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菊
(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長沙410019)
關于加強環境監測管理的探討
劉艷菊
(湖南省環境監測中心站湖南長沙410019)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引發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需加強環境監測管理,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才能保證環境狀況分析的有效性,從而為環境保護相關政策、法律的制定提供依據。本文將對環境監測管理進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環境監測管理的水平,提高質量管理的有效性。
環境監測;管理;問題;解決措施
近幾十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環境保護和治理成為全民關注的問題。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基本要求,不過,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還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對此有必要展開研究,以順利推進環境監測工作的完成,提高環保治理成效。
2.1 健全環境質量管理體系
環境監測內容繁多、范圍廣泛,是一項全面、系統、嚴謹的工程,所以應該采用系統論方法,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以保證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切實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為此,首先要增強監測人員的質量管理意識,使他們端正工作態度,把質量管理的內容充分融入實際操作中,嚴格按照法律法規、技術標準以及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開展質量控制工作,確保監測結果的精準性和完整性;其次,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制定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工作規劃,并在工作中具體落實,確保管理程序化、技術規范化、監測自動化;另外,要實行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強化質量監督管理,建立環境監測質量責任制,制定相應的考核制度,并針對履行職責的結果實施相應的獎懲。
2.2 高效開展質量監督工作
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上可以培養相應的質量監督員,從而對監測的數據進行仔細地審核,提高監測數據的有效性。但監督員首先應具備專業的能力,并且具有較強的責任心,能客觀地反映監測數據的情況。此外監督員可以根據各科室的技術人員數量進行選拔,保證監督隊伍的質量與數量。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應定期對監測工作進行監督與檢查,保證監測工作的開展符合相應的技術規范,并根據工作經驗,制定有效地糾正措施,減少監測失誤情況的出現,保證監督工作的高效開展。
2.3 加強現場質量管理工作
為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應加強現場質量管理工作,并對整個的監測流程進行質量管理。因此應加強監測人員的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并讓相關的技術人員帶領監測人員了解現場監測工作開展的重點與難點;在現場監測工作開展前進行監測工作方案的制定,明確監測的重點問題,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完善現場監測的考核工作,保證現場監測的質量,提高現場質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而隨著監測領域的擴大,應根據工作的需要,建立具體的質量管理工作辦法,從而能對具體的監測工作進行質量管理,保證質量管理的全面性。根據具體的監測質量管理項目,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依據空氣質量監測、地表水監測、污染源等檢測的不同,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為了保證質量管理得有效性還可以開展相應的技術管理活動,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可行的方法,在廣泛聽取專家意見的情況下,完善質量管理的各個層面,保證拓寬工作范圍后工作開展的高效性。
3.1 做好環境監測認證考核
完善環境質量管理的認證考評機制是落實各項監測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相關部門要完善環境監測站計量認證強制考評機制,以此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順利運行,監測站的全部工作也均被納入到質量管理體系中,監測人員責任明晰,有據可查,監測過程相互制約,數據傳遞規范有序,監測質量管理貫穿在整修工程之中。同時,上級監測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建立一套科學的、可量化的考評體系,以考核監測站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情況,確保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3.2 加強環境監測數據管理
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的“生命線”,加強監測數據管理是確保監測質量的關鍵。為此,應根據不同污染的監測內容,嚴格遵循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合理確定監測項目,科學制定監測方案,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標準性和可靠性。在監測過程中,必須認真核實使用儀器的檢測情況,確保監測的規范性和監測的時效性,仔細確認數據的原始性、數據的合理性、信息的完整性等,監測人員要善于分析和總結數據產生偏差的原因及影響,在監測的各個環節消除數據誤差,確保監測數據得到有效控制,以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環境保護提供完整的數據支持。
3.3 落實環境監測監督檢查
要想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環保部門以及環境監察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必須端正環境質量監管的態度,對環境監測質量提高認識,明確其重要性,承擔起質量監管的責任,從而保證各項工作的規范性、有效性。相關部門要完善管理體制和法律機制,進一步落實責任追究制,確保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于不予重視、領導不力,結果造成監測站出現重大質量事故的行政主管領導,對于人為干涉、修改監測數據的授意者和實施者,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觸犯刑法的,應追究刑事責任。
4.1 改善環境監測儀器設備
環境監測工作的專業性、科學性較強,要想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必須根據技術發展和實際需要,改善環境監測設備。各級環保部門要盡可能爭取地方財政部門的支持,把環境監測站的經費開支納入同級財政年度的經費預算中,增加資金投入。同時,充分了解市場,根據儀器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環境監測的實際情況,完善購置儀器的調研、審批手續,系統地購買相應的儀器設備,進行儀器設備的升級,以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儀器設備的維護和維修,核對和調試儀器的靈敏度,并不斷改進環境監測技術,加強監測人員運用和掌握先進技術設備的能力,最大化發揮儀器設備的功用,使我國的環境監測更加標準化和國際化。
4.2 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水平
環境監測部門要立足于環保工作的發展,制定各自的長遠目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①要制定相應的人才引進計劃,補充專業對口的技術人員,擴充環境監測人員的隊伍,使監測隊伍成為一支高素質的、有戰斗力的團隊;②要設立人才培訓的機制,落實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提高監測人員的責任心,增強監測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不斷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要求技術人員以能力建設為基礎,充分了解監測技術的前沿科技動態,不斷更新環境監測手段,積極改進監測的技術方法,提高自身的監測能力和技術水平,把質量管理工作滲透到每一個工作環節,實現科學技術規范化、監測方式多元化、信息資源網絡化。
4.3 注重技術應用與實踐
隨著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監測技術的不斷更新快捷和監測手段的信息化,為環境監測及科學研究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3S、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以及與互聯網相結合的物聯網技術在環境監測及科學研究中發揮了到了越來越大的作用。
4.3.1 確定環境監測點位
傳統的采樣點位確定方法,經常因標志物的變更等原因而導致監測點產生偏移或誤差。利用3S技術中的GPS確定監測點位,可以在GPS誤差范圍內避免點位的偏移。通過GPS中的坐標存儲功能進行統一的保存,便于今后的數據的調用。在一些較為惡劣的環境中,監測人員無法進行實際監測,可以利用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技術結合進行數據的處理來進行監測(見圖1)。

圖1 GPS技術工作原理示意圖
4.3.2 在環境監測及科研圖表制作中的應用
目前在我國一些城市的環境監測中已經成熟的應用3S技術。通過3S技術建立環境監測的地圖數據庫,使監測信息與3S技術相結合,便于科研圖表的數據存儲和輸出。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在今后的監測和科研中,可以為用戶提供全要素或自定義要素輸出圖件,如功能劃分圖、環境污染源分布圖、環境質量狀況圖等。
4.3.3 在環境監測中的決策支持與應急預警預報
利用環境監測中采集的大量環境信息建立環境基礎數據庫,為環境監測中的決策支持提供支撐層,存儲并管理公共數據。通過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的多模型、多參數計算對監測區域內的環境污染位置范圍進行綜合判斷,科學的獲得預報數據,最終直觀的在地圖中顯示,并形成一套可行應急方案。
4.3.4 地表覆蓋及污染程度范圍判斷
物聯網技術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氣體感應器等信息傳感設備,利用互聯網將這些感知設備與應用終端連接起來,從而實現智能、自動跟蹤的目的,如圖2所示。在環境監測領域的應用由來已久,將感知設備替換成監測設備,連接終端檢測設備,或連接最終的客戶,環保部門、個人的監測數顯系統,讓人們更直觀快捷的了解環境現狀。

圖2 物聯網系統示意圖
環境監測工作不僅具有時代性的意義,更為人類的長遠發展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時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因為我國在該領域的發展較晚,并存在許多不同的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改善,并做好實時的監測工作,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還有待提升,環保工作的進行是對時代發展要求的響應。為人類的長期利益提供了滿足的條件,確保了人們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
[1]陳計留.關于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3):128.
[2]常鋒.加強市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問題的探討[J].甘肅科技,2012,28(13):89~90.
[3]李南奎.環境監測管理作用及加強管理的幾點建議[J].河南科技,2013(21):164~165.
X830
A
1004-7344(2016)24-0004-02
2016-8-10
劉艷菊(1971-),女,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