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曉白
摘 要: 隨著當前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食品科學專業發展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為了進一步提升高職烹飪專業學生的技能訓練,當前相關部門也在不斷改進食品專業學生的相關培養要求。在該過程中,“信息素養”一詞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成為高職烹飪專業取得發展的突破點。本文主要分析信息素養對高職食品專業烹飪方向的積極作用,并提出個人看法。
關鍵詞: 信息素養 高職 食品科學 烹飪
一、對于高職食品科學專業中信息素養的相關分析
餐飲業是我國第三大產業中的支柱項目,飲食在日常生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職食品科學培養教學需要不斷改變思路以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從而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在今后更好、更快地步入工作崗位。信息素養主要指學生在接受相關食品科學專業知識及在實踐過程中對于信息處理的綜合能力。對于烹飪方向學生而言,則是接受與食品科學相關信息,同時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通過不斷提升該能力,加深對該行業的了解,同時增長個人見識,為以后的烹飪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對于學生而言,還有利于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二、對當前的高職食品科學烹飪方向的現狀分析
(一)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較深。從實際情況分析,可以發現中國的烹飪高等教育是在早期烹飪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之上逐步發展起來的。因此當前高等烹飪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過去傳統中職教育理念的影響。因此開展教育工作時,在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教學安排、教學內容、課程設計等方面都受到一定束縛。因此高職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大都閉塞落后,因此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對食品科學的正確理解,同時無法不斷在實踐中訓練自身的烹飪技能,因此在未來影響個人的就業前景。
(二)當今社會需求變化迅速。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對于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看重菜肴的營養價值及背后的文化意境跟潛在內涵。而且相關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被賦予了更多價值。因此需要烹飪方向學生不斷加強自身信息素養,了解當今時代需求,在不斷完善自身專業技能的基礎之上,不斷增強文化修養。
(三)高職食品安全專業烹飪師資力量相對匱乏。烹飪專業是一個相對而言新興的行業,跟傳統廚師行業相比,它對學生提出了更多要求,對學生的學習理論、認識有新要求。當前主要高職烹飪師資人員,都是由高職院校聘請的高級廚師,盡管他們經驗豐富,但是大都缺乏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只能為學生大致講解相關烹飪流程,學生無法得到相關理論指導作為基礎,獲取相關信息。這就導致當前學生的理論知識跟實際操作出現嚴重脫節的情況。
三、信息素養對于烹飪方向學生的積極培養作用
(一)有利于加深學生對高職食品科學專業的正確認識。由于當前社會發展迅速,人們的飲食需求也在不斷改變。其中蘊含的飲食文化越來越豐富。只有烹飪專業學生增強自身的信息素養,才能不斷了解當前市場中,高職食品科學專業烹飪學生應該掌握的相關技能,同時可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不斷分析該行業的潛在發展趨勢,明白自己未來主要的從業方向。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滿足未來市場需求。高職食品科學專業的相關教師應該不斷加強對學生的信息素養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當前社會發展趨勢。例如:可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烹飪大賽,從其中不斷加深對飲食文化的了解。同時應該不斷學習,了解中西方美食之間的差異,不斷設計出更符合人們需求的菜肴。根據食品科學現狀分析,可以發現人們現在越來越關注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學習烹飪的過程中,需要首先做好食材篩選。另外,當前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因此粗糧的運用可有效滿足人們的需求。只有保證學生不斷接受相關信息,才能不斷針對需求做出適當調整,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求。
(三)有利于加強理論教學跟實際操作之間的聯系。一般烹飪教學都是師傅進行示范操作,學生之后進行練習操作,很多時候都是憑借自身經驗,缺乏相關理論依據。因此學生需要提高信息素養,自覺學習相關理論知識,例如:學習菜肴制造時,起初很可能對調料量的拿捏不準確,因此需要學生加強實踐,同時查閱相關背景知識。同時可以進行自我嘗試,加強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系,不斷改進菜式,滿足人們的飲食需求。
信息素養教育在高職食品科學專業烹飪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烹飪技能,同時更清楚了解當今社會的飲食需求,在未來更順利地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因此在當前高職食品科學專業中,應該不斷加強信息素養教學。
參考文獻:
[1]陳洪華.烹飪中、高職課程銜接研究[D].揚州大學,2007.
[2]周慧.中職烹飪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3.
[3]王桂勤.高職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類專業人才供求現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4]劉敬賢.高職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