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錦
【內容摘要】教師巧妙設計問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疑、釋疑、解疑,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概述教學、規律教學、問題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造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 問題教學法 應用
傳統的教學模式困囿于課堂,教師以抽象的描述講解內容,學生難以參與到教學情境之中,只能花費精力去機械記憶內容、識記實驗原理,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下降,一旦變換了條件,學生就會變得束手無策。物理學科知識邏輯性強,而教師割裂了新知與學生“前經驗”之間的聯系,不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整天湮沒于書山題海之中,長時間地被動學習,逐步產生厭學情緒。
一、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物理學家李政道認為,學習物理的首要問題是弄清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概念的理解影響了學生的認知程度以及知識網絡的構建。
1.創設新奇實驗引入新概念
由于學生對新穎、奇特的內容感興趣,教師要創設新奇的實驗引入新概念的學習,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探究熱情。如在《摩擦力》教學中,教師將浸過水的沙子盛放在玻璃杯中,插入一根木筷,用力將沙子壓實,慢慢提起筷子,可以將沙子與筷子一同提起。學生難以準確說出摩擦力的概念,而通過實驗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學生的注意力,從而產生沙子的壓緊程度對沙子與筷子之間的摩擦力的影響產生思考,筷子與沙子、沙子與玻璃杯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什么力?摩擦力產生的條件是什么?壓緊沙子對產生的摩擦力的影響是什么?此時筷子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了嗎?沙子壓緊與沒壓緊兩種情況,沙子和筷子之間的的摩擦力有何區別?教師運用新奇的實驗進行概念教學,讓學生在觀察、思考中生成問題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開啟學生的思維。
2.利用舊知引入概念
教師要加強新知與學生舊知、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系,利用好學生的“前經驗”開展概念教學,引導學生完善認知結構。如在《互感和自感》教學中,教者以問題導入:引起回路中磁通量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在電磁感應現象中,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是什么?在法拉第實驗中,兩個線圈間并未用導線連接,其中一個線圈的電流變化時,另一個線圈中為什么會產生感應電動勢?當電路自身的電流發生變化,會不會產生感應電動勢?
3.通過類比引入新概念教學
在物理學習中,某些抽象的內容不易理解,我們常會拿與之相似的量進行對照學習,如電流的形成以熟知的水流的形成進行類比,分子的動能以物體的動能進行類比。如電容的概念較為抽象,教者將電容器與水容器進行類比,向兩個底面積不同的水容器同時注5cm高的水,讓學生觀察所需水量的不同。以兩極板間的電勢差類比水容器的注水高度,將電容類比為水容器的底面積。提出問題,水容器容納水的本領用什么物理量來描述?電容器呢?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大小怎么表示?通過類比,猜測電容器的電容與兩極板間的電勢差有關嗎?
二、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規律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物理學史引入規律教學
物理學史是物理學發生、發展的基本規律,物理思想發展與變革的過程,學習物理學史能拓展知識、開闊眼界,加深對物理學的理解。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教者呈現亞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爾、牛頓的圖片,提出問題:亞里士多德認為物體運動和受力關系的觀點是什么?伽利略認為物體運動和受力關系的觀點是什么?伽利略理想實驗的內容是什么?理想性表現在哪些方面?笛卡爾是怎樣補充伽利略觀點的?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是什么?什么是慣性?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2.利用典型實驗得出物理規律
教師要開展典型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得出規律。如運用變量控制法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物理時,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4根導線進行實驗,分別為:L1、L2橫截面相同、材料相同、長度不同的鎳鉻絲合金導線;L2、L3為長度相同、材料相同但橫截面不同的鎳鉻絲導線;L3、L4長度相同、橫截面相同但材料不同,其中L3為鎳鉻絲,L4為康銅絲。小組分別記錄實驗數據,思考:如何探究導體電阻和導體長度、導體橫截面、導體材料的關系?如何用物理語言將研究結果完整地表述出來?
三、問題教學法在高中物理問題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物理問題教學是基于某種物理情境下,針對物理概念、物理規律提出的問題,其形式多樣,有原始問題、抽象習題等。如在《重力勢能》教學中,在探究“重力勢能的相對性”時,教者提出問題:“物體位置一定時,它的重力勢能一定是確定的嗎?對參考面的選取有什么要求?為什么說重力勢能是物體與地球共有的?”學生通過探究,明白重力勢能與參考平面的選擇有關。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摒棄機械灌輸知識的現狀,樹立“生本理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要以問激趣、以問促思,營造富有生機與活力的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 葛立群. 高中物理問題教學研究[J]. 科學教育研究,2007.
[2] 邢紅軍. 原始問題教學: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視域[J]. 課程·教材·教法,2007.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h五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