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應全/重慶市銅梁區平灘畜牧獸醫站
雞非典型新城疫的診治
劉應全/重慶市銅梁區平灘畜牧獸醫站

雞新城疫又稱亞洲雞瘟或偽雞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病毒性傳染病。主要侵害雞和火雞,其他禽類和野禽也能感染,也可感染人。本病是養雞業中危害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目前在規模化雞場已經得到足夠重視,一些規模化雞場制定了科學的免疫程序,新城疫免疫率已經達到100%,只有一些散養雞戶還存在新城疫漏免的可能性,新城疫的典型病例已經非常少見。盡管如此,個別地區的雞場還存在著非典型新城疫,偶爾出現流行,給基層獸醫進行疾病診斷帶來很多困難,現筆者將臨床診治一例雞非典型新城疫的過程進行報告如下。
劉久富蛋雞養殖場的蛋雞出現發病,其發病率約為15%左右,病死率為20%左右,其發病與死亡原因均不明確,整個雞群產蛋量明顯下降,所有發病雞只表現為體溫升高,被毛蓬亂,采食量下降,精神萎靡,不愿走動,原地打轉,頭頸呈觀星狀,部分雞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和神經癥狀,還有的雞表現頭頸扭曲等癥狀。
病死雞口腔、鼻腔粘液增多,消瘦,嗉囊腫脹,肝臟松軟易碎,脾臟稍腫大。心冠脂肪萎縮,心內膜有點狀出血。肺淤血。個別病死雞腺胃乳頭出血,十二指腸、盲腸和回腸粘膜呈彌漫性潮紅,有的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直腸呈不規則的出血斑點和條紋。部分病死雞表現為亂黃性腹膜炎。嗉囊內大量積液,氣管環出血。
1.無菌采集心血、肝臟、脾臟進行組織涂片,經革蘭氏染色和顯微鏡下檢查,未見明顯的致病菌。
2.將無菌采集的病料進行培養,未見可疑菌落。
3.血清學檢查。對雞群按5%采集血液,收集血清,進行新城疫和禽流感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結果顯示,血液具有血凝性,禽流感血凝抑制試驗及瓊脂擴散試驗檢測呈陰性,新城疫血凝抑制試驗及瓊脂擴散試驗檢測呈陽性。對采集的血樣進行抗體檢測,檢測的結果顯示抗體效價參差不齊,其效價最低者為2,高者為9。
跟據雞群的發病情況、病理剖檢及實驗室檢驗初步確診為一例雞非典型新城疫病例。
1.加強管理。加強雞群飼養,嚴格執行衛生消毒計劃。降低死亡密度,改善雞舍的通風措施,隔離并嚴格淘汰病弱雞。對整個養殖場急性全面消毒計劃,使用碘制劑、來蘇兒、過氧乙酸等進行交替消毒,連續一周以上,待疫情穩定后按常規消毒計劃進行。及時清理糞便、病死雞的污染物等,降低新城疫病毒的傳播機率。
2.抗病毒,提高機體抵抗力。使用抗新城疫高免卵黃抗體,肌內注射5 ml/只,2次/d。連用2 d。黃芪多糖可溶性粉,混飼,每1 000 kg飼料,500 g,連用5 d。電解多維,混飼,每1 000 kg飼料,1 000 g,連用7 d。
3.預防繼發感染。鹽酸多西環素可溶性粉,混飼,每1 000 kg飼料,200 g,連用5 d。
治療5 d后,再無新發病例,雞群趨于穩定。此次雞群發病,死亡率為10%左右。
發生該病可從臨床表現、病理剖檢及實驗室檢驗進行確診,雖該雞群已經按免疫程序進行接種了雞新城疫疫苗,還是發生了該病。其可能是免疫過程中出現疏忽,導致免疫失敗,建議其應在注射疫苗前后進行免疫監測,了解雞群的免疫抗體水平,如果出現免疫效果差的情況,需及時進行調整免疫程序或免疫方式,或加強免疫監測次數,做到實時監測,及時處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