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
1.B。此項曲解原意,原文說“像河南殷墟考古、陜西周原考古,均應被視為城市考古學的范疇”。
2.D。此項張冠李戴,原文說“這一揭示鄉村生活實態的傳統至魏晉時期逐漸被田園詩取代,這正說明城市視角在中國自然審美活動中的主導性”。
3.D。“與實有的鄉居生活無關”理解錯誤,原文說“以摹寫自然見長的中國山水田園詩面,所表現的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鄉居生活”。
4.B。其余各項讀破了句子。
5.B。徇:掠取。
6.C。“彭寵轉而隨舊日的鹽鐵官”說法錯誤。
7.(1)光武即位后,吳漢、王梁都是彭寵派去的人,都位列三公,而彭寵獨沒有加升,更加怏怏不樂,一副不得志的樣子。采分點:所遣,派去的人(2分);加,加升(2分);怏怏:怏怏不樂(2分)。
(2)朱浮與寵不和睦,朱浮多次誣陷構害于他。采分點:能,和睦(2分);譖構,誣陷構害(2分)。
8.春光易逝,故鄉之思,渴望明主再現,嗟嘆出仕之晚,這種種愁思讓詩人充滿寂寞。
9.采用了襯托手法,云沙襯托鷓鴣思,風日反襯沅湘愁;鷓鴣思、沅湘愁采用擬人手法。襯托和擬人,表現詩人羈旅在外的思鄉之愁。對全詩情感的抒發奠定了感情基調。
10.(1)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2)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11.(1)答c給玢,答D給2分,答E給1分,E項“歌頌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屬于架空分析;A項“體現出狡猾、奸詐”錯誤;“贊美之情溢于言表”與原意相反。
(2)味精是小說的物線(2分),串聯了大豐的故事,串聯了“我”的故事(2分),折射著時代的變化(2分)。
(3)大豐的職業不變(1分),大豐對生活滿足的態度不變(1分),大豐對職業的熱愛不變(1分),大豐對“我”的熱情不變(1分),大豐的工作習慣不變(1分),大豐的外貌在變,臉上的皺紋和兩鬢的白發(1分)。
(4)第一次:用舌尖小心翼翼地舔了一下,因那種從未體驗過的鮮美而哭泣。第二次:喜歡那種鮮美,它讓年少的我幻想那些白色結晶體里藏著雞鴨魚肉和生猛海鮮,它讓白菜和蘿卜也能煥發出生機和生命。第三次:三個菜一一嘗過,鮮美無比。第四次:味精讓我惡心,讓我有想嘔吐的感覺,更讓我想起貧窮并且苦難的童年。(4分)這樣寫,突出“我”性格的變化,“我”對待生活態度的變化,折射時代的變化,從而訴諸讀者這樣的哲理:時代的變化總會帶給人心理的變化(2分)。從而豐滿了人物形象,豐富了文章內容,深化了小說主旨。(2分)
12(1)答A給3分,答B給2分,答E給1分,“一項難度極大,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是作者的觀點,C項“刊物內容實在,生動活潑,決定了張志公要培養和團結一大批中青年學者,這些中青年學者成為他們中的領軍人物”錯誤,刊物內容實在,生動活潑不是張志公要培養和團結一大批中青年學者的決定因素。D項強加因果,原文說:《人民日報》那篇社論中曾提到,“我們的學校無論小學、中學或大學都沒有正式的、內容完備的語法課程”,正是以此為引子,將中學《語文》科分設《漢語》《文學》兩科,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
(2)外因:老師推薦,政治推動,同仁支持(3分)。內因:善于凝心聚力,化高深為通俗,他堅持用唯物辯證法指導自己的學術研究,他重視實用和普及,注意知識的繼承和革新,他尊重前人,學習今人,博采眾長,他平等待人,提倡學術民主等(3分)。
(3)1950年底,剛剛從上海遷往北京的開明書店(后合并成為中國青年出版社),走進一位身材頎長、風采翩翩的青年。這是外貌描寫,以外貌襯托張志公的學術影響。這也是正面描寫。本文采用正面捕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豐滿張志公的形象。葉至善老人的回憶文字屬于側面捕寫,也是細節描寫,寫出張志公的凝心聚力。
(4)此文屬于探究題。可以認同語文教學質量之所以不高,是因為“語言學家介入過多”,但要持之有據,比如語法桎梏語言,使得語言沒有靈性,等等。也可以不認同語文教學質量之所以不高,是因為“語言學家介入過多”,那就要在文本中找依據,比如《修辭概要》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誕生的修辭學專著之一,“在普及修辭知識、推動修辭學面向大眾方面是起過積極作用的”。而《漢語語法常識》是張志公研究教學語法的早期代表作,是一部力圖普及漢語語法的書,也是一部很見研究功力的學術著作。這部書出版后很受歡迎,幾乎五十年代的語法學習者(包括很多青年學者、教師)都人手一冊,50年代末還被翻譯傳播到了日本。觀點明確給2分,有依據支撐給4分,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語言通順給2分。
13.B。風云際會:風云,比喻難得的機會;際會,適時地遇合。比喻有才華、有作為的人在難得的好時機聚合。高朋滿座:高貴的朋友坐滿了席位;形容賓客很多。群英薈萃:比喻許多才能出眾的人聚集在一起。
14.C。A項成分殘缺,“此次演練預案”可以改為“此次演練不設預案”或“此次演練預案是”。B項語序不當,“給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心理負擔”“給農村家庭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要交換位置。D項成分贅余,“通過”或“使”任意去掉一個。
15.A。B項“望其項背”用于否定句中,C項、D項“明清小說”與語境不符合。
16.一種是“無字書”,同時也特別重視社會實踐即所謂讀“無字書”(意思與此相同即可)
17.2011年至2016年電影票房呈現遞增趨勢(2分),“井噴式”的票房增長折射出了電影市場可喜的變化(2分),觀影逐漸成為許多人的休閑選擇(2分)。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