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傳青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815地質隊安徽巢湖238000)
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的途徑探討
■王傳青
(華東冶金地質勘查局815地質隊安徽巢湖238000)
地質巖礦實驗分析測試在地質勘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近幾年來,地質深層找礦技術與冶金方法在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的實際應用越來越廣,因此對地質巖礦實驗測試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巖礦分析測試發展的同時,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也需要逐步提高,本文討論的重點是如何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存有哪些問題,需要通過什么樣的有效途徑解決。
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途徑
地質巖礦實驗測試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地質勘查和礦產地質開發調查提供數據,并且為繼續發展地質科學方面提供數據做出重要支持,而地礦產業的經濟發展也需要地質巖礦實驗測試工作提供數據與技術支持去得到市場化效益增長與創新。由此,地質巖礦實驗測試工作在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的科學應用需求逐增,對此相應的實驗測試能力要求也更為突出,地質巖礦分析測試能力需要不斷的提高與發展,才能適應當前科學研究的需求。
巖礦分析測試屬于對專業性要求較高的工作,許多儀器分析技術會應用到分析測試過程中。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傳統的化學分析方法成為巖礦分析的主要分析測試手段。70至80年代,由于巖礦中痕量元素的研究方向得到發展,隨之方面的分析技術及儀器也取得了很大進步。90年代開始,新興科技發展,進入計算機時代,電子計算機應用得到普及,這使得巖礦分析也踏入智能信息化時代。在現代科技的支持與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下,巖礦分析測試技術變得多樣化,整體分析技術日趨成熟先進,這為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例如,傳統巖礦分析研究的對象為無機固態巖石和礦物,氣,掖,液體包體,軟物質,冰心,生物體以及化石等,而現如今地質分析內容不僅僅只局限于這些物質,更細致的包含了元素組成,結構,形態,同位素,有機成分等。這表明,巖礦分析測試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技術發展的同時,也顯現出來在巖礦分析測試中存在了不少問題。
2.1各地質實驗室發展良莠不齊
地質勘查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支持,但是畢竟我國地大物博,在歷史原因的作用下,導致我國地質實驗室規模龐大,布局與分配也并不十分合理。一些實驗室得到了國家在經濟與物質方面的支持,另一些實驗室并不能得到這些支持,分析檢測的設備落后,項目也比較單一,一直在保持原有的基礎上繼續進行研究,使得研究進度原地踏步,或者進展緩慢,無法取得圓滿的研究成果。由此產生的差距逐漸增加,致使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發展緩慢。也許有人覺得,只要有實驗室能發展的好,就可以了,就足夠為國家所用,這是目光短淺的。如果能夠在各實驗室之間共享資源,共享研究成果,研究檢測方法,那么所能取得的成就,肯定比各個實驗室各自為陣,獨自埋頭自顧自的做研究所發展的好。正是由于這種原因,使得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無法得到提高,從而使地質勘查工作進展緩慢,影響事業發展。
2.2地質實驗室科技理念落后
很多地質實驗室仍然不夠現代化,現代地質實驗巖礦測試能力應當是建立在實驗測試技術研究還有地球科學研究與地質勘查的需求密切結合之上的,然而一部分研究測試項目的科學目標不明確,缺乏地質勘查服務意識,實驗測試技術實際上是為地質科研一集地質勘查而存在的,然而現在許多實驗室在這方面缺乏對科研勘查主動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的意識,那么,這樣就造成實驗測試技術理論與實驗測試技術應用嚴重脫節,那么地質科研成果也不能得以推廣。另外對主要地質科學問題以及分析測試方法也不重視,自主創新科技能力不足,也沒有一個對新技術引進的消化意識,仍習慣于追捧國外提出的創新理論,創新技術,這樣永遠跟在別人的腳步后面,照著國外的路徑走,是很難突破自我,很難取得世界性的研究成果的。
2.3學術研究方面人才培養不足
我國原地礦部門大約有400個實驗室左右,其中某些城市就有2至3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中專業技術人員大約占70%比例,而由于歷史原因形成現在以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大中專畢業生成為領軍人物,主導各個實驗室技術人員的構成。隨著歲月流走,當代實驗室主要技術人員逐漸步入退休年齡,一大波重要技術人員退休,形成退休潮。甚至是一些實驗室研究部門因經濟效益差,使得很多未滿退休年齡的技術人員也提前退休,而一些中青年的技術人員因此原因也選擇另覓高枝,根據對30個省局中心實驗室的初略統計,近五年來,大約調出200人左右的技術人員,外流損失嚴重。然而高校地質專業冷門,有些實驗室只出不進,好幾年內竟然沒能增添專業大學生(如圖2所示地質專業就業情況)。如此缺乏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培祥,使得實驗室內技術人員斷層問題嚴重,那么在缺乏技術人才,且沒有學科專業項目領導人,管理人的引領,自然無法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實驗室課題研究發展受到阻礙,最終影響科研成果與地質勘查實際工作的發展。

圖1 2015年地質學專業就業行業分布圖
3.1引導實驗室之間優化改革,資源共享
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做為對地質勘查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要想得到持續發展,必須提升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要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首先必須要重視各地質實驗室之間發展良莠不齊的問題,應有效通過政策實施引導來縮小各實驗室之間的差距,比如合理分配分析測試項目,高端實驗室分配創新要求高的項目,避免高端實驗室重復工作低類別項目,合理調配測試技術人員;普通實驗室則分配成熟項目,并且補給儀器設備,改進提升分析測試技術,以此在政策的引導下,使各實驗室攜手共進,共同發展。
3.2加強地質實驗室科技理念,創新發展
提升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還需加強地質實驗室的科技理念,創新發展。當前實驗室可分流,改組,轉產,轉向,因地制宜,轉型新型實驗室。各省局直屬實驗室可根據地方需要承擔商業性質的分析測試任務,各中心實驗室可對市場需求巖礦項目進行集中測試研分析研究,這樣專一對一個巖礦項目進行多方面的分析手段方法研究,有助于提高巖礦分析測試能力。及時優化更新各實驗室的形態,使各實驗室因地制宜,各展所長,才能改善實驗測試與地質科學研究脫節的情況,進而促進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能力。

圖2 “七五”與“八五”期間實驗室的任務與經濟狀況
3.3教學與科研密切結合,培養優秀人才
針對地質巖礦分析測試人才的流失,主要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方面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提供鼓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測試技術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給與正面獎勵支持,既可以穩定實驗室本身存在的技術人員,又可以吸引國內外高級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促進高校與實驗室的有效結合,實驗室的先進儀器設備有助于專業學生通過先進儀器設備提高專業技術,鞏固深刻學習理論知識,將實驗室變成高校專業學生的技術培養溫床。
綜上所訴,在巖礦分析測試工作中,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為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測試分析能力必須時刻審視自我,密切結合測試理論與技術方法,通過互聯網與時俱進,加強國內外實驗室之間的溝通與學習,以此提升各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加強發展測試技術,積極研發更新測試儀器,為地質工作和地質勘查提供硬件支持,重視知識產權,創新發展自主科研,積極培養技術人才,促進國內巖礦分析測試團隊和實驗室的持續發展,才能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1]陳學民.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的途徑探討[J].化工管理, 2015,06:37.
[2]吳岳.提高地質實驗室巖礦分析測試能力的幾個途徑[J].化工管理, 2014,26:60.
[3]張潤麗.中國地質調查科學發展途徑與戰略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4.
P5[文獻碼]B
1000-405X(2016)-3-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