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燕子塢主人
黃昏前啟程,會少走夜路
文_燕子塢主人
許久不見的前同事Z聯系我,說想來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工作,拜托我牽線。我欣然答應。想起來,和他共事已是六年前的事了。他一直是我很欣賞的那類人,干活的時候能腳踏實地,做創意的時候能仰望星空,連辭職的理由都那么特別——那天下午,他長久地注視著一處老墻的破洞里自在生長的小草,看起來它們活得比自己更加有滋味,于是立馬給老板發了一條信息:“再不擁抱春天的嫵媚,春天就要老去了。”他辭職了。這些年,他不停地折騰自己,登山、騎行、跑馬拉松、寫書、辦私塾、開創意工作室……已經40歲出頭,可別人都以為他不到30歲。他曾說,這輩子不會再在公司的格子間里受憋屈,可天不遂人愿,他家里最近添了對雙胞胎,壓力驟增,于是想著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本以為他會很輕松地被錄用,沒想到簡歷剛到HR那兒就被打回來了,跟著一起來的,還有他上次來面試時得到的評語。原來他曾面試過我們公司的其他崗位,卻沒有告訴我。那次他得到的評價很不好。
1.HR問他能不能接受周末加班。他說,好的企業不會要求員工周末加班(因為他開辦的私塾周末要上課)。
2.部門主管考核他的專業知識,他答不上來,還質疑主管對專業知識的理解。
3.缺乏互聯網思維。雖然他有在互聯網企業工作的經歷,但離開職場這六年,他的知識儲備已經完全滯后。
M是某雜志的主編,資深才女,文風能在深情和幽默之間自由切換,筆下的內容可在奈良美智與豐子愷之間來回穿梭。因紙媒寒意漸濃,想著是時候換個地方了,于是也讓我牽線。
那天,面試她的副總裁中途出去接電話,助理偷偷跑來和我說:“快去勸勸你那朋友說‘人話’!”原來,她當了多年主編,習慣了說一不二,副總裁對她的觀點提出質疑,她當場就開起了辯論會。還有,她說自己現在年薪20萬,每天只用在單位待五個小時,都是送完孩子、遛完狗才去上班——這是來面試,還是來曬幸福?
我忙去提醒她,她卻微微一笑,說:“沒事,面試很順利啊。”
結果,自然是失敗。
總結他們兩位失敗的共同原因,我覺得是他們太久沒面試了。
說起來,我辭去上一份工作時,心儀的目標就是現在的公司,但它不是我面試的第一家公司,而是第六家。那時,我讀了劉戈的一篇文章,他說有一位著名外企的高管,每年都要偷偷地去一些民營企業應聘,因為那些民營企業的HR和老板個個火眼金睛,他們對你的評估比你對自己的判斷準確得多。如果老板們和他有過一次長談,許以更高的職位和薪水,他便哼著小曲回去了,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是可以賣得上好價錢的。
這篇文章讓我警醒:我那么多年沒有參加面試了,還可以賣得上好價錢嗎?于是,我沒有貿然地直奔自己的目標,而是選了幾家小公司“練手”,果然發現自己有很多問題。比如,因為長期處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兩耳不聞窗外事”,對招聘方的行業動態沒有做足功課;在自己還沒有獲得對方認可的時候,就關注自己的待遇和福利;太自以為是,交談中不自覺地帶著總編的口氣,讓對方不舒服……我也面試過很多人,那些被我錄用的,未必是能力最強的,但肯定是感覺未來可以很好地相處和共事的。
經過前五次的熱身,我總結出了一份FAQ(常見的問題與應對問題的方法),擬好得體的答案,對著鏡子練習了幾遍。所以,當時的“終極面試”很順利。你或許看不上我這樣的“職場老鳥”如此小題大做,但于我而言,這個機會不容有失。
據數據統計,成功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0年,按65歲退休來算,我們的工作時長將超過40年,這意味著每個人在其職業生涯中至少要換一次工作。即便像Z那樣原以為自己已經跳出“三界”的人,也可能有被逼著重新找工作的一天。
而從薪水的角度考慮,跳槽也是實現加薪的最快捷的途徑:因為招聘方往往比原公司更需要你,這給了你讓自己“奇貨可居”的機會。
但你是否準備好抓住這樣的機會?財經記者楊琳樺在一篇文章里說:“參加硅谷的飯局,總是迅速被卷入頭腦風暴中,一坐下,馬上有人提議玩智力游戲。因為硅谷的工程師們隨時準備應聘,隨時準備應對千奇百怪的面試題。”
在一家公司一待多年,你會不會也像M那樣,變成被“圈養”的狀態?M的心思,說到底還是戀著眼下的安逸,如果真有更安逸的工作,那挪一挪地方也無妨。我不知道她能否遂愿,但我清楚,她不應該拿這座城市最好的企業來做這樣奢侈的嘗試。因為安樂窩不在的那天,她已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機會。所以她向我打聽面試結果時,我送了她一句話:黃昏前啟程,會少走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