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
由于地域的緣故,北方地區的樹木品種較之南部相對較少,在進行綠色城市的建設當中,由于樹木品種少從而導致可用于移植的樹木較少。通常進行移植的只有一些灌木與喬木類樹木,在大樹木的移植上存在較大的空缺。樟子松是適宜于城市的可移植大樹木品種之一,其能夠起到顯著的綠化城市,改善城市環境的目的。因此,本文通過對北方地區樟子松移植技術進行探討研究,提升我國樟子松的移植技術水平,推進我國綠色城市,生態城市的建設進程。
1 種植的具體步驟流程
1.1 種植環境與時間的確定
想要使移植的樟子松成活且健康成長,選擇正確的種植環境與種植時間是必不可少的。在移植地點的選擇上,由于樟子松耐寒性較強,且其根系較為復雜,根系寬闊,樹枝較長,因此需要廣闊的種植場地,地勢也需要選擇較為平坦的區域。在種植時間的確定上,春季以及夏季進行樟子松的移植時,由于蒸騰作用較為劇烈,會使得樹木自身的水分損失較大,因此在這一季節進行移植需選擇休眠期的樟子松。
1.2 移植前的準備
在對樟子松進行移植之前需要進行諸多的準備工作,這其中包括根系的修剪,土壤的挖掘以及樟子松樹種的運輸等。由于樹種在運輸過程中會損失大量的水分,因此需要對樹種進行定期的灌溉。依據樟子松自身的樹干直徑來確定種植坑的直徑大小,以樹干部分直徑的8倍為宜。確定好之后需要進行挖坑工作以及樟子松的根系修剪。按預留坑直徑相應縮短部分根系進行根系修剪,之后對于樟子松的枯死枝干與細小枝干采取同樣的剪除處理,既能減少病蟲的侵害,又可以降低蒸騰作用。在樟子松挖掘出來以后需要進行包扎工作,以降低水分的流失。
1.3 移栽及養護
在進行樟子松移植的時候,需要對挖掘好的樹木移植坑進行灌溉工作,保證坑中的水分能夠滿足樟子松這種大型樹木的需求。坑底部需要回填一部分的松軟土壤,這樣有利于樹木根系吸收營養物質,促進樹木生長。將樟子松通過吊車設備移入坑中后,覆蓋土壤進行埋根工作,對于填平后的培土周邊需要進行圍砌工作,以增加樟子松的新根生長數目。土壤填埋之后需要進行養護工作,為增加樹木的穩固性,通過支架對樹木進行固定。通常采用的固定方法是三角固定法,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持樹木牢固。然后需要對樹木四周土壤進行澆水工作,保證樹木周圍的水分充足,滿足樟子松的需水量。采用一些生根劑來促進樹木根系的發育,并給樹木輸入一些營養液,保證樹木自身營養物質的充分,有利于樟子松的存活與生長。
2 移植的關鍵技術
2.1 根系蘸漿與營養吊瓶
樹木根系經過修剪后再生長存在一定的阻礙,因此在移植時對于根系底部的土壤與生根劑進行混合,攪拌成泥漿狀態,使泥漿與樟子松根部進行包裹蘸漿,既有利于根系營養物質的吸收,又可以促進樟子松移植后的根系發展。由于移植后的大型樹木無法立即從土壤中吸收營養物質,使得樹木的存活率下降,因此,對移植后的樟子松進行營養液的吊瓶打針,為樟子松提供生長存活所必須的營養物質,在提升樹木存活率的基礎上促進樹木自身的生長。
2.2 傷口涂抹劑的使用
由于樟子松這種大型樹木在移除土壤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機械損傷,這種機械損傷既會影響樹木營養物質的傳輸,又會導致樹木蒸騰作用加劇,損失大量水分。因此,通常在樹木的損傷處涂抹傷口涂抹劑。這種涂抹劑內部包含有凡士林,消毒劑與表面活性劑等一系列物質,既能夠隔絕外部環境,阻止外部有害物的入侵與內部水分的散失,又能增加樹木的抵抗力,避免傷口出現感染現象。
2.3 淺栽高培法的使用
由于栽培深度過大會導致樟子松的根部呼吸出現障礙,因此,對于樟子松的栽培深度要進行妥善處理,太深影響樹木呼吸,太淺又使得樹木穩定性差,不利于存活,因此,采用適當程度的淺栽處理方法,在填埋完畢后進行高培土處理,既滿足了樹木的呼吸需求,又增加了樹木的存活率,彌補了移植過深或移植過淺的缺陷。待樹木存活后將高培土去除即可。
3 結語
隨著社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建設越來越注重綠色化與生態化,本文通過對樟子松的移植栽培進行研究,對于其移植的具體步驟與過程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就關鍵性技術的意義與方法進行說明,其目的在于促進我國樟子松栽培事業的發展,促進綠色城市,生態城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李娟.北方地區大樹移植及養護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7).
[2]紀旺盛.閩南地區大樹移植現狀和技術要點[J].福建熱作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