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彬彬
【摘要】在教育事業發展的新時期,人們大力提倡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為這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多個方面同時入手,其中高中語文教學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成要素。對此,必須要意識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的意義,還要在教學中切實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筆者從創新能力教育入手,闡述了創新能力教育和傳統教育的主要區別,并立足于多個角度,重點探討了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幾點建議,以此為鑒。
【關鍵詞】創新能力 教學觀念 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38-02
在經濟與社會持續向前邁進的新階段,創新能力逐漸發展為了對人才的又一大主要要求。只有擁有了創新能力,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目標和長期、穩定進步的戰略才能得以實現。所以,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高中語文是高中教育階段中的不可或缺的學科,它不僅是中國優秀文化的構成,還是學生掌握有關知識與交流技能的有效途徑。因此,學生創新能力的實現需要自足于有著豐富創新內容的高中語文教學,轉變教學理念,優化教學質量,并達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一、創新能力教育
眾所周知,在愈演愈烈的各個行業競爭中,競爭主體已經發展為了人才這一群體。而人才的產生有賴于教育,更有賴于具有創新元素的教育。創新不僅能夠推動社會與經濟的發展,還能夠實現一個國家的長期、穩定存在。而學生在學習階段受到的創新教育與其能夠發展為一個高素質人才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創新教育和過去的教育之間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而它們的差異源自于各自的教育思想。過去的教育更加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掌握,盡管這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量,但卻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與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片面的應試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好奇的性格特征,教師在課堂上一味提出要不斷學會與牢記理論知識,學生則始終在低頭重復性的進行學習。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教師扮演著“主角”,學生的自主性沒有得到重視。與此不同的是,創新教育更加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與創新思維的挖掘。不僅如此,還引導學生勤于、善于考慮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從而有效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要求教師事先進行精心準備,從各個方面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還要求教師轉變過去的教學習慣與模式,從而優化教學效果。對于高中語文教學而言,教師不僅要直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引導學生積極考慮問題,不斷探索,敢于提出質疑,以此來間接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高效培養。
二、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建議
1.教師轉變、更新教學思想觀念。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想遞給他人一杯水,就要保證你自己先有一桶水,教學亦是如此。高中語文教師若要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就要先轉變自身教學思想,放棄以教師為主體的傳統教學思想。同時,還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并和學生構建和諧、親密的關系。不僅如此,語文教師還應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出歡快、輕松的氣氛,加強對學生的學習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從而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一個自由、自主的環境。對于教育事業的改革工作而言,教學思想的轉變是第一大要事。只有高中語文教育的教學思想得到了更新,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學生才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暢游知識的海洋,自覺提升自我素質,最終實現創新能力的發展。
2.語文教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具備相關素質,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教學與生活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其中,專業素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教師應將專業素質的提升作為第一個目標,深入了解與掌握教材,并制定合理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增強自身的創新精神,并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師,教師的思維和行事方法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最大限度的激勵學生發展自己的個性格,并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實現學生創新意識的增強。最后,教師還應閱讀、了解更多的有關心理健康的書籍和知識。這是因為學生創新能力的高效培養需要從學生自身入手,而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教育,必然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教師要專門投入一定的時間與精力來提升自身的這一素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關鍵環節。所以,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要應用課堂這一重要渠道,創設一個開放性的學習交流環境,按照課文內容設計相應的情景,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如此,在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達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終目的。而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使他們產生主動思維、創新思維的意識。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發展與學習實際幫助他們掌握一定的創新思維方法,對學生進行指導,通過逆向思維、發散思維等多種途徑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產生與發展。最后,教師還要積極鼓勵學生應用創新思維考慮問題,在提問出一個問題后向學生尋求多個不同答案,從而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將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4.創新活動載體來實現全面培養。在創新思維培養過程中,學生自身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必須要積極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在實踐中感受、學習創新。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活力、輕松與創新性的課堂,同時組織舉行多種實踐活動。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自身的儲備知識,還可以在實踐中深入了解自己,明確自身缺點與優點,并和其他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進而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這過程中鍛煉自我,實踐自我,憑借已學會的知識來解決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開展的實踐活動種類多種多樣,例如作文比賽、辯論賽、情景對話以及演講比賽等。如此,在這些書寫、表演活動中使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之處,發現其他人的優點,從而取長補短。而豐富的實踐活動的舉行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陶冶學生的情操,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語文創新能力實踐活動的組織與開展不應限制在課堂上,還應將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教師在實踐活動中應按照課文的具體內容安排和設置相應的表演主題和演講課題,還可以提出探討性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以此來使得學生更加全面、深入的觀察問題,考慮問題,提出質疑,進而逐步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
三、總結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生的未來就業、生活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還和社會的進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更新自身教育思想,意識到對學生實施創新教育的意義所在,從而在教學中更好的對學生進行培養,為國家教育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月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魅力中國,2010,15(07):55-57.
[2]孫春瑞.淺論高中語文課程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價值工程,2010,13(03):178-180.
[3]駱書澤.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大觀周刊,2012,17(23):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