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紅艷
山西財經大學
?
我國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淺析
尚紅艷
山西財經大學
近幾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在國家和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經過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的實現對外發展,是國家和地區經濟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在改革開放的影響下,我國中小企業今后主要發展的方向,是走向世界市場。其次,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入,市場結構的調整,國內資源短缺,市場競爭激烈,給中國企業出口帶來了非常大的障礙。因此,向外的投資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很重要。
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原因
在最近幾年的對外直接投資方面,中小企業增長迅速,顯現出許多成功的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大市場,例如華為、聯想等,在中國境外投資和設立工廠、設立科技研發中心、進行跨國的合作。在對外直接投資數量上,中小企業雖然增加,但是“中國制造”質量沒有保證的負面形象仍然還在。
我國中小企業向外投資在時間方面具有很大的目標性。我國更多的中小企業進行對外直接投資,這樣不僅有利于提升我國中小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而且有利于縱向空間的發展,還可以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整體水平,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2.1 我國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外部原因
2.1.1 更好適應經濟統一化發展,積極開拓發展新目標
國際趨向化的企業是全球化要求企業成為的一種必然趨勢,這是在所有國家,無論何種性質的企業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國的中小企業要學習別國優秀的經驗和成果,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上進行資源的歸置,更好的實現資源有效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增加與外國資源的共同合作,與他國一起提高資源的有效性,這樣我國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吸收國外發達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創新,提高我們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發展的經濟全球化中,拓展出更廣大的空間。
2.1.2 更好的提高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與世貿組織全面接軌的需要
現在有很多的在國際上的跨國聯營公司,帶著品牌、人才、設備等,積極的搶占著有利的中國市場,這樣,就會讓我們國內中許多的行業產業在市場中的主導權落入到國外公司的手中。在我國入世之后,由于我國國內的第三產業服務市場將會擴大我們對外投資在市場中的準入規則,所以在服務業方面,這將成為外商進行投資新的焦點,主要是取消給外商投資的企業進行低的國民待遇,這樣的結果,會使我國的中小企業在以前所得到的很多產業保護,會慢慢消失。
2.1.3 面對經常性產品過多剩余,開發我國世界對外發展的需要
最近幾年里,在我國的市場當中,中小企業經常發生供貨不足的現象。在這樣短缺的情況下,很多在市場上擁有大量需求的企業,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的步步推進,我國國內大方向上的經濟發展狀態完成了從供給上非常缺乏到相對上過多剩余的有利轉變,在市場上,買方處于有利的地位成為一種趨勢,許多的產業在結構上,幾乎出現了過多的生產量,在我國國內,市場競爭已到了非常激烈的程度,所以我國中小企業必須要放眼世界,參與到國際市場中。
2.1.4 在調整規模中,改變產業結構的要求
目前,我國更加重視產業結構變化的作用,但過分重視對外貿易,從而忽視了對外投資這一決定性因素。因此,中小企業作為當前形勢下的主要力量,必須得到國家政策上的鼓勵與經濟上的支持。國內經濟已經出現飽和現象,一些企業的產品產量過剩,產品庫存過高,使得企業自身出現不小的危機。
2.2 我國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內部原因
2.2.1 充分利用中國對外投資的優惠政策
首先,國內政策充分鼓勵中小企業的發展,它不但可以使得企業結構發生轉變,會使國內企業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而且可以對一些面臨倒閉的企業實現“自救”的目的,從而使得我國國內不斷飽和的市場情況得以緩解,一些受挫較重,受到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影響的企業有了復蘇的希望。因此,國內中小企業利用好本國證詞,是實現自身向外貿易、投資發展的重中之重。
2.2.2 取得廉價資源,降低產品成本
我國國內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面臨著資源短缺、資金不足、高新技術缺乏等惡劣條件,而且更多的能源與資源主要靠進口。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中小企業必須盡可能的利用本國政策上的扶持以及國際上的低價資源,從而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這是國內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投資發展的重要推動原因。國內中小企業只有更好的參與到國際的交換當中,才可以盡可能的發展自身,在國際市場中凸顯出自己的優勢與地位。
2.2.3 充分利用國外資本市場籌資,發現融資途徑
在過去國內中小企業的觀念里,加強國際間的貿易與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是相互矛盾的。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與發展,充分的證明了,國際間的貿易也就是中小企業的對外貿易也是一種利用外資的方式。因此,中小企業對外貿易、投資發展不僅可以提高自身融資水平,更可以縮小國內外企業的差距,提高巴拉薩指數,而且還可以拓展融資渠道,減少資金的不足。所以,我們必須鼓勵扶持民營企業對外籌資。
2.2.4 廣泛開展合作,努力獲取國外市場信息技術,不斷開發創新
目前,由于我國國內中小企業起步晚、資金缺乏、生產薄弱、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使得國內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處于一個弱勢階段。而開拓創新,引進先進技術,籌資融資已成為提高企業自能地位的必要途徑。其一,通過在國外設立合營企業或以兼并與收購的方式可以從當地企業獲取所需要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開展創新,從一定程度上解決國內母公司在出口過程中所可能面對的問題;其二,引進國外優秀高新基礎人員;其三,通過與當地客戶有效交流,深入了解當地市場需求信息,鞏固海外老市場,開發海外新市場。
中小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大環境。在國際經濟競爭中,我國中小企業要注重知識的學習和積累,不斷提高組織的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以適應經營管理的國際化趨勢。要特別重視培育國際化經營的能力、跨地域的控制能力以及跨文化的協同能力,從而整合全球的資源,實現企業的全球戰略目標。更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面對環境的急劇變化及時作出反映,準確地把握企業發展的各種機遇。
尚紅艷(1991.4—),性別:女;民族:漢;籍貫:山西大同;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