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鄭錦
【摘要】隨著對學前教育教學實踐的開展,幼兒早教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對于幼兒語言的關鍵發展時期,早教閱讀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對于幼兒早期閱讀存在一些誤區,本文通過對早期閱讀的重要性進行分析,針對誤區提出合理性建議以供相關部門參考。
【關鍵詞】大班幼兒 早期閱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82-01
引言
學齡前兒童因生活在當今信息化的社會之中,所以從小就要對尤為重要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這就對早期閱讀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課題,信息社會使人類社會走進了高效學習的階段,形成了終身學習的教育模式,閱讀能力是學習的基礎,同時也是人類獲得教育的最佳途徑,因此早期閱讀教育極其重要。
一、研究大班幼兒早期閱讀的意義
幼兒的生理發育處于相對特殊的時期,早期閱讀能夠促進大班幼兒的成長,因為在5-8歲年齡階段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多數成年人閱讀習慣都是小時候形成的,早期閱讀可以對幼兒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等進行培養,同時還能夠開闊眼界、促進心智發育以及啟迪智慧,早期閱讀教育能夠促進大班幼兒的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共同發展,是基礎教育之靈魂。
二、大班幼兒閱讀教育的誤區
1.教師對早期閱讀教育的理解不充分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極少數的早教幼師能夠對早期閱讀教育的教學目標準確的理解,大多是教師都只是基本理解,甚至只是了解而已,目標是教師教育的方向,偏差的目標會導致教育活動的偏離。在實際教學中,因缺乏對早教閱讀概念與目標的認知,致使多數教師將識字與書寫當作早期閱讀教育,教師在教學行為中過于偏向知識的傳授,不斷讓大班幼兒學習小學生進行詞匯的積累與漢字的書寫,更有甚者竟然鼓勵大班幼兒過早的接觸小學教育內容,提前進行小學學習,嚴重影響了大班幼兒孩子的成長與發育。
2.大班幼兒閱讀教育過于盲目,指導不夠細致
在幼兒園大班中,教師在閱讀教育的圖書選擇上并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同時也沒有針對大班幼兒的需要進行書籍挑選,過于盲目的挑選自身喜愛的圖書,幼兒沒有自主選擇書籍的機會,造成閱讀材料不適合大班幼兒的閱讀教育與發展,教師的閱讀教育并沒有進行幼兒個體差異的考察與教學方法的計劃,在對于孩子的早期閱讀教育活動過于隨意,對幼兒的閱讀過程沒有扮演參與者的角色,缺乏仔細及時的閱讀指導,幼兒園大班不重視閱讀活動,在設施上沒有建立閱讀區域,更無法定期更換書籍。
3.早期閱讀教育形式與方法十分單一
通過對不同性質與城市的幼兒園進行調查后得知,大班早期閱讀教育儼然變成了小學教育,教師在講,孩子在聽,并反復對生字朗讀默寫,過早的、單一的教育形式打壓了兒童對于閱讀的積極性,這同時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對教學模式的要求相悖,活動形式缺少游戲環節,扼殺了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們無法得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何談創新能力。
4.家長對早期閱讀教育存在誤區
部分家長對于早期閱讀教育的概念沒有真正的理解,將所有的責任都歸功于幼兒園,對自身幼兒教育這方面沒有一定的意識,家長缺乏相關知識,在思想上沒有對閱讀教育形成一定的重視,忽視對孩子興趣的培養過于急功近利,同時與教師缺乏溝通,沒有得到孩子在學習情況上的反饋,家長與教師的合作沒有長期性和計劃性,只是流于形式。
三、對于大班早期閱讀教育誤區的解決對策
1.明確教育目標
教師在教學中要明確大班早期閱讀教育的目標與小學教育有本質上的不同,要重點培養大班幼兒的閱讀方法與習慣,激發兒童的興趣,在組織活動中要關注孩子的年齡特征,多開展游戲形式的閱讀教育,利用輔助教學材料要具有生動性與直觀性,符合兒童的接受能力,幼兒園還要定期請專業人士對教師進行講解與培訓,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提供規范的教學模板,開展教學活動要有明確的方向。
2.體現出幼兒主體地位
因為大班幼兒可以自主閱讀書籍,對漢字的認識數量要比小班幼兒多,所以要在閱讀教育中將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展現,重點關注興趣的培養,站在兒童角度選擇圖書,找出適應不同孩子的閱讀方法,將引導閱讀與啟發閱讀作為主要指導方式,培養其主動閱讀的習慣,多與大班幼兒互動,使其能夠熱愛閱讀。
3.豐富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
幼兒園要創設閱讀環境影響幼兒,對于幼兒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教師要多運用多媒體閱讀法與游戲閱讀法以及自主閱讀法和故事閱讀法等教學方法進行豐富教學,可以讓孩子邊閱讀邊欣賞動畫畫面,利于其對內容的正確復述,提高幼兒理解能力。
4.家長與幼兒教師要創建系統聯系
家長要與教師勤溝通,多交流,掌握幼兒的學習動態,自身也要對孩子的閱讀教育進行指導,教師要定期組織家長研討會或網絡論壇,對孩子的學習習慣與特征充分了解。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社會中,閱讀已經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要從娃娃抓起,培養其正確的閱讀習慣,正確的閱讀方式,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家長與教師需要共同努力營造孩子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