基礎。我國政府十分重視植樹造林,多次發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并取得了可喜的業績。但我國林業的高稅賦卻從根本上動搖了這一基礎,長期以來過多依賴精神鼓勵促進植樹造林,忽視物質利益刺激。林業基礎的加強,營造林積極性的調動離不開物質利益。
3.2 實施林區綜合開發與多產業協調發展,提升林業系統發展功能。系統思考林業的發展,把發展林業同森林綠色食品、花卉園藝、特色加工業、森林旅游等有機結合起來。
3.3 全面提高林業科學技術水平。我國林業競爭力低的一個關鍵原因是技術水平低。在今后的林業建設與發展中,必須把提高林業生產技術水平放到突出地位。
4 發展營林工作的對策
4.1 積極落實營林工作內容。嚴把質量關,強化對植樹造林的驗收檢查工作;轉變“重造輕管”的工作觀念,強化對于幼林的資金撫育投入和檢查監督;做好調查,進行更新長效機制的建立,實施全面調查,清楚摸底,并建立林地檔案;認真做好造林的準備與規劃工作,對于重點造林項目的規劃做到盡早的安排與落實;強調對城鎮周邊山體綠化工作的開展;加強對公益生態林建設的資金發放,來增強政府和林業部門的信譽;積極采取做事,來完成綠色通道工程的全面建設。
4.2 實施生產結構調整,強化市場競爭力。全面將營林推向市場,是其工作進一步開展的大趨勢。對于營林生產結構的調整,應以較為完備的生態體系為前提,通過發達產業體系指導,按照分類經營和保護天然林的原則來實施。應盡可能地實現造林的多元化投入,外資造林、義務造林、自費造林與常規造林相結合,有效落實造林、撫育與管護的統一。在造林面積下降、育林資金減少的情況下,強化森林撫育力度的意義十分重要,通過對天壇幼林的合理撫育來進一步提高營林生產力,實現人工純林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有效增加。
4.3 推進營林產業化進程,進一步完善營林體制。營林作為一個產業化形式,降低其生產成本,提高森林質量應作為完善營林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目標來抓,撫育優良樹種,合理經營天然母林。產業化道路是優質苗木生產的必然出路,集中優秀人才、有限資金,合理布局。
5 結束語
隨著氣候的復雜變化,導致各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造成大量林木損毀,又加之受造林樹種選擇不當、營林方式不切合實際或不科學等原因的影響,造成大量林分感染病蟲害或受到野生動物危害?,F階段,我國對營林工作相當重視,但林業可持續發展還應當從整體上考察各種影響林業保護和管理的制度,因為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可能阻礙林業可持續利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日益繁榮昌盛,各大中型工程建設項目征占用林地頻繁,給林地、林權管理帶來了發展和改革機遇。
參考文獻:
[1]錢克條.淺析營林工作的重要性、問題及對策建議[J].安徽農學通報,2012,(8).
[2]陳淑香.營林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廣東科技,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