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27-02
本課的重點就是1787年憲法,因此筆者選取關于1787年憲法內容的教學片段展開,注意重要概念的解讀:邦聯制、聯邦制、共和制等。
[教學片段]
(一)聯邦制原則
材料一 爭論
漢密爾頓:如果還讓各邦抓住主權,都將無濟于事……唯一的辦法是全部主權都集中于全國最高政府。
梅森:盡管我渴望建立一個全國政府,但我決不同意廢止各邦,或者把各邦貶到無足輕重的地步。
設問:1.他們各自的主張是什么?最終如何解決?
2.怎樣既加強中央的權力,又給各州保留一定的自主權?如何加強中央政府的權力?各州自治權又是如何體現的?
講解:既保證中央的強大,即保證了政治上政局的穩定,經濟上也形成了統一的市場,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外交上,形成了統一的聲音,保證聯邦的利益。同時,又給地方保留了一定自治權,有利于調動地方的積極性。從而實現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縱向分權,也協調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這種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分權的制度就是聯邦制。
過渡:當然,聯邦制的實施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美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次威脅聯邦制的重大事件——南北戰爭,林肯政府領導人民利用什么方式解決問題呢?美國正是利用這憲法的第13、14條修正案再次肯定了聯邦法律的至上性,鞏固了聯邦制。可是,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這樣說過,一個國家的權力如果集中于一個人或機構手中,那么一切便都完了,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呢?
(二)三權分立原則
材料二 每一個國家有三種權力: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如果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構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
——【法】 孟德斯鳩
設問:國家有哪三權?分別交給哪個機構掌管?
講解:這就實現了聯邦政府部門之間的分權,這三大機構還有何權利?我們來看看憲法是怎么規定的。
材料三 ……總統為合眾國陸海軍的總司令……總統有權締訂條約……總統應提出人選,取得參議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領事、最高法院的法官……
——1787年憲法第二條
材料四 當最高法院在判斷美國憲法的部分條文與現存法律的關系時,事實上就是對憲法行使了解釋權……法官均由美國總統任命,只要忠于職守,可終身任職,非經國會彈劾不得免職。
——百度百科
講解:由此可見,美國的總統總攬行政和軍政大權,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這種制度就是——總統制。
過渡:關于如何防止這三大機構相互勾結,制憲會議上也有精彩發言
材料五 古文諾·莫里斯:我們是在做一件奇怪的事情,我們要樹立一個強有力的人保護我們,同時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
麥迪遜:一個國家的人民……他們第一個想到的,是那些被授權去謀求公眾幸福的人,有可能背叛人民對他們的信托。防止這種危險,就要把他們的信托分開,分別委托給由不同的人組成的不同的機構,讓他們互相監督,互相制約。
設問:強有力的“人”是指誰?為什么要把他的手捆到背后?該如何防止“背叛”人民的信托?具體是怎么實現的呢?結合材料,自主構建美國三權分立結構、關系示意圖。
材料六 立法權歸國會獨享,但要受到行政和司法部門的監督和制約。如果總統認為立法不妥,可以否決……即便參眾兩院分別以2/3多數再否決總統的否決,強行通過某一惡法,最高法院還可以判其違憲。
——易中天《艱難的一躍》
材料七 2015年8月6日,南方周末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左)在華盛頓白宮為埃琳娜·卡根舉行招待會。美國國會參議院5日投票通過總統奧巴馬對副總檢察長埃琳娜·卡根擔任最高法院法官的提名。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三權相對獨立,任何一個部門都要受到另外兩個部門的制約,在權力的天平上,任何一權都不允許大于另外兩權。沒有最大,只有相互牽制,這,就是分權制衡。
過渡:這種制衡,最終的落腳點就是防止專制,保障民主,人民的權利是如何體現的呢?
(三)人民主權原則
材料八 總統和議員由選舉產生,實行任期制。
講解:這就實現了政府和——人民的分權,即人民主權原則。而這種通過選舉產生國家權力機關的制度即為——共和制。
(附記 本課最后的環節是聯系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會以史為鑒的現實意義。另外,這節課的教學片段設計是在講完濱州市公開課之后整理記錄的,中間結合了公開課之后范德新老師、韓永義老師、鄒玉萍老師以及文紅老師的建議,以及自己的課后反思。)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