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顏 林(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2)
國際賽事對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的啟示及訓練對策研究
□ 顏 林(長春師范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32)
田徑運動作為奧運會的第一大項備受各國的關注。縱觀我國田徑在奧運會雖有金銀牌的收獲,但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田徑總體實力還不容樂觀,較世界田徑強國有較大的差距,田徑對我國奧運金牌的貢獻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本文主要圍繞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現狀及訓練措施展開論述。
田徑運動 發展現狀 訓練對策
田徑運動作為奧運會的第一大項以其項口多、影響大而受世界各國關注和重視,因而歷來有‘得田徑者得天下’的說法。雖然中國健兒在近幾屆奧運會上都取得了較好成績,田徑項目也有金牌進賬,但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我國并未在世界田壇確立優勢地位,田徑運動技術水平與世界有較大差距。本文主要以近幾年中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現狀,同時基于對世界田徑運動格局的把握,對改善我國田徑運動現狀提出一些建議和對策。
1.1、世界田徑格局整體穩中有變
2004年雅典奧運會田徑共產生金銀銅牌各46枚,2008年北京奧運會共產生47枚金牌、48枚銀牌(女子100米牙買加選手斯圖瓦特和辛普森成績均為10.98秒,并列獲得銀牌)和46枚銅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共產生金牌、銀牌各47枚,銅牌49枚(英國運動員羅伯特·格巴瑞扎、卡塔爾運動員姆塔茲·伊薩·巴什米和加拿大運動員德里克·德魯因分別以2.29m的成績并列獲得男子跳高銅牌)。從圖1可以看出,歐洲和美洲田徑實力突出,處于第一陣營,明顯高于其他三個洲,歐洲田徑霸主地位有所動搖,美洲整體田徑水平上升較快,并在倫敦奧運會首次超過歐洲領跑世界。相比較而言,亞洲和大洋洲有所提高,但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屬于第三陣營,和歐洲、美洲差距仍很大。非洲表現有起伏,但整體變化不大,也處于第二陣營。從近三屆奧運會來看,田徑獎牌在各洲之間有所轉移,但世界田徑整體格局仍相對穩定。從表1看出,各洲國家獲獎牌數量除歐洲大幅減少以外,其余四個洲均有所增加,這說明歐洲田徑整體實力正在減弱,其他四大洲的田徑實力正處于上升趨勢,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世界田徑。

表一 近三屆奧運會各洲所獲獎牌數

圖1 近三屆奧運會獎牌洲際分布變化賦值圖
1.2、各項目區域特征顯著且有所調整
為了更深入分析各洲田徑格局變化的原因,我們按田徑各項的自身特征對各洲進行分析,并將美洲按南美洲和北美洲分開處理。將奧運會田徑項目分為四個項目組,即短跨項目(100米、200米、400米、110(100)米欄、400米欄、4*100接力、4*400接力)、中長跑項目(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3000米障礙、20公里競走、50公里競走、馬拉松)、投擲、跳躍項目(鉛球、鏈球、標槍、鐵餅、跳高、跳遠、三級跳遠、撐桿跳高)和全能項目(十項全能、七項全能)。
從圖2-圖5可以清晰看出,各項目呈明顯的局域性特征。其中,北美洲在短跨項目上占有絕對優勢,全能項目也有大幅度提高,而中長跑實力較低且起色不大,投擲、跳躍項目略有下降,主要源于該洲在跳躍項目上的進步而在投擲項目上的下降;南美洲在短跨項目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美洲田徑的實力優勢主要體現在短跨、跳躍和全能項目,中長跑和投擲項目表現平平。因此,田徑實力的提高緣于短跨、跳躍和全能項目水平的進步。
歐洲在投擲項目上具有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且略有上升,其余項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跳躍項目受到北美洲的嚴重挑戰,因此歐洲田徑實力的優勢有所動搖。非洲中長跑項目的水平在波動中略有提高,而其余項目水平一直較低。亞洲和大洋洲各項目實力均處于較低水平,但亞洲在投擲和跳躍項目上的實力略有提高,在中長跑方面,亞洲實力略高于美洲和大洋洲并有所改善。大洋洲在短跨和投擲個別項目上的實力有所提高。
1.3、田徑強國區域貢獻此消彼長
從表2可見,亞洲只有中國積19分列第11位,歐洲有俄羅斯、英國、烏克蘭等七個國家,美洲有美國、牙買加、古巴三國,非洲有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兩個國家,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亞1個國家。美國和俄羅斯分別以183分和133分的絕對優勢稱霸世界田壇。

圖2 短跨項目洲際變化特征圖

圖3 中長跑項目洲際變化特征圖

圖4 投擲、跳躍項目洲際變化特征圖

圖5 全能項目洲際變化特征圖
表3顯示,牙買加的實力在第29屆奧運會爆發,以6金3銀2銅的成績奠定了其在短距離項目上的強國地位。美國在第29屆奧運會、牙買加和古巴在第30屆奧運會上的成績均有所下降。在倫敦奧運會上,獲獎牌的5個南美洲國家在短距離項目上共獲得2金1銀4銅的好成績。其中多米尼加35歲老將、雅典奧運會冠軍桑切斯以47.63s摘得男子400米欄金牌,美國選手廷斯里以47.81s奪得亞軍,波多黎各名將庫爾森以48.1s獲得銅牌;男子400米的前三名也分別被格林納達、多米尼加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選手搶走,而美國在北京奧運會和雅典奧運會連續兩屆包攬該項目的前三名,北京奧運會男子400米欄的前三甲也均為美國選手。因此,在第30屆奧運會美洲田徑獎牌數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在于美國跳躍項目和南美洲國家短距離跑的貢獻。所以,短跨項目作為美洲的優勢項群呈多頭發展趨勢,美國和牙買加保持絕對優勢外,南美洲多個國家在該項群有了大幅度提高,美國的跳躍項目仍保持優勢。
表3顯示,歐洲田徑整體優勢的減弱源于其四個項目組均有所下降,其中以短跨項目最為明顯。在中長跑方面只有俄羅斯和英國實力有所增長,其余國家均有所下降,唯一能和非洲長跑軍團抗衡的只有俄羅斯。作為歐洲優勢項目的投擲和跳躍整體實力雖有所下降,但德國在第30屆奧運會的表現堪稱完美,不僅羅伯特·哈丁以68.27m獲得男子鐵餅冠軍,還收獲了3銀3銅,在該項群上獲7枚獎牌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
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在第29屆奧運會上的中長跑項目水平都有所提高,尤其是肯尼亞從2004年的第13位一躍排名世界第3,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但在第30屆奧運會上兩國實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男子5000米和男子10000米金牌被英國本土選手穆罕默德·法拉赫收入囊中,使其成為第6位在一屆奧運會中同時奪得男子5000米和10000米兩枚金牌的選手,這也導致非洲田徑整體競爭力的下降。

表二 世界田徑前14強國家獲獎牌情況
亞洲只有中國進入田徑前14強,倫敦奧運會的成績也是我國田徑在奧運會上的最好成績。
大洋洲只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獲得田徑獎牌,雖然整體水平較低,但在短跨和投擲、跳躍項目上都有進步,且亮點突出。澳大利亞老將薩利·皮爾森在倫敦奧運會女子100米欄以12.35s成績奪得冠軍并打破奧運會紀錄。新西蘭在第29屆和第30屆奧運會兩度奪得女子鉛球金牌,澳大利亞在第29屆奧運會奪得男子撐桿跳高金牌。
2.1、獎牌數有歷史性突破,總體競技實力提升
自1984年參加奧運會以來,中國在奧運會田徑項目上獲得5金3銀7銅,共計15枚獎牌,而由58人組成的中國田徑隊在倫敦奧運賽場上完成了歷史性突破,共拿到1金5銅。雖然金牌榜位列13,但在田徑獎牌榜上中國和英國同為6枚,并列第七。第30屆奧運會中國田徑代表團共58人,其中男運動員30人,女運動員28人,實際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共50人,包括男子26人,女子24人。他們參加了男子14項、女子12項,共26項爭奪,有14人在7個項目中進入前八名,其中男子有5人在兩個項目躋身八強,女子有9人在5個項目進入前八名。總體競技實力得以提升。也應該看到,中國田徑與世界的差距,許多項口落后于世界水平。

表3 近三屆奧運會田徑前14強國家各項變化情況統計表

表四 第12屆世界田徑錦標賽我國選手取得的好成績與冠軍成績對比情況
2.2、整體發展不平衡,相當一些項口與世界水平有巨大差距
為了從總體上了解我國現今田徑競技水平和世界的差距,收集了2009年世界田徑錦標賽成績加以比較,各項數據顯示,中國選手與世界的差距還很大,我國田徑除極少數項口外,大多數項口成績與世界水平差距明顯,在短跑項口上更是出現了無人可派的尷尬局而。我國短跑、男子中長跑和速度力量型項口與世界水平差距很大,而在所謂的優勢項口或者突破項口上,比如女子鉛球、鏈球等,與世界頂尖選手,還有不小的差距,例如張文秀的女子鏈球,雖然她取得了第五名的成績,但與冠軍成績相差多達五米。男子110m欄三位選手(劉翔受傷未參賽)參賽卻無人能突破13秒40,而要想爭冠,至少需要跑進13秒10的實力。在北京奧運會上作為東道主的中國代表團共奪得51金21銀28銅共100枚獎牌,但在這個完關的數宇之中田徑項口卻只貢獻了2枚銅牌,體育大國的旗幟之下,不能掩蓋中國仍是田徑小國的事實。從整體上來說,近幾年中國田徑在世界大賽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比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同時我們
3.1、缺乏科學的訓練規劃
我國各個省市的體育局將競技體育工作的重點放在4年一屆的全運會上,體育局領導人員、體育訓練主管部門、體育訓練員及工作人員的工資和工作業績與全運會的成績掛鉤,全運會成績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他們能否得到相應的獎勵、運動員能否順利地上學就業。甚至有的地方要求體育教練員簽訂全運會成績指標協議,如果教練員能夠順利地完成全運會的指標,則會得到高額的獎金,如果教練員無法有效地完成指定的指標,則會失去工作崗位。省市體育局這種錯誤的做法導致許多教練員將主要精力都放在全運會的訓練上,在制訂體育訓練計劃時,主要是圍繞全運會的目標。另外,有的教練員為了順利地完成指標,擅自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如讓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等,所以,最近幾年全運會上經常出現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案例。由于全運會的4年周期與奧運會的4年周期錯開一年,全運會是在奧運會的前一年舉行的,此時,運動員主要處于全運會訓練的上升期間,導致近幾年我國的田徑比賽出現了一個怪現象:在全運會中,許多單項的比賽成績相比于奧運會冠軍的成績要高出許多。根據相關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肯定全運會對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全運會屬于我國競技體育賽事中最重要的體育賽事。如何將全運會與奧運會有機結合在一起,促使我國的運動員能夠在奧運會上拿出與全運會同等的實力,還需要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上對全運會的會期及比賽進行合理的安排。
3.2、對田徑運動總體技戰術創新不夠
運動技術主要是指在遵循人體運動科學原理的基礎上,促使人的潛在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并且有效地完成各種運動的合理方式。進行技術訓練是為了全面地了解、掌握、提升及完善各種運動技術,促使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實際的體育訓練過程中,許多教練員將重點放在運動員的能力訓練上,忽視對運動員運動技術的有效訓練。有的教練員雖然開展了技術訓練,但是沒有科學合理的技術指導,運動員雖然接受了較長時間的訓練,但運動技術水平不高;還有的教練員急功近利,為了促使運動員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好的成績,一般都會加大訓練量或者是采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進行不合理的訓練,最終導致許多運動員的成績只是曇花一現,嚴重損害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許多運動員也因此被迫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運動生涯。在開展田徑訓練時,需要采取科學的訓練方式及手段,在充分地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況的基礎上,制訂合理的訓練方式,教練員不僅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體育訓練的專項技術特征,同時需要遵循一定的運動訓練規律,不斷創新訓練方式,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完善自己的訓練方法。另外,雖然我國的競技體育教練人員的數量逐年增加,但是田徑教練員相對比較缺乏,導致我國的田徑項目的整體水平偏低。
3.3、運動員缺乏比賽經驗且心理素質不高
在雅典奧運會之前,對我國運動員的成績有過預測,認為110m跨欄、女子5000m、1000m欄、男女競走及女子鏈球等項目有奪冠的機會,其他的運動項目也有進前8名的可能性,但是最終的結果讓人比較意外,只有劉翔、刑慧奪得了冠軍,而其他的參賽人員中大約54%。的人發揮失常。根據有關的調查數據統計,雅典奧運會的田徑比賽中,我國只有41.7%,左右的運動員正常發揮,參加國際賽事運動員發揮失常己經是我國田徑運動中一直存在的問題。影響運動員正常發揮的因素多種多樣,如氣候、場所、競爭對手及運動員的比賽心理等,同時也與運動員的參賽經驗關系密切。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比賽前的適應性訓練及運動員的綜合調控,需要為運動員提供更多高水平比賽的機會,促使運動員能夠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比賽能力。
4.1、發揮體制優勢的同時加大對田徑項目的投資
舉國體制是我國的體育發展體制,是在我國體育發展現狀及國民經濟實際水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站在目前發展效果的角度上分析,舉國體制具有較強的動力及成效。雖然舉國體制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足之處,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因此,需要繼續堅持舉國體制。田徑是體育競技中的重要項目,利用舉國體制發展田徑項目是一個有效的發展途徑,也是目前我國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舉國體制的核心是政府在體育競技中的推動作用,政府可以充分地利用各種有效的政治手段支持體育事業,將有限的資源向體育領域傾斜,從而保證體育目標的實現。在充分利用舉國體制的基礎上,需要深化田徑項目的改革,加大對田徑項目的資金投入,不斷優化田徑人才、田徑訓練及科研等,從而不斷強化內部運行系統。
4.2、創建田徑校園訓練基地,讓田徑項目更好地走進校園
群眾基礎對一個運動項目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田徑項目想要獲得長遠的發展,則需要群眾的共同參與,形成梯度的后備人才隊伍,需要積極開展基地創建工作,努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田徑后備人才隊伍。同時,需要積極與總局青少司協作,不斷規范青少年的行為,積極探索競技訓練組織內容,不斷創新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從而加強對單項基地的有效管理。另外,需要積極開展田徑大聯盟方案,激發中小學生從事體育事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改善教練員的整體素質。站在目前田徑發展現狀的角度上分析,校園是開展田徑運動的最好場所之一,學校需要積極引導、創造良好的體育訓練條件,加強體育人才的培養、訓練、選拔及競賽等。
4.3、找準突破口,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國田徑運動在奧運會上取得過金牌的項口有女子競走、女子中長跑和男子110m欄三個項口;除此之外,進入過前三名的項口有女子鉛球和男子跳高。通過分析我們認為,我國口前的傳統優勢項口女子競走、中長跑其總體實力近幾年有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女子中長跑,非洲軍團已經全而超越了我們,且有逐漸拉大與我們的距離之勢,尤其是埃塞俄比亞選手整體實力不容小視。110m欄雖然我們有世界紀錄保持著劉翔和史東鵬,但歐關強國具有很多的優秀選手,如法國的杜庫雷、關國的約翰遜、阿諾得和巴西的加西亞與劉翔都在一個水平層次上,臨場發揮將成為取勝的關鍵。近幾年,我國男子競走一枝獨秀,提高迅速,男子50km2005年的世界前10名我們占據三席。只要解決好技術問題,相信在本土作戰,會有好的成績。全而分析我國田徑運動的發展現狀,我們認為在08年奧運會上有實力爭得金牌的項口有男子50km.20km、女子20km競走、女子馬拉松和男子110米欄。
4.4、合理運用科學技術使訓練更科學高效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體育訓練理念及訓練手段在不斷地創新。科學技術對體育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體育訓練、訓練計劃的制訂、負荷安排、訓練方式及運動員對訓練的反應等都離不開科學的有效指導。
科學訓練這句口號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但在實際訓練中我們的科學訓練卻落實得不多。教練員的訓練經驗固然是訓練的寶貴財富,但一味的躺在經驗上就有被淘汰的可能。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訓練理論和訓練手段創新業日新月異,從訓練到恢復,計劃制定、技術的合理性,都應依賴于科學的監測和診斷。科研人員要深入訓練一線,解決教練員所關心的問題,已達到科學訓練的最佳效果。
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的過程中遇到諸多問題,如我國田徑運動總體技戰術訓練水平不高、運動員比賽能力有待提高等因此,需要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改善田徑運動發展狀況,需要繼續發揮舉國體制的優勢,加大對田徑項目的投入,創建田徑校園訓練基地,最終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
[1]鄧建達中國田徑運動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3).
[2]翟豐,呂廣霞從第11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看我國2008年奧運會田徑競爭力[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12).
[3]李竹青.中國田徑運動競技水平現狀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2).
[4]徐向軍.我國田徑運動發展現狀及訓練對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6).
[5]周志雄.對中國田徑運動發展中若干問題的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1,(3).
[6]論“舉國體制”與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