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涵妃
百年學村歷史豐厚,文創產業如火如荼,傳統和多元化讓集美變得愈發有國際吸引力。這幾年,在運營國際化項目的基礎上,集美依托它優越的自然與人文資源,開發游學產業,吸引越來越多高精尖國際學生團體來集美體驗一場跨文化之旅。國際化的游學之旅,為體驗學村提供了新鮮視角。
清晨,漫步在集美學村,感受豐厚歷史和古樸建筑,午餐后,悠悠然賞一曲南音,感受在地閩南文化,下午3點,在集美大學的龍舟湖上搖槳揮汗,到了晚上,和各國小伙伴參加文化交流晚會。這是劍橋大學生Alex在集美的一天。他是這次集美百人研學夏令營中的一員,和他一起來到集美的,還有牛津、劍橋、哈佛、耶魯等近百名來自頂尖名校和世界各國的大學生。
作為一個新產業,游學“寓教于游”的方式受到國內外學生群體的歡迎。這一次,集美走在了游學產業前沿。集美對外交流的歷史由來已久,華僑大學及下屬的華文學院一直是對外交流的窗口,擁有眾多國外資源。華文學院每年會接待大量境外學生團,常年有幾十個國家的在校學生在華僑大學實習。基于此,集美嘗試將游學事業做得更透,讓更多的人在這里得到定制體驗。
據集美游學負責人吳翠楠老師說,游學集美項目這幾年非常受歡迎,每次招募訊息一登陸各大名校官網,就收到各種申請信息。這次集美游學夏令營為期一個半月,內容豐富,為外國大學生團隊提供雙向文化交流。前三周時間里,名校精英、國際大學生與中國學生進行文化交流活動,以國家為單位設立各國主題教室,各國學生用英語向中國學生介紹自己的國家,每天晚上還會舉辦特色晚會,向中國學生展示自己國家的音樂舞蹈。后三周則是體驗中國文化的行程,包括學習漢語和閩南語、參觀閩地傳統建筑、南音課堂、品嘗在地風物;參觀廈門地區商業企業,了解中國的現代化發展狀況;與國內大學生一起參與集美大社文創項目,提供國際化視野和建議;了解筼筜湖、僑英街道等環保案例;就青少年教育、聯合國SDG項目(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2015-2030)、集美的國際化發展等議題開展研討會等。此外,外國大學生們還十分熱心公益,他們通過在集美特教學校、民間組織做志愿者,進行公益慈善旅行,回饋集美社區。
世界各國和全國各地的學生群體游學于集美,百年學村對話世界,再次成為中西教育理念、中外文化的交流匯聚之地。集美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傳統旅游產品的路,用專業的團隊打造游學產業鏈,充分利用集美學村高校聚集的優勢資源,組合多方專業力量來進行產品研發和市場運營,從人文、藝術、科學、自然、多元文化、創造力幾個方面,提供豐富體驗線路,為來集美游學及親子團體提供了不一樣的跨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