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英語作為現代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國際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顯得十分重要。中職英語教師應努力改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對學生因材施教。只有這樣中職英語教學才能夠符合職業教育的目標,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全球化 英語教育 職業性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01-01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語言功底較薄弱。中職學校和教師應在理解職業教育的特點基礎上,將英語教學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發揮職業教育的優勢。
一、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方面
英語基礎普遍較弱,許多學生在初中時就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進入職業學校后,由于教學環境和教材等方面的影響和學生觀念的轉變,大多數學生普遍缺乏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更無明確的奮斗目標。中職生對外界就業大環境了解不深,對技術人才對職業英語要求一無所知,他們會從心理上認為英語不重要,會認識不到英語學習對將來就業的重要性。而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隨著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英語的應用已經滲透到了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沒有一定的英語知識水平,在未來的就業崗位上就無法做到熟練地操作設備、改進工藝、提高質量。
(二)教材方面
長期以來,由于人們對中職教育的性質、地位、目標和要求等看法不一,導致目前中職學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門。教材內容多側重于生活環境中的基本口語交際,對于某些特定的職業用語,比如酒店英語、旅游英語以及醫護英語等涉及甚少,而且缺乏系統性,但是這些內容對于中職生來說恰恰是非常需要的。可見,中職學校如果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教材將會嚴重影響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教師方面
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沒有針對不同專業統一的考級和考證要求,因此,許多中職英語教師在教學上沒有實際的壓力。面對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教師往往只重視于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教學效果。中職英語教學往往陷入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尷尬境地。學生在學習上缺乏目的性和主動性,老師也會失去教學的熱情和動力。
二、英語教學如何與職業教育相結合
語言學習的目的在交流和運用,只有將英語教學和職業教育相結合,才能發揮英語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一)學生方面
中職學生擁有最美好的青春時光,他們對語言的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強。但是前提是,要明確英語學習的方向。
首先,要提高語言素質。對于任何一門語言而言,語音語調都是門面。掌握了準確漂亮的發音,對于中職學生提升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職學生可以通過模仿掌握漂亮的語音語調,從而提升英語學習的自信和興趣。
第二,鍛煉英語的口頭表達能力。中職學生要有意識地去鍛煉自己,除了掌握足夠的詞匯量,還要有清晰地邏輯思維能力。針對自己專業,可以采取口頭作文的方法來練習語言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第三,要自己創造專業環境,有意識地記憶一些和專業相關的語塊,包括口語語塊和筆語語塊。有了良好的積累,才能在真正面對職業問題時游刃有余地解決。
(二)教師方面
中職教師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探索適合學生本專業的英語教學觀。
第一,轉變語言觀念。要將中職英語教學落實到職業性,把英語的語言結構、語言功能和職業性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記憶和積累與自己專業相關的詞匯和知識點,加強語法的學習,幫助學生在職業語境中表達自己,這樣會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要對他們進行專業的語言指導,不能只重視語言技能而忽視了語言知識的學習,忽略了詞匯和語法。要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要鼓勵學生在真實語境中選擇使用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
第二,轉變教學觀念。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只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要需要教師研究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而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制定是由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決定的。中職英語教師要把教材當作參考資料,根據教學目標和對象的實際制定教學計劃和方法。要明確英語教學的職業性特征,在教材的選擇和內容的講解上要符合學生的職業特點,要重視教材的開發和利用。探索適合中職學生使用的具有明確職業特征的教材供學生使用。
(三)學校方面
中職學校要充分認識到,合格的技術人才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能力,特別是與自身職業相關的專業英語能力,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的需要,才能具有較大的職業發展空間。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職業環境,要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練習使用英語職業語言。同時,通過對畢業生英語能力的追蹤調查,可以掌握不同專業對英語語言的要求,發現學生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從而改進教學方法,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職業英語水平。
對于中職英語教學與職業教育相結合,只要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從根本上改變學校、教師和學生對職業英語教育的錯誤認識,選取合適的教學策略,創設有效的職業英語應用環境,并有目的地進行課程改革,加強英語教學與職業教育及社會實踐的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中職英語教學就能更好地為專業服務,從而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