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萬 朱建成 梅智杰 張孟瑩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
針對北方民族大學周邊地攤經濟統計調查
錢 萬 朱建成 梅智杰 張孟瑩
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近年來,隨著北方民族大學學生數量的增多及校園的進一步開放,特別是學校南大門與教職工公寓東邊大門和道路的修建、完善,依校而成的地攤群早已打破了地域上的限制,在數量上也呈現了擴大化的趨勢。正是基于這一特殊經濟現象,作此篇簡文粗略概述一下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
地攤經濟是指通過擺地攤來獲取經濟收入的一種經濟形式,有的叫作“露天跳騷市場”。地攤經濟有其自身特點:靈活多變、低成本、依路而成、價廉物豐登。借助于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交通、通訊技術的大力發展,地攤上的商品種類越來越豐富,地攤群也越來越多,競爭也激烈起來了。現在幾乎所有地區都有自己的夜市,此時,地攤儼然成了區域文化結構的一重要組成部分,豐富人們生活的同時也壯大了自身。
我校地處銀川市郊區,周邊商業水平低于城中,甚至低于同心路,這樣便限制了學校學生的休閑娛樂。也就是說學生創造了一定數量的有效需求,但得不到有效供給的滿足,而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就為該地區地攤的出現提供了機會。如今,我校周邊擺地攤的現象越來越普遍,而且呈現出了擴大化的趨勢。為了了解我校周圍地攤經濟的狀況,我們(班級小組成員)從數量、種類、收入等幾方面做了調查統計。下面我們就自己搜集到的信息作一個說明:
(1)數量:首先是學校南門口,由于南校門附近學生宿舍集聚,學生數量多,而那邊只有一家超市、一座清真食堂,可以說吃的方面供給力量薄弱,且食品單一,長時期下學生會產生厭煩,在這種情況下南門口各種供應水果食品小攤就擺起來了,與此同時一些快遞公司、自行車修理工也來此設點擺攤。兩年不到的時間里,南門口的地攤規模就從無到有發展了起來,如今已有各種小攤三十多家。其次是教職工公寓東邊的新校門口附近,地攤的規模也是最近一年才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的,如今地攤數量最多,達四十多家。其從出現到發展壯大的過程與新百超市那邊學生公寓的學生進出學校路徑的選擇有很大關系。從這邊的校門出去右拐就是公交車站,而且門口周邊各種小樓館林立,出行的便捷擴大了人流量,自然會吸引眾多小商販來此設攤。再次就是學校北門口了,由于那邊門口附近沒有商店、車站,所以從北門出行的學生最少,如果算地攤的話,每天停靠在北門口載客的“黑車”就是僅有的幾家攤主了。最后是學校正門口附近,那邊是最開始出現地攤的地方,如今小攤數量隨著城管管理的松嚴時多時少,少時的數量也有十幾家。
(2)地攤種類:總結學校周邊四地的地攤情況,多以食品類地攤為主,比如燒烤、山東煎餅、炒飯等,這類攤販占到了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余的就是修理自行車的、賣襪子衣服、水果的、開“黑車”的。
(3)攤主性別比例、年齡結構:根據近五十份調查問卷的結果,我們統計出攤主性別比例男:女:男女搭配為9:6:2,顯然數量上,擺攤的男性最多,女性次之,而夫妻男女搭配擺攤的數量最少。年齡結構多集中在三十至四十五之間,當然也不乏一些年輕的大小伙子,甚至是學校的學生,也有一些年過半百甚至更大的老人,比如校南門口修自行車的老大爺,賣襪子的老奶奶,他們都是擺地攤的一員。
(4)收入:在收入方面,由于每天收入不固定,時多時少,所以統計時就發現,多的一天能掙五六百,少的也就是夠保本,不過總的說來一個月基本上能掙到兩千多。當然也有經營的好,一個月偶有賺三五千的,也有只能掙夠養家糊口的。
(5)地攤費:,地攤費的繳納是順利擺地攤的充分條件。在問及地攤費的多寡時,我們得知根據攤位面積大小、地理位置及經營范圍的不同,地攤費的收取標準也不同,多的一個月三四百,少的也就是一百多。
(6)擺攤態度:在與攤主的交流中,有的人表示“擺攤是自己給自己打工,累了想休息就休息了,相比上班族而言我是自由的”;也有的人說“一個人收拾攤子,沒有人幫忙,擺攤累、苦啊”。再聯系到每個月都要繳納地攤費,他們也表達了對城管的態度“哎呦!我們辛辛苦苦掙點錢,他們城管來了不是想收多少收多少嘛!”言外之意是城管的嚴厲執法令他們的擺攤生活更加辛苦。
地攤市場是締造成功者的一個市場,在那里你能吃苦受累,忍受別人的冷言冷語,相信日后定會成功。我們所做的調查不是那么正式,但我們勇于走出去同那些攤主交流,這是一次勇敢的嘗試。
[1]馬寧,朱美芬.和諧社會視域下發展“地攤經濟”的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0.9.
[2]周勇.“跳蚤市場”獻愛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02)
[3]李玲.淺析高校跳蚤市場的現狀與改革[J].時代經貿.2006(S4)
[4]張敏敏.高校跳蚤市場的完善策略及發展前景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9)
[5]張敏敏.高校跳蚤市場的完善策略及發展前景分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9)
[6]謝盼盼.校園二手交易市場分析[J].現代商業.2009(09)
[7]谷媛.高校二手書市場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9(24)
[8]何凱,辛怡俐.構建高校二手交易平臺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商界(下半月).2009(06)
[9]蔡建文,韓學峰.市場經濟對校園文化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4)
[10]黃映國,彭麗.校園虛擬圖書跳蚤市場的構建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4(03)
[11]張映橋.高校跳蚤市場調查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4(09)
[12]劉晶,兆晶.校園二手網交易平臺建設[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5)
錢萬(1992—)男,漢族,重慶市,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資產評估專業。
朱建成(1992—)男,漢族,安徽蒙城,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資產評估專業。
梅智杰(1992—)男,漢族,四川南充,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會計碩士專業。
張孟瑩(1990-)女,漢族,河北邯鄲,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會計碩士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