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主未來混合動力和電動車能買了嗎?
買輛混合動力車省油?但油耗是否真如廠宣水平……買輛環保的電動車?充電似乎還是個不大不小的問題……新能源技術快速發展的同時性能又令我們存疑,不過我們還是應該感謝汽車動力科技的升級速度,至少讓我們有了現在這種猶豫的可能。
記得在學校里,老師告訴我們汽車動力系統會依照內燃機、油電混合動力、電驅動、燃料電池的順序升級,這就好像社會發展歷經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一樣。后來我們發現自然歷史規律有時并不如我們憧憬的那樣,“彎道超車”時常發生。當前現狀是,一方面傳統內燃機經過革新與升級反而煥發出新一輪蓬勃的朝氣(而且油價逆天地不再上漲了),另一方面混合動力與電驅動雖然都進入了量產時代,但前景也并非一片明朗,不同的汽車動力系統形式并沒有取而代之,而是開始進入三足鼎立的時代。混合動力的真實油耗是否如宣傳般高效?電動車的充電還有否障礙?以上兩個問題恐怕是所有想要嘗試新鮮科技的潛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
本次只是從用戶的切身角度來分析當前的新能源科技,所以首先關注車輛的使用便利性。我們希望在不增加使用麻煩的基礎上達成更高效的用車生活,而如果期望這種無差異化的使用便利性,混合動力車型馬上明顯勝出。
目前市場上配備混合動力技術的家用車型主要集中于豐田、本田等日系品牌。豐田普銳斯是混合動力車型的經典之作,20年前就已誕生的普銳斯不僅依靠成熟的動力布局專利壟斷混合動力科技數十年,也在全球范圍累積了充足用戶與實際使用數據。第二代普銳斯就已被引入中國,但當時并不叫座,而目前在售的第三代普銳斯更是在進一步優化后,將綜合油耗由第二代的4.7L/100km進一步降至4.3L/100km。混合動力技術方面的充足經驗也幫助豐田打造了卡羅拉混合動力和雷凌混合動力這兩款使用了國產混合動力系統的車型。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剛剛發布不久的第四代普銳斯更是進行了比較大的技術升級,油耗還會有較大幅度的降低。而根據《車主之友》在2015年和本田合作的一個項目同樣顯示,混合動力車型的經濟性優勢確實相當明顯,B級車本田雅閣在應用了混合動力技術之后,綜合油耗也可以輕輕松松控制在4.0L~4.5L/100km的范圍之內。
無差異使用+極低油耗,混合動力無敵了?非也。由于電池容量限制,混合動力車型在遭遇極端路況時,還是有些力不能及。比如長時間擁堵、低速、空調開啟時,當電池電量被耗盡,發動機還是需要在惡劣工況下被迫工作,這時油耗依然可能飆升。
而電驅動技術正好解決了混合動力車型上述最大的軟肋,一切能源來源于電力,電力系統(包括支持車輛運行以及車內用電、空調等)可以始終在最佳狀態工作,似乎完美解決方案來了。但電驅動的先天不足是充電方式和續航里程。現在家用型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大都在200km以內,當然也有續航里程更高的騰勢和特斯拉等,但畢竟只占少數。這其實是電能儲存的先天特點決定的,當你需要更多續航里程,電池成本和車輛重量就同時上升,從而導致車輛的效率不佳。因此廠商會謹慎制定車輛的續航里程,免得車輛帶著不必要的續航里程(也就是超重的電池)運行。
如果真的只是城市內出行,應對上下班通勤,且家和公司停放點都有配套充電設施,電動車其實是不錯的選擇,但事實是能達到以上配套充電服務太難了。那么退而求其次的是,至少車輛夜間停放點可以隨時充電,這樣在保證夜間這個較長停放期可以讓車輛滿血復活。不過對于日益擁擠的城市來說,一個夜間的固定車位可能也不那么容易。如果以上設施都沒有,那么使用電動車的綜合成本大增。
根據北京電動出租司機的親身體驗,26度電(充電樁1.2元一度)一般可以續航150km以上,在正規停車場內充電一次可能還需要交10元左右的停車費。這樣算下來百公里花費27.5元,而北京出租其他車型即使按照現在較低的油價粗算,百公里油費也要在50元以上,而且車輛還有其他保養花費。乍看之下,電動車似乎節省了一半使用花費,但我們不能忽略時間成本啊。一次動輒兩小時的充電馬上覆蓋掉之前節省下的成本……要知道,現在小時工都要30元一小時了……因此純電動車看似美好,但實際對充電配套設施要求很高,因此并不適合高頻率連續用車(比如城市出租車),并且充電設施需要使用者自己搞定,否則額外的時間成本根本得不償失。
純電動效率高、混合動力適用性廣,能否兩者結合呢?可以外接充電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是不是就完美平衡了以上兩種車型的優勢呢?按照汽車制造商的說法確實如此,但作為一個深度體驗者,我會告訴你事實仍然沒有那么美好。
根據對于奧迪A3 e-tron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為期一周的體驗,當車輛滿電狀態下,100km內的效率表現令人非常滿意,控制在2.0L/100km+10度電的水平。但當電池電量耗盡后,車輛綜合油耗表現與我的同樣配置了1.4TSI發動機純汽油車相比,已經并沒有什么優勢。如果你希望得到高效率,那么又回到了充電問題,請給愛車配置自己的充電設施,否則時間成本得不償失。如果讓車輛在虧電狀態下使用,則無法應對惡劣路況帶來的油耗飆升,綜合效率并不令人驚喜。
總的來說,目前發展勢頭不錯的各種混合動力車型和電動車,尚不能完美地應對每一種路況。如果你的用車環境為正常路況,沒有嚴重擁堵,沒有長時間怠速停車,只是頻繁應對十字路口紅綠燈的加減速,那么還是可以考慮混合動力車型的。畢竟選購一款普通的混合動力車型并不會增加太多的預算,豐田本田等日系廠商的技術也足夠成熟。當然實際節省的油費是否劃算,還要看石油價格走向,但節省了能源是肯定的。相比之下,電驅動顯然在技術上更領先一些,但個人覺得按照當前的充電技術,并不適合在高密度用車領域選擇電動車,比如出租車。最好是每日出行規律、距離不長,且在自己有空間安裝充電設施的前提下,私人用戶再考慮選購電動車,在消化了電動車充電的時間成本后,電動車才真正具有使用成本優勢,當然額外優勢在于不限行不限購。而在公共領域,場內用車以及公交車的規模效益會讓配置充電設施的成本均攤更低,如果這些領域的推廣使用能促進充電技術的快速升級則是最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