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嘉萍
【摘要】中日兩國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共同點,因此,本文通過對中日兩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思路對比分析,找出兩國之間存在的差距,進而提出完善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建議,為我國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綜合型的音樂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校音樂 教育課程 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07-01
一、中日兩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思路對比分析
(一)兩國都非常重視人的發展
中日兩國屬于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關系,兩國在文化上具有很多相同點,尤其是對于兩國高校音樂教學來說,都非常重視人員的全面發展。在兩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中,都將音樂看做是人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非常重視人類的活動,非常注重對人文內涵的理解,而且,兩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時,都深刻意識到了音樂在傳統本民族文化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兩國高校音樂教育都是在對本民族音樂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順應世界發展潮流,不斷吸取國外優秀的音樂文化,朝著音樂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快速發展,將學生們培養成為綜合性人才。
(二)兩國對音樂教育本質存在不同的認識
我國高校音樂教育的根本理念是“以音樂審美為核心”,認為音樂的審美價值跟音樂審美是相同的,不帶任何功利性。我國高校音樂教育都認可美學跟哲學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說;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主要是以“審美音樂教育哲學”為根本理念,在此基礎上逐漸建立而發展的。而日本高校音樂非常注重實踐性,更多的是通過一系列的音樂鑒賞活動,開展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的,日本高校音樂教學者認為,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必須通過音樂的聆聽和制作來逐漸掌握音樂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同時,他們認為音樂經驗帶有一定目的性和功利性,學生們通過一系列音樂鑒賞活動,不斷獲得相應的音樂經驗和實踐經驗,從而在達到提高自己、豐富自己的目的。由此可見;“實踐音樂教育哲學”是日本高校開展音樂教學課程的主要宗旨。
(三)中日高校音樂課程內容之比較
1.存在相同的教學領域分類,但具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通過對我國高校音樂教學課程設置進行分析發現,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領域:即創造、感受與欣賞、表現以及跟音樂有聯系的文化四個主要領域;而對日本高校音樂課程設置進行分析發現,日本高校音樂領域主要分為鑒賞和表現這兩個方面。由此可以;中日兩國高校音樂教學在課程內容設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卻有著基本相同的領域分類。
2.欣賞教學內容的表述不同
中日兩國高校音樂都是采取聆聽和感知音樂要素的方式教學生們欣賞音樂,不同的是,日本高校音樂教師認為,只依靠聆聽和感知來欣賞音樂要素,很難將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音樂進行準確、詳細的分析、理解和解讀,因此,日本高校音樂教育者會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來講解世界不用民族、不同地區的音樂;而我國高校音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對本民族教育、還是對不同民族的教育,仍采用靠聆聽和感知來欣賞音樂要素,進而導致我國學生在學習一些外國音樂作品時會存在一定的困難,很難更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二、日本高校音樂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一)更注重學生的個性成長和發展
中日兩個高校音樂教育雖然都非常重視人才的綜合性發展和培養,但是,日本高校音樂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日本高校音樂教育課程設置非常重視學生個性發展,鼓勵學生多思考、分析和創新,激發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我國高校音樂教學很少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基本上都是以統一的標準培養學生,很難激發學生創造的積極性。因此,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要加強對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視程度,要以學生為主體,不斷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創造能力,這項技能對學生今后融入社會具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會起著非常重要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采用多種欣賞教學的表述方式
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高校音樂教育過程中,會針對不同民族音樂特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來欣賞,進而使學生們更容易接受、理解、體會。因此,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要加大改革力度,不斷創新欣賞教學內容的表述方式,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音樂,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這樣會使學生們更容易理解和認識,能夠深刻體會到不同民族音樂的風俗和特征,這對學生們學好高校音樂來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三、結論
通過對中日兩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思路對比分析,覺得我國高校應該盡快提升音樂教育理念,學習鄰國的先進教育思路,取其他國之長處,來彌補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課程理念的欠缺與不完善,所以,我國高校音樂教育者,要加大對音樂教育改革的速度,積極有效地吸取日本高校音樂教育的精華,使學生們對學習音樂充滿興趣,為提高高校學生音樂素養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田軍. 中日高校音樂公共教育現狀的比較[J].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