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蘭 應偉杰
【摘要】將創新實驗引入到人文物理的教學課堂,這是符合培養新時代創新人才需要的重要方法。人文物理的教學任務是深化知識改革,提高文科學生的科學素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通過學習觀摩學習再觀摩,引導文科學生更積極有效地學習知識。
【關鍵詞】困惑 觀摩 雙贏
【基金項目】本項目由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教學研究項目NITJY-201543和浙江省高校物理教學研究項目W201604支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70-01
一、引言
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的科學實踐活動,以及人類在應用科學征服自然的科學故事、頑強意志等,這一些亦統稱之為科學人文。對文科學生而言,學習物理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是著重熏陶學生的科學人文品質,使我們的學生有強大的精神動力去投身將來的科學學習和科學實踐。因此,人文課程中應更注重“科學人文精神教育”[1]。
物理學與人類文明是我校文科類中美班學生的必修課程。作為人文物理的教學,我們希望借此能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的魅力。
觀摩,語出《禮記·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即通過觀察彼此的長處且相互學習。通過觀摩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習,觀摩實驗法能更直觀的知識應用展示給人們,更加益于學生接受抽象的知識[2],[3]。將觀摩學習用于實驗,并協助理論知識的完美演繹,這是人文物理課堂中的大膽嘗試。
二、現狀
當今校園中,大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目標缺乏、動力不足、不愿吃苦受累、精神懈怠的現象。客觀上,很多文科學生物理基礎薄弱,他們不太喜歡物理或害怕物理,這都對我們做好人文物理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挑戰。主觀上,人文學生對物理學課程的認識不夠,大多學生只是將人文物理課程視為畢業所需的一門課程,從另一個方面增加了人文物理教學的難度。
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的也有待提高,當前物理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媒體和黑板來描述物理規律和物理現象。文科學生難以獲得直觀的、動態的感性認識,難以在頭腦中形成清晰地物理圖像,導致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觀摩創新實驗的嘗試正好可以幫助我們的人文教學解決這一難題。
三、解決措施
通過觀察現象來學習物理學是一條有效的途徑,將物理創新實驗教學引入課堂,這種理論結合實際的教學理念是我們對人文物理課程改革的大膽嘗試。
1.新的教育理念。俗話說,眼見為實,通過觀察現象來學習物理學是一條有效的途徑,而創新實驗作為物理實驗中特殊的部分,更是以獨特的優勢在一些高校物理教學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2.良好的實驗基礎。學校特別開設了物理探索和創新實驗室,主要用來輔助大學生的物理教學。學校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給我們進行文科物理的教學革新帶來了希望。利用觀摩實驗課堂,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
3.合理安排教學計劃。與以往不同,本學期我們在教學計劃里適當增加了實驗的時間,安排了兩次課時作為物理探索和創新實驗室的學習,即在力學課時結束時,安排一個課時的力學相關的實驗;在電學和光學的課時結束時,插入一個課時的電學和光學相關的實驗。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學生對課堂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激發了他們探索實驗的興趣,使他們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動手實驗,觀摩實驗課取得了成功。
4.改革教學考核模式。由于力學實驗大多比較適合動手操作,人文類的學生對動手嘗試體現了極大的興趣,每一個能動手演示的實驗,同學都會爭著想嘗試一下,對一些出現的有趣現象都會追問原因。以中美英語12級同學為例,有同學就好奇當不同的人把雙手放在手蓄電池裝置上時,觀察到電流計的指針偏轉會不同現象。為了鼓勵學生對探索與創新實驗室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對學生的期末總評成績做了一個調整,即總評=70%*期末成績+30%*平時成績。還要求學生必須寫一篇以探索和創新實驗室某一個感興趣的實驗談感想和體會的小論文。
四、結語
觀摩實驗課是人文學生對創新實驗室零距離接觸,開闊了他們的眼界。我們加入創新實驗不僅為人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提供必要的感性認識,而且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快結束時,我們的學生也上交了一份滿意的創新實驗室探索答卷。
參考文獻:
[1]倪光炯,王炎森等.改變世界的物理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2]劉麗妹,王鳳鳴,魏環,莫文玲.挖掘演示實驗的物理內涵 充分發揮演示實驗在文科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工程物理,2010,20,6.
[3]趙在忠,童培雄,楊莉敏,沈元華.演示實驗和文科物理教學,物理實驗,201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