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璟
摘 要: 陶行知“四粒糖”的故事,啟發我們教育學生要講究藝術。啟示一:教育點到為止;啟示二:教育也需要藝術;啟示三:教育是朵帶笑的花;啟示四:教育在欣賞中微笑。
關鍵詞: 教育藝術 點到為止 欣賞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擔任學校校長一職,對學生進行“四粒糖”教育,讓學生深深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讓作為教師的我們,深深感動?!安蛔鼋虝场保鰧W生的朋友、親人和引路人。陶先生對待搗亂的學生沒有嚴厲地責罵,而是循循善誘,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而我們這一代青年教師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我們眼里容不下“沙子”,希望學生聽話,按著自己的步驟走,以至于上公開課都必須是完美的表演課,害怕學生提出答不上的問題,都會提前備案。往往批評學生都一針見血,不讓學生有喘氣機會,我認為批評教育不應該是打擊、刺激、阻止、挖苦。如果這樣我們根本沒做到“教書育人”,不適合當人民教師。批評的教育目的是讓學生改正不好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讓他看到學習信心跟希望,加強提升完善自我。為此通過陶先生的故事給我以下四點啟示。
啟示一:教育要點到為止。
對待學生我們可能做不到全面,但是可以通過“四粒糖”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找到錯誤,并且改正??桌戏蜃诱f:“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指責過錯,不要指責人有過錯。剛上班時,對于學生來說我就比他們年長幾歲,部分學生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要么自己翻看課后內容,要么就是自己拿筆瞎畫。每次都忍不住在課堂上發火,而是眼神提醒,可是愈演愈烈。因為美術不是考試科目學生不重視,就當是放松體驗課。記得有個學生通過眼神提醒、點名提醒都不起作用,課后狠狠地批評了他。在之后課堂上并沒有達到我要的效果,反而可以說是變本加厲。教師就太沒面子,可也無濟于事。想想為什么不學學陶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呢?于是安排其他學生繪畫的時候,我走過去跟他談了談。這次沒有批評他,而是告訴他喜歡看課后的內容是好事,在以后日子里我們可以一起學習,有疑問提出一起解決。也告訴他喜歡畫畫是好事,老師很高興,但是要選擇正確的時間做。
要給他們足夠時間表現自己的藝術才能,并且每年年底都舉辦繪畫成果展示,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給足學生學習動力。我認為尊重與批評一樣重要,不要總是學生犯錯了,就一輩子給他戴上“不守紀律”的帽子,學生犯了錯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誤行為,而不是一味依著自己的脾氣批評指責,這樣往往物極必反,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心理特點對癥下藥。
啟示二:教育需要藝術。
校園內的批評教育可以說是一門藝術,我們的出發點在于愛護和幫助學生,可是批評教育如果給學生造成逆反心理留下不愉快的感受,再怎么挽回都難。陶先生作為校長,批評打架的學生,沒有當面批評指責,而是把他叫到辦公室交談。這就是講究批評教育的藝術。青少年個個都好面子,如果當場批評,責令他認錯道歉,容易形成對峙的場面。如果換個地方靜下心來,好好交流,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更應該觀察發現每個學生的差異,如有的學生上課會在課堂上“嘩眾取寵”,“臉皮厚”的學生當場批評,他就當一笑而過。而有的學生,班級里的“好學生”,這些學生成績好,在老師眼里是好學生寵著慣著,在同學眼里是好榜樣,這樣容易讓他們產生“優越”的心理。這樣的學生往往受挫能力弱,他們犯錯,不能當面指出,而要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有針對性的交談,其實這些學生都比較容易接受批評,反之,可能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反而適得其反。
啟示三:教育是朵帶笑的花。
沃爾頓有兩句名言:“請對顧客露出你的八顆牙齒”、“為顧客節省每一美元”。在他看來要成功表現完美的熱情就是露出八顆牙齒,不讓微笑流于虛偽,這是微笑服務堅強的后盾基礎。而我們都會遇到的問題是上課鈴響了,課堂不能立刻安靜下來,這是常有的事,大多數老師會立馬痛罵使班級安靜下來。這樣的情況我做過兩次實驗,一次是自己靜下心,板著臉等學生說完。我記得當時有個學生說:“不要說話了,老師要發火了?!本瓦@樣班級慢慢靜下來了,但是總感覺氣氛難以緩和。還有一次是面帶微笑地站在講臺上看著他們,學生的反應是停下手中的事,抬起頭同樣面帶笑容地看著你。這說明我們的工作更需要微笑,學生都關注著老師的表情。孫蒲遠說:“教師的職業要求你不能把煩惱掛在臉上,這是職業道德。更重要的是教師必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做自己的心理醫生。”
啟示四:教育在欣賞中微笑
批評教育不管對誰,不管年齡大小,都是敏感的話題。誰都愿意受到表揚,而不是批評。每個學生心靈深處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認可與關注,要么突現自己,要么掩藏自己。教師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教育,用粗暴的方式只會讓他們反感,甚至直接“破罐子破摔”,心想反正自己是后進生,我不會畫就是不會、沒有繪畫天分。對待這樣的學生我們應該幫助他們發現他們的長處,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找到自信、找到自我。如上《動漫之我見》這課時,改變按我的范畫要求作畫臨摹,讓他們自己選擇范畫。繪畫過程中,發現一個學生一直不肯動筆,問原因是不會畫,不知從哪下手。我便笑著安慰他,告訴他幾個繪畫要點。一圈轉下來我回到他身邊,發現他畫得不對,于是用幽默的口氣指出他的繪畫與范畫的異同點,該生時不時地笑出聲來。這就讓學生知道我不是單純地把知識教給學生,而是要教會他們微笑著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微笑著生活。
對于學生來說最怕的就是老師跟父母“老和尚念經”般的批評教育,他們需要的是朋友,懂得他們的人。都說是金子總會發光,學生就是從沙子到金子的過渡期,發現學生的美好,注重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微笑著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會更愿意親近你、愛戴你,而你也會感受到教育的陽光變得燦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