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歡梅
【摘要】 通過高中音樂的有效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高雅品味,幫助學生形成開朗的性格和自身獨特的個性,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水平。在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與實效性工作中,我們要正確認識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增加音樂課時量,針對學生學習需要,打破常規精選教學素材,創新多媒體教學形式,提高音樂教學的吸引力。
【關鍵詞】 高中音樂 創新性 有效性
高中階段的音樂教學作為學生整個高中階段素質教育的重點,應該加強音樂教學的創新性。通過高中音樂的有效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高雅品味,幫助學生形成開朗的性格和自身獨特的個性,提升他們的整體素質水平。所以,隨著課改的深入,高中音樂授課形式的改變與創新,讓學生在體會到音樂魅力的同時,還能夠緩解他們的緊張學習的心情,從這個角度來看,通過音樂這種高雅藝術的熏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完善學生的自我修養,達到促使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的目的。
一、高中音樂教學的不足分析
目前在高中音樂教學階段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引起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關注,高中音樂教學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音樂教學課時不足、教學質量不高以及教學形式落后等多個方面,具體如下:
1、受高考壓力影響,音樂教學課時被嚴重壓縮。目前,學生在高中階段,高考是繞不過去的話題。學校在家長對學生考上理想大學的殷切期望下,對學生音樂課的開展也是抱有左右為難的態度。家長希望學生考上理想的大學,認為學生在校期間不應有高考以外其它的課程,學校雖然希望開展音樂等考試外課程,但是因為壓力不得不縮減有效課時來應對。音樂教師也因此失去對音樂課程創新的動力和學校的各方面支持。
2、教師備課時間不足,音樂教學質量大大折扣。音樂教師由于整體員額不足,音樂教師超額上課的現象很普遍。由于帶班過多,備課時間有限,使教師在上課時由于準備不足,沒有進行各班級學生接受程度及上課形式多樣化的調整,講課比較單調、對難點的準備不充分,沒有對教學內容合理分解,針對不同的課程差異化教學不明顯性。教師因為準備不足,對課堂的整體把握無法完全掌控。致使音樂課在高中學生眼里,成了可有可無的課程。
3、音樂教學投入不足,多媒體等教學效果不明顯。科學的教學方法必須跟得上時代潮流,現階段高中生在學習生活中,所面對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媒體時代。他們的審美、知識接受方式已經發生了根本改變。多媒體教學對高中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為各方面,還有不少學校多媒體教學不能展開,已經展開的因為缺乏創新動力和對音樂作品的解讀能力,音樂場景利用不足。在教學中不能有效地、直觀的展現多媒體教學的優點,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性和實效性的措施
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與實效性,是優化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針對上述不足,還需要從課時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主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1、正確認識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增加音樂課時量。音樂是增強人類情感,提高學生對美的認識的有效途徑,特別是高中階段,學生的情竇初開,音樂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正確認識高中音樂教學重要性的基礎上,逐漸增加音樂教學的課時量,教師可以通過家長會或旁聽音樂課的形式,讓學生和家長都感受到學生學習音樂課所帶來良好效果,使家長逐步認同音樂教學對學生的學習促進,和對學習壓力釋放的良好作用,從而支持學校的音樂教學的實施。
2、針對學生學習需要,打破常規精選教學素材。音樂教師要明確教學大綱為教學基礎,在實際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背景環境,學生理解音樂教學的實際程度,來準備相適應的教學內容,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中更加努力認真。在教學中,對不適應本學校學生的音樂課程,音樂教師要隨時調整。對學生的授課時間和授課內容要合理分配,如在考試期間可多安排一些舒緩的音樂欣賞,為學生制造出優雅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張弛有度,提高學習興趣。
3、創新多媒體教學形式,提高音樂教學的吸引力。轉變教學模式是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重中之重,隨著高中階段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改變,多媒體教學方式越來越被學生喜愛。通過教師對音樂課程的精心準備,多媒體充分發揮它的特點,使教學內容比較直觀的呈現在學生面前,音樂作品、視頻、學生參與演出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心靈上的交流和共鳴。通過改變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提高自信心,起到促進學習良好作用。
結束語:通過多媒體教學和音樂課程的適時性改進,高中學生更能夠適應新的教學方式和內容,通過音樂教師對音樂教學形式的創新,有效性提高的探索,學生學習音樂意愿增強,對音樂和其它課程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時有利于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樹立,對學生高中階段心理健康、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放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 考 文 獻
[1]林飛龍.淺析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J].北方音樂.2016(05)
[2]余伶俐.淺論新課改下的高中音樂創新教學[J].音樂時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