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釗 王亮
摘要:在建的建筑工程項目中,安全一直是首要問題。針對建筑工程流動性大、交叉作業多、人員組成復雜、手工作業多,人員素質不齊等特點,對建筑工程常見的安全風險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風險管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6-0127-02
建筑工程的特點為建筑復雜,施工人員流動量大,人員素質較低,安全意識弱,建筑過程周期長,施工人員露天作業,危險系數較高,施工過程中易受自然條件影響。我國政府歷來重視生產安全、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為了加強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特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我國建筑領域內從事建筑工程行業的人員及單位進行了明確的要求,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雖然如此,但2016年1月-4月,全國共發生建筑工程安全事故132起,死亡154人,與去年同期相比,事故數增加21起,死亡人數增加10人,分別上升18.92%和6.94%。為此,分析研究建筑工程安全風險,并做出相應對策,有助于減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1.建筑工程安全風險
一般來說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危險及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可能性,主要有5類傷害:高空墜落、機器傷害、起重傷害、物體打擊及施工坍塌,另外火災、觸電等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建筑工程安全風險發生的主要原因有5點:
1)管理原因。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高資質的企業演變成純管理的企業,雖有較高的管理和水平,但已沒有屬于本公司的真正意義上的施工隊伍,大都采用分包給一些未經培訓的人員施工,公司只派少量技術人員到現場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專管安全的人員更少,甚至安全員有職無權,形同虛設。操作規程不合理,安全工作檢查不到位;2)意識原因。項目負責人安全生產意識不高,安全工作的投入從表面上看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投資,便想方設法的減少投入,導致事故隱患劇增;3)人員原因。指操作工人、管理人員以及其他現場人員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缺乏必要的職業技能培訓,持證上崗率低,安全不重視,技能不熟練,身體狀態不佳,勞動條件不良等,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4)物資原因。因市場競爭激烈,有些企業為了招標成功,不惜壓價,一旦中標,安全生產所需設備無力購置,長期超負荷使用,設備老化,導致安全防護裝置失靈。更有甚者,不惜采用偽劣產品,利用偷工減料的手段降低成本,由此引發的事故屢見不鮮;5)環境原因。不安全的環境易引發安全事故。主要有通風不暢、噪音過大、粉塵污染、儲物不當等。在外界環境作業下,工人很難做到思想集中,易造成分心、緊張、煩躁等,從而引發安全事故。
2.建筑工程安全風險分析及評估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確定安全風險等級,如何確定安全風險等級是建筑工程安全風險分析與評估的基礎。準確預判安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與傷害程度,有助于安全風險控制。可采用實地調查、專家打分等方法來確定。
3.建筑工程安全風險控制與決策
在對建筑工程安全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估的基礎上,采用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安全風險造成的損失。
常用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有風險回避、風險緩解、風險轉移和風險白留。重大風險禁止作業,中度風險限期整改,輕度風險加強監管。
3.1風險回避
風險回避是指確定項目安全風險較大、損失較重時,主動放棄或變更計劃,使得消除安全風險,從而避免風險損失。風險回避可以在安全風險發生前完全徹底的消除風險影響。風險回避雖然可以有效的中斷風險源,徹底消除安全風險造成的損失和影響,但在回避了風險的同時,也回避了獲利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與生存。無疑,風險回避是一種極其消極的風險應對手段。
3.2風險緩解
風險緩解是指采取相應措施后降低安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所造成的損失,或二者同時降低。風險緩解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1)降低工程安全風險的可能性。采取多種預防措施,降低工程安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常用的措施具體有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工程法:用工程技術為手段,采用恰當的勞動保護措施,消除或減少工程安全風險的危險。程序法:制定規章制度,按章施工來保證建筑工程順利進行,及時發現并處理安全風險因素,降低工程安全風險。教育法:對項目相關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職業技能,增強風險意識,有助于減輕工程安全風險;2)減少工程安全風險損失。減少工程安全風險損失是指在損失已發生,采取各種可能的措施遏制損失擴大;3)分散工程安全風險。分散工程安全風險是指增加風險承擔者,雖然獲利會減少,但可達到減輕工程安全風險壓力,共同分攤安全風險目的。
3.3風險自留
風險自留也稱風險承擔,是指企業主動承擔風險,利用企業內部財務彌補損失。建筑工程風險自留是一種財務性技術,企業作出后備措施,預留費用,作為風險發生時的補償。
3.4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企業設法風險的結果連同風險相對應的權利與責任轉移給其他企業,使得自身免除或減輕風險損失。風險轉移只能將工程安全風險管理的責任轉移給他方,安全風險并不能消除。一般分為保險與非保險兩種方式。
4.預防建筑工程安全風險的方法
1)科學規劃、精心組織。在建筑工程生產前,企業要根據工程項目的規模、特點、要求、環境、設備、人員等條件,進行合理計算,制定安全目標、操作規程、管理制度、作業規范等文件,切實落實相關工作人員,組建機構,明確各人職責;2)制定具體作業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培訓,使其充分理解方案內容,減少失誤操作,避免事故傷害。培訓既是安全技能訓練,又是安全知識教育;3)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安全監督、檢查與測試,充分了解安全風險。嚴把施工前設備驗收關,不允許設備帶病運行,預防傷害事故;4)建立健全人員培訓體制。切實落實企業、施工隊、班組三級培訓體制,對作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教育,規范人員行為,減少操作失誤;5)建立勞工準入制度。規范勞務市場,加強分包勞務隊伍的資格審查及從業人員素質考核。嚴格培訓、持證上崗,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工作能力;6)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將建筑工程安全責任層層分解,明確到人,確保安全生產,保證建筑工程順利進行。
5.結論
對建筑工程安全風險進行簡單分析,根據建筑行業特點提出簡單預防措施,規范建筑市場,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加強企業監督。企業只有確保工程安全進行,才能得到最大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