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信海,張 林,楊彩曌
(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 貴陽 550002)
?
貴州省地州市新聞回傳的研究與實現
羅信海,張林,楊彩曌
(貴州廣播電視臺,貴州貴陽550002)
貴州省地州市新聞回傳通道的成功運行,實現了新聞節目的快通道。在即時采集素材、豐富節目內容和提高新聞節目收視率方面起到了促進作用。從節目層面上看,只有匯集了四面八方的素材,才能制作出覆蓋面較廣且深受觀眾喜歡的電視節目;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只有懂得合理利用資源和不斷開拓創造環境,才能最大限度聚集優勢力量,創造出更加可喜的成績。希望該方案中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有此需求的兄弟臺提供參考與借鑒。
SDH;眼圖;290監測
貴州廣播電視臺新聞素材的收集有直接攝錄和地州市提供兩種。直接攝錄是記者用攝像機直接拍攝到的素材;地州市提供是指地州市電視臺的記者將拍攝到的素材通過非編、錄相機、攝像機等設備播放,輸出的視音頻信號送入傳輸設備處理,通過光纜傳輸的方式送到本臺的傳輸機房進行分發和處理。貴州省8個地州市的新聞素材就是通過這種方式傳送到本臺的。
1.1貴州省廣播電視臺的需求
貴州臺是省級廣播電視臺,收視人群面向全省,覆蓋全國。所需的新聞素材遍布于全省的每一個角落,必須在每一個地州市中產生。如果本臺在每個地州市都建一個記者站,這將需要很大的物力和財力,而且不利于管理。
1.2地方臺的需求
地方新聞的覆蓋,這是當地方居民的殷切希望。地方電視臺的覆蓋這是第一步,覆蓋人群為該地州市;省級廣播電視臺的覆蓋是第二步,覆蓋人群為全國,從中增加了收視人口;中央電視臺的覆蓋是第三步,覆蓋人群為全世界,把收視人數增加到了頂峰??梢?,地方臺的新聞上傳,有利于地州市電視臺的發展和壯大。
貴州省8個地州市,分別是安順市、六盤水市、畢節市、興義市、遵義市、銅仁市、凱里市、都勻市。地點不集中,過于分散,分布在以貴陽市為中心點以外的地域。如果由本臺直接鋪設光纜到各個地州市電視臺站點,成本較高,且不利于維護,在目前業務相對較少的前提下做這種選擇不符合臺內相關政策。于是想到了貴州省網絡公司,它們的業務范圍廣,已經做到了縣級,有的甚至延伸到了鄉鎮級。從這一點上看,100%達到電視臺的要求。經本臺與網絡公司深入溝通協調,達成了合作意向,解決了實際困難,完成了地州市新聞素材回傳到貴州廣播電視臺的第一步。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圖1 貴州省8個地州市新聞回傳設計框圖
以光纜方式進行傳輸,讓新聞素材傳輸更加安全與穩定,也能保證新聞直播的即時性。地方臺只要將
新聞、會議和賽事等節目的視音頻信號接入傳輸系統,貴州廣播電視臺就能及時解碼并還原出實時畫面以供電視直播和新聞素材采集之用。
3.1地州市站點上傳
地方電視臺到網絡公司之間的新聞回傳通道,是以電纜和光纜混合傳輸的方式進行。8個地州市電視臺離網絡公司的間距有近有遠,從而形成了傳輸方式的多樣化。有的地方電視臺和地方網絡公司就在一棟樓房之中,是樓上樓下的鄰里關系,這種關系上的傳輸,也就是一根電纜就能解決問題;有的地方電視臺和地方網絡公司之間距離較遠,與網絡公司交換的業務又比較少,這就需要借助光纜快速傳輸的優點架設光端機來完成;有的地方電視臺和地方網絡之間距離較遠,與網絡公司交換的業務又比較多,它們之間本身已經建成SDH[1]傳輸系統,在這種情況下可將新聞素材信號送到SDH[1]系統進行傳輸即可。如圖2是這3種傳輸方式的簡要說明。

圖2 地州新聞上傳網絡公司地州市分公司圖示
從圖2可以看出,第一種方式,就屬于兩者間距離較近,處于樓上樓下或者隔壁鄰里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將臺內新聞素材的視音頻信號直接送入編碼器進行編碼,輸出的ASI信號用電纜傳輸的方式送入地方網絡公司,經適配器進行協議轉換后的DS3流送入與省網絡公司連接的SDH光傳輸系統中,該地方站點的接入就算完成。采用這種電纜傳輸的方式目前有畢節、銅仁、凱里和六盤水共四家電視臺。
第二種方式,就屬于兩者間的距離較遠,與網絡公司交換的業務相對較少的地方臺。在這種情況下,將臺內新聞素材的視音頻信號直接接入光發射機,電光轉換后經光纜傳輸送到地方網絡公司。地方網絡公司通過光接收機進行光電轉換后取出的視音頻信號,接入編碼器進行編碼,輸出的ASI信號送入適配器,經協議轉換后的DS3流送入與省網絡公司連接的SDH光傳輸系統中,該地方站點的接入就算完成。這種光纜傳輸的方式目前有安順、興義和都勻三家電視臺在使用。
第三種方式,就屬于兩者間的距離較遠,與網絡公司交換的業務相對較多的地方臺。在這種情況下,將臺內新聞素材的視音頻直接送入編碼器編碼,通過適配器進行協議轉換后送入地方臺的SDH系統進行傳輸,經光纜傳到地方網絡公司。收端從SDH系統中取出DS3信號直接對接省網絡公司SDH光傳輸系統,該地方站點的傳輸接入就算完成。用這種方式進行傳輸,是較為復雜的傳輸,但安全性較高,業內普遍反映較好,認可度也很高,在大、中廣播電視臺中使用普遍,在貴州省用這種方式進行傳輸的地方臺目前只有遵義臺。
一般情況而言,距離較近的,采用電纜傳輸;超出150m,采用光纜進行傳輸。
3.2素材的分配調度
地州新聞素材匯聚到網絡公司后,經網絡公司接入與貴州電視臺進行業務交換的SDH[1]光傳輸系統OPTIXOSN3500傳輸到貴州電視臺。每個地州市電視臺占一個45Mbit/s的DS3口,共占了8個DS3口。1套節目占用45Mbit/s的帶寬,主要目的是預留帶寬以方便以后的擴容。前幾次貴州電視臺“多彩貴州走進地州市”活動的光路就是使用地州通道,現場直播的2路高清信號和新聞素材回傳共3個節目共用45Mbit/s帶寬通道,傳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省網絡公司將DS3信號對接貴州電視臺的SDH[1]傳輸系統,經雙纖雙向光纜傳送到貴州電視臺傳輸機房的SDH[1]系統中。此處用雙纖雙向光纜的目的是接入貴州電視臺與網絡公司之間的光環路網絡中,傳輸路由的安全等級隨之提高。
從貴州電視臺SDH系統的DDF架上取得地州市的DS3流,經適配器轉換成ASI流,用解碼器解碼,輸出標清SDI信號接入貴州電視臺16×16收錄矩陣和監視器,調度到錄制部和五頻道,由其自行選擇收錄。如圖3是地州新聞素材的矩陣調度流程。

圖3 地州新聞素材的矩陣調度流程圖
3.3貴州電視臺素材收錄
經傳輸機房的調度后,信號已經傳往錄制部機房和五頻道機房。在機房里,從光端機輸出的SDI信號接入非編機、藍光收錄機、錄相機和監視器,供素材編輯、保存、收錄和監視之用。如圖4為地州市新聞素材收錄圖。

圖4 新聞素材收錄圖
從圖4可以看出,主、備光端機都為單纖雙向光端機,在發送新聞素材的同時也接收新聞素材。光端機1輸出的兩路標清SDI數字信號,一路接入非編機作收錄和編輯用,另一路接入監視器對信號進行監看。并從非編上返回一路標清SDI信號接入光端機1,用于貴州電視臺標清新聞素材上傳到中央電視臺的標清主通道。
光端機2輸出的兩路標清SDI數字信號,一路接入錄相機,用磁帶收錄,以供資料保存或應急播出;另一路接入藍光收錄機,作播出備份之用。并從錄相機上輸出一路標清SDI信號接入光端機2,用于貴州電視臺標清新聞素材上傳到中央電視臺的標清備通道。
4.1通道測試
傳輸通道已經搭建完畢,送入彩條信號對通道進行測試,測試效果在預料之中,結果令人滿意。如圖5是通過TektronixWFM7120泰克波形監視器的測試圖。

圖5 傳輸通道測試圖(截圖)
從圖5眼圖[2]上看以看出,EyeAmplitude(幅度)為781mV,范圍在720~880mV之間,屬于正常。EyeRisetime(上升時間)為767ps和EyeFalltime(下降時間)為763ps在規定范圍400~1 500ps之間,屬于正常。EyeRise-Fall(上升/下降時間之差)為4ps,在規定范圍內≤500ps,屬于正常。Jitter1(抖動)為244ps,Jitter2為272ps,在范圍內≤740ps,屬于正常??傊?,從眼圖[2]上看,通道正常,可以使用。
4.2碼率分析
傳輸通道測試正常后,對地州市新聞素材節目進行碼流分析,證明了設計的合理性以及實際可行性。通過BluetopTechnology藍拓撲BTA-P200碼流分析儀測出來的碼流分析圖,從290監測[3]上看,無第一、二級關鍵性錯誤,傳輸質量合格。
4.3主觀評價
碼流分析為可用,于是把信號接入解碼器進行解碼,解出的標清SDI信號與地州市錄制的錄相帶信號一道接入TektronixPQA600泰克圖像質量分析系統進行比較,對PQR,DMOS,PSNR三個指標進行測試,得到結果:PQR=9,DMOS=12,PSNR=75dB,所有指標達到理想值:即PQR<13,DMOS<15,PSNR>60dB。主觀評價正常。
再將SDI信號接入RUIGE監視器反復觀看,圖像清晰,伴音正常。無干擾,無抖動,無任何異常情況發生,傳輸質量合格。
傳輸鏈路打通后,地州市電視臺可以隨時上傳地方新聞。貴州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素材更加豐富,新聞輻射面更廣。反之,地方新聞也隨之覆蓋全省,走向全國。對于一些影響性較大、代表性較強、質量較好的地方新聞還由貴州電視臺上傳到央視,推薦在中央新聞聯播或其他專題類節目中進行播出。這樣的地方新聞更是覆蓋全國,走向世界。
在貴州電視臺每天的貴州新聞聯播中,都會看到很多高質量的地方新聞,讓全省人民以及那些關心貴州、愛護貴州、熱愛貴州的觀眾們耳目一新,對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貴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宣傳貴州更是功不可沒。
貴州省8個地州市新聞素材的收錄,讓貴州電視臺新聞素材得以充實,新聞涉及面更廣,代表性更強。得到了本臺的肯定,得到了地州市臺的支持,受到了全省觀眾的喜愛,贏得了關注貴州發展的全國人民的好
評。此方案流程簡單實用,既增強了地方臺的節目影響力,又讓網絡公司擴大了業務覆蓋,還豐富了貴州電視臺的節目內容。這樣能讓多方受益的方案,值得推廣與分享。
[1]羅信海,張林,周士勇,等.貴州廣播電視臺SDH傳輸系統[J].電視技術,2014,38(4):93-96.
[2]泰克公司.眼圖和抖動[J].現代電視技術,2006(1):98-100.
[3]董剛,王永娟,徐曉瑤,等.MPEG-2碼流分析儀的整體設計與軟件實現[J].現代電視技術,2006(17):53-55.
羅信海(1980— ),本科,主研通電視傳輸。
責任編輯:時雯
ResearchandrealizationofGuizhouprovincecitynewsback
LUOXinhai,ZHANGLin,YANGCaizhao
(Guizhou Radio and Television,Guiyang 550002,China)
ThesuccessfuloperationoperationofGuizhouprovincecitynewsreturnchannel,realizesthefasttracknewsprogrammes.Intheinstantcollectionmaterial,richcontentandimprovethenewsprogramhasplayedacatalyticrole,isamilepostourjournalismhistory.Fromtheprogramlevel,onlyacollectionofmaterialfromallsides,inordertoproduceawidercoverageandbytheaudiencelikeTVprograms;fromatechnicalperspective,onlyknowhowtoreasonableuseofresourcesandconstantlyopenuptheenvironmenttocreate,inordertomaximizetheadvantageofgatheringstrength,inordertocreateamoreencouragingresults.Hopethatthesuccessfulexperienceinthisschemecanprovidereferencefortheneedsoftheotherstelevisionsation.
SDH;eyediagram;290monitoring
TN948
ADOI:10.16280/j.videoe.2016.07.018
2016-02-22
文獻引用格式:羅信海,張林,楊彩曌.貴州省地州市新聞回傳的研究與實現[J].電視技術,2016,40(7):82-85.
LUOXH,ZHANGL,YANGCZ.ResearchandrealizationofGuizhouprovincecitynewsback[J].Videoengineering,2016,40(7):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