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云良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000)
云南省昌寧縣二臺坡鎢錫多金屬礦控礦因素及成因分析
■馬云良
(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保山678000)
鎢錫多金屬礦多與酸性巖漿巖關系密切,出露的元古界瀾滄群松山組,是綠片巖相的變質巖,原巖巖性以長英質為主的碎屑巖系,有利于云英巖等蝕變作用發生容易形成鎢錫礦床。
酸性花崗巖圍巖蝕變成礦帶云南昌寧鎢錫多金屬礦
1.1區域地質背景
礦區位于岡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皺系,昌寧—孟連褶皺帶,臨滄—勐海褶皺束北段,大石頭街—昌寧右甸河斷裂與瀾滄江斷裂夾持部位,屬昌寧—鳳慶錫礦帶(泛稱瀾滄江錫礦帶中段)。區內地質構造復雜,巖漿活動頻繁,具有廣泛多樣的變質作用礦區及其外圍的區域構造,可以劃分為三個構造單元,這三個構造單元構成本區的區域構造格架。三個構造單元自東至西為。瀾滄江深大斷裂、臨滄構造變質地體、昌寧—溫泉裂陷槽(圖1)。

圖1 礦區區域構造格架概要圖
①-蘭坪—思茅洼陷②-瀾滄江大斷裂③-構造變質地體④-昌寧—溫泉裂陷槽PtLn-元古界臨滄群深變質巖系∈-寒武系淺變質巖系D-泥盆系灰巖、泥灰巖C-石炭系灰巖p-二疊系灰巖T-三疊系-砂頁巖J-侏羅系砂巖、泥巖E-第三系-砂巖、泥礫巖夾煤層Q-第四系泥沙及冰積層
1.2礦區地質
(1)地層。礦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上元古界瀾群大田丫口組、松山組,巖性分述如下大田丫口組:巖性為淺灰色黑云石英片巖、綠泥白云石英片巖,黑云二長變粒巖。松山組:巖性為灰白—灰綠色相間的絹云石英微晶片巖與絹云片巖互層,。該層是含鎢錫石英脈的主要圍巖。(2)構造。區內地處瀾滄江北西向構造帶與昌寧—營盤—亞練弧形構造結合部,龍塘山背斜南東傾伏端之南,總體為一向東傾的單斜構造,總體傾向東,傾角30—70°,片理面產狀50° -140°∠40°-80°。褶皺和斷裂不發育,在變質巖系中僅發育小揉皺和規模較小的破碎帶。(3)巖漿巖。礦區巖漿巖主要為燕山早期(γ52)和喜山期(γ6)花崗巖另有規模較小的各種脈巖。燕山早期花崗巖(γ52):分布于礦區東部,巖性為灰白色中細粒黑云二長花崗巖,近變質巖接觸帶具細粒黑云二長花崗巖。巖體具不明顯的相變特征。與松山組變質巖系呈侵入接觸,局部地段具超伏現象。喜山期花崗巖(γ6):主要分布于礦區北部,巖性為灰白色中細粒二云二長花崗巖。與變質巖及燕山期花崗巖均呈侵入接觸關系,接觸面傾向西。(4)圍巖蝕變。礦區內圍巖蝕變有云英巖化、矽卡巖化、電氣石化、鐵化、硅化等。①云英巖化是礦區主要圍巖蝕變,主要見于內接觸帶。后期含礦脈體沿裂隙充填時,圍巖常具云英巖化。②矽卡巖化在礦區少見,局部形成長數米,寬數十米的矽卡巖帶,與錫、鐵、銅礦化關系密切。③電氣石化是礦區的主要含礦蝕變,在內、外接觸帶均有分布,在內接觸帶常是鎢錫礦物的載體。④角巖化在礦區內較為普遍,沿花崗巖之外接觸帶整個瀾滄群松山組及大田丫口組均有不同程度的角巖化。⑤硅化常與云英巖化、電氣石化同時出現,在礦區內往往形成工業鎢錫礦體。
(1)成礦帶:二臺坡處于風慶—昌寧錫礦成礦帶上,鳳慶—昌
寧成礦帶是瀾滄江錫礦成礦帶的中段,瀾滄江成礦帶是三江(怒
江—瀾滄江—金沙江)成礦帶的重要礦帶、在鳳慶—昌寧成礦帶上分布著大小不一的以錫礦為主的礦床,其中薅壩地錫礦已達到中型錫礦規模。此外還有松山錫礦、老地基錫礦、光山錫礦、改板山錫礦、阿里魯錫礦、巖峰錫礦及鳳慶一帶的錫礦和礦點。
(2)地層和巖性:礦區出露的元古界瀾滄群松山組,是綠片巖相的變質巖,原巖巖性以長英質為主的碎屑巖系,有利于云英巖等蝕變作用發生。而大理巖等化學性質活潑的巖石與花崗巖接觸容易發生硅卡巖化等蝕變,這些為圍巖蝕變都是錫礦成礦的最有利條件。
(3)花崗巖:鎢錫礦成礦都與酸性的花崗巖有關。本區的改板山花崗巖含錫十分豐富,邊緣相黑云二長花崗巖含錫45ppm;淺色花崗巖含錫70—100ppm;遠離接觸帶的黑云二長花崗巖含錫更高達150ppm,改板山花崗巖的錫豐度值遠高于普通花崗巖,可以稱為含錫花崗巖。他是本區錫礦成礦的母巖,也就是本區錫礦成礦物質錫是花崗巖帶來的。
(4)構造:斷裂構造是錫、鎢礦的成礦熱液上升的通道,也是成礦物質沉淀的場所。因此,斷裂構造是最重要的成礦條件。礦區成礦都與構造相關,礦異常一般分布于環型和線型構造交匯處。需建立已知工程及礦床和構造格架的關系為礦區下部構造提供參考模型。
(5)脈巖:接觸帶脈巖,要特別注意成礦前巖脈的研究,特別是接觸帶柔性變形巖脈更為重要,一般是富礦所在位置。工作中不能因為脈體細小而忽略其重要價值。
(6)接觸帶構造:松山地區花崗巖與圍巖的接觸面產狀多樣,寬緩和港灣狀接觸面對成礦有利,特別是接觸面平緩,使錫礦形成時的含錫溶液與圍巖能發生充分地交代作用和沉積作用,利于錫礦床的形成。同時接觸帶的復雜性也為勘查帶來了風險和難度。
(7)圍巖蝕變:圍巖蝕變是松山錫礦的重要成礦條件,也是一種直接的找礦標志。一部分紅色鉀長石化花崗巖和云英巖、矽卡巖就直接是錫礦體。松山礦區的圍巖蝕變都是與成礦密切相關的蝕變。重要的有鉀長石化、云英巖化、電氣石化和矽卡巖化、硫化物化、綠泥石化等。
礦體賦存于上元古界瀾滄群松山組絹云石英微晶片巖及燕山早期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內的雁行式裂隙中,嚴格受構造裂隙控制,與圍巖接觸界線呈漸變過渡關系,礦體頂板交代現象不明顯。礦床類型應為高溫熱液礦床。礦床成因初步認為是巖漿晚期高溫含礦熱液沿南北向張扭性裂隙充填交代形成。
昌寧二臺坡是近年來發現的新礦點,礦區W、Sn、Au、Bi元素異常套合較好,有較大的找礦潛力,應在找礦勘探時注意。
[1]李文昌,潘桂棠等.西南“三江”多島弧-碰撞造山成礦理論與勘查技術[M]北京:地質出版社,2010.5.
[2]趙明統,田仁華等.云南省昌寧縣松山錫鉛鋅多金屬礦預查地質報告 [M]云南黃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部出版,2007.11.
[3]黃建德,刁瑞峰等.云南省昌寧縣松山錫礦區地質勘查報告 [M]云南地礦總公司(集團)地質礦產勘查院內部出版,2013.6.
P61[文獻碼]B
1000-405X(201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