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珺
震顫性麻痹、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步態的異常、寫字越寫越小,走路像被開關控制,穿衣吃飯雙手不停顫抖等,這都是比較常見的帕金森病癥狀。按照目前公眾對帕金森病的認識,很多人都是因為出現手抖等癥狀時才去醫院就醫的,但其實出現這類運動癥狀時,帕金森病已經是中晚期了。

便秘、抑郁也可能是帕金森病
在臨床中發現,很多便秘患者輾轉很多科室就診都沒有找到原因,最后在神經內科檢查中發現,除了便秘外,還有嗅覺減退、嚴重睡眠障礙、情緒低落等。最后經過檢查,診斷為帕金森病。
研究表明,便秘者發生帕金森病的危險度是非便秘患者的3倍,而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典型運動癥狀的10年到20年之前就患有便秘。抑郁癥狀則可以早于運動癥狀20年出現。有抑郁癥狀的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要差一些。有些帕金森病患者疾病的全過程都伴有抑郁癥狀,晚期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幻覺。
患者和醫生如果能根據睡眠異常、嗅覺減退等癥狀,再結合帕金森病的家族史,做好密切的監測隨訪,就有助于及早發現帕金森病,及早開始治療。
蚊香“熏出”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包括年齡、基因等人們熟知的威脅因素,但是專家指出,帕金森病并不是單一因素造成,很多患者是由于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導致發病。污染的環境也會潛移默化引發帕金森病。人們可能不會想到,生活中常用的驅蚊神器——蚊香,竟然也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幫兇。
南京50多歲的老李特別喜歡蚊香的氣味,30多年如一日,每年夏天都要點蚊香,覺得不但可以驅蚊,味道也極其好聞,還能起到安神的作用,晚上一定要聞著蚊香才能安睡。最近,老李出現了手部震顫、行動緩慢等癥狀,到醫院檢查后,確診為帕金森病。
醫生分析說,雖然不能確定蚊香會誘發帕金森病,但是不良的環境因素是帕金森病誘發因素之一。在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制品中含有與嗜神經毒素結構相似的物質,流行病學調查顯示,長期接觸殺蟲劑、除草劑等可能是帕金森病發病的危險因素。長期暴露在甲苯、橡膠等化學制劑環境中,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容易誘發帕金森病。
“年齡”是帕金森病的首因
據統計,帕金森病已成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殺手”,65歲以上人群中,100人中約有2個帕金森病患者。70歲以上的患病率達到3%~5%。
專家介紹,威脅帕金森病的是腦內多巴胺的減少,致使相應的功能減退,導致肌張力的增高和運動的減少,而年齡是導致多巴胺減少的促發因素。這也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帕金森病的發病率在增加的原因。
帕金森病屬于神經系統的變異性疾病,起病隱匿,緩慢加重,進行性地發展。帕金森病本身不會危及生命,但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常常無法參加家庭和社會活動,到了后期會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負擔。
目前,國際上對帕金森病采取綜合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神經心理治療等。藥物治療是基礎,手術治療是有效手段,康復治療和神經心理治療是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