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芳飛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廣東河源517001)
放射性計量模型飽和坪長的測定及其效果
■李芳飛
(廣東省核工業地質局二九二大隊廣東河源517001)
為了加強我國放射性物探基礎研究工作,建立我國放射性物探找礦測量配套基準,解決我局各類型放射性勘查儀器設備的檢定/校準問題,同時也為我國各類型放射性環保儀器的檢定/校準提供服務,提供準確的數據和高質量的校準證書/標定證書和檢測報告。建立本標準裝置主要用于檢定/校準各類輕便總量閃爍輻射儀、輕便能譜儀、地面X-劑量率儀。
放射性計量模型飽和坪長測定結論
1.1基本工作原理
通過一系列能模擬地表天然環境且含量已知的飽和體源標準模型,對天然放射性勘查儀器進行檢定/校準,獲得相關校準系數或換算常數,從而把儀器測量數據(經相關修正后的)如換算成測量區域表層(如地表土壤、巖石等)放射性元素含量或放射性核素活度。
檢定/校準儀器時,將該儀器置于鈾、釷、鉀、本底、混合模型表面中心測量計數,通過測量計數這些標準模型鈾、釷、鉀含量的線性關系,求取儀器的靈敏度系數(ai、bi、ci)和剝離比(α、β、γ、a、b、g),并通過混合模型來檢驗檢定/校準結果的可靠性。
1.2標準裝置基本組成
地面放射性測量模型標準裝置(兼作環境電離輻射體源標準)由五種(鉀、鈾、釷、混合和本底)已知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且分布均勻、能較理想地模擬自然測量環境的系列天然放射性體源模型和相應的配套設備組成。系列體源模型共有六個,為混凝土澆鑄,單個模型形狀為圓柱型,直徑2.2m,高0.6m,每個重約5t。配套設備包括ARDγ能譜儀、γ總量輻射儀、X+γ劑量率儀、數據處理軟件和計算機等。

圖1 模型K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圖2 模型Th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圖3 模型U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圖4 模型Ⅰ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圖5 模型Ⅱ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圖6 模型Ⅱ飽和坪長測量曲線
模型在建成、安裝密封好之后,它的各項參數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氡氣也隨氣溫、氣壓、濕度和密封條件不同而變化,各元素分布的不均勻性,場地環境不同造成量值的影響,模型的均度和飽和坪觀測,對于模型如果監測結果明顯變低,可能是模型密封不好,有氡氣泄漏現象。應該刷掉環氧樹脂和油漆,重新密封,模型的均度和飽和坪長曲線重新測量。
模型的均度和飽和坪長測量,是在模型頂面觀測兩條正交直徑剖面,測量儀器選用ARD-110地面能譜儀,測量方法是以圓模型中心為起始點,每20厘米一個測點,每個測點觀測10分鐘取其平均值。相同距離上的觀測平均值繪于圖(一~五),從圖中變化曲線可知,模型的均度和飽和坪長嚴格來說小于40cm,;從非飽和坪長中各點測量結果的變化特征可知,鈾模型和釷模型均度較好,鉀模型總體較均勻,但中心部位顯著偏低4%,混合模型局部均勻較差,為進一部考查模型的均度,計算了非飽和坪長段的變化系數結果列于表。
從模型的均度和飽和坪長測量結果表明,模型的中心在模型十字線的中心位置小于40cm處,我們每次測量的位置在模型十字線的中心位置20cm處,位置的具體定位,在模型十字線的中心位置畫一個直徑20cm的圓,每次儀器檢定/校準和監測,只允許一臺儀器進行。
P415.3+2[文獻碼]B
1000-405X(2016)-3-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