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偉亞
摘要:本文以某城市居民小區配電網接線方式作為案例,對不同負荷接入條件下單、雙環網的優缺點進行論述和分析。以現有環網結構為基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使其與供電負荷增長的居民小區配電網運行方式和網架結構等優化方案相匹配,進而對新用戶配電網接入方式進行指導,并對現有小區用戶運行方式進行調整,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用電環境。
關鍵詞:居民住宅小區;配電網用戶;接入方案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6-0130-02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日常用電需求的增加,因此人們家庭用電量也在逐漸上升,同時對電力企業的供電服務等各項要求也有明顯提高。為加快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針對配電電纜網的布局,應逐步向城市居民住宅小區靠攏,通過接入中壓配電網的形式,實現居于配電電纜網的格局。將不同負荷接入以及不同供電區域作為背景,并且網架接線方式決定了小區居民日常用電質量。
本文以某城市居民小區配電網接線方式作為案例,同時結合相關典型案例進行電纜網配電網的分析。針對局域配電網接線方式主要運用單環網和雙環網進行施工建設,注重對網架演進方式以及其運行方式的全面研究,從而實現對局域配電網結構主要性能的相關研究和分析。結合局域配電網接線方式的運行特點,應加強對輸電線路負荷情況和供電可靠程度的調查,進而實現對居民小區局域配電網布局的合理規劃。
1.配電電纜網運行方式運行特點
1.1單環網運行特點
針對單環網運行特點的分析,應結合單環網在局域配電網中的運行進行綜合研究,經過對單環網運行特點的全面分析,單環網運行特點主要包括線路設置簡單、便于管理和運行速度較快,能夠推進配電網絡擴展和配電自動化建設。將其應用到城市配電網絡中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因為城市配電網絡對供電可靠性要求很高,并且其負荷密度低,用電增長速度快。例如單環網運行過程中發生電纜線路故障,應加強對電纜線路故障周圍線路的檢查,同時針對單環網運行網絡的檢查,以科學判斷電纜線路故障原因,進而采取切換電纜線路開關等措施,實現對單環網電纜故障的及時搶修,進而確保配電網絡的可靠性。在N-1安全準則背景下,當環網線路發生一回進線出線故障,所有用電負荷會向另一回進線進行轉移。經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單環網電纜線路備用電量應保持在設備容量的50%左右,才有利于減輕電纜線路電流承載量。
1.2雙環網運行特點
電纜線路主要運用雙環網、單環網,進行輸電線路建設。單環網供電過程中,會受到電纜、變壓器和低壓設備故障的影響,進而導致停電問題。應用兩回電纜線路,能夠對這種問題進行解決,通過兩回電纜線路行駛實現居民用電量的穩定性。雙環網的運行優勢,同時表現在雙環網運行過程中,對接線設備和供電要求可靠能夠起到廣大范圍的保護作用。同時,其能夠滿足后期各類用戶的接入需求,并且不破壞現有的環網結構,還能提高網架演進和運行方式的靈活性。雙環網不具備經濟層面的優勢,在城市市中心繁華地段和雙電源供電重要用戶和配電網絡中應用比較普遍。雙環網限流的一段電纜線路或者環網單元存在故障或者需要檢修,對低壓母進行聯合,能夠確保供電質量和持續性。
2.居民住宅小區用戶接入配電網方案
2.1小區運行方式優化
部分小區不能夠滿足網架調整條件,其開閉所運行方式要進行如下調整。
1)部分小區開閉所,由變電站對兩路電源進行提供。不需要對其進行調整,對負荷進行平均分配,每路電源各帶一半。
2)部分小區開閉所兩路電源分別由變電站直供和公網T接(1座總所),針對母聯實行斷開設置,同時確保公網線路負載率在科學設置范圍,其中負載率應控制在線路額定負載率的50%以上。為實現開閉兩路電源的科學控制,應合理設置閉所運行方式,同時結合高壓處理技術,以實現對局部閉所負荷向總開閉所的有效轉移。針對居民小區供電線路的設置,應利用變電站直供的形式滿足居民用電量的需求,確保其達到專用線帶總開閉所負荷的一般或者全部。
3)公網T接的小區總開閉所應加強對電源的管理,進而確保電源供電量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而確保居民小區電源供電量的穩定運行。其中應加強對電源供電量負荷的管理,有利于確保電源供電量的穩定運行,針對電量符合過大的現象,運用高壓處理方式實現對居民小區用電量的合理調控。
4)高壓運行方式改變之后,如果線路超載或者承載量不足等現象依然存在,應利用低壓處理方式實現對線路承載量的合理調控,進而確保輸電線路的穩定運行。同時合理調控T接位置,一般針對公網母線設置進行合理改變,以滿足輸電線路配變負荷運行的需要。同時有利于低壓向變電站直供開閉所母線的合理轉變,進而確保輸電線路的穩定運行。該種方式并不會對另一配變重載和過載造成影響,在運行方式調整過程中,要對負載率進行核實。
5)加強智能電表的應用,就目前來看,智能電表已經廣泛應用到電力系統中,在居民住宅小區的配電網用戶接入方案優化中,設計人員應該積極加強對智能電表的應用,提高用電計量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能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
2.2小區網架結構優化
部分小區滿足網架調整要求,可以應用雙環網方式對其開閉所進行調整。
1)應用兩座進線開關柜,以合理解決居民小區總所母聯和隔離開關建設不協調的局面,進而確保居民小區用電量的穩定性。其中針對居民小區的開閉所的設置,應運用雙射網處理技術,以滿足進線開關和敷設兩回聯絡線運行需要。
2)結合居民小區電源設置,加強對其他小區新電源設置的指導,利用雙環網模式建設小區電源輸電線路,以實現區域電源供電量的穩定性。
3)合理管控白管用戶,運用和小區電源線路共建的方式,實現對區域電源供電量的穩定運行,進而確保區域供電的穩定性。
3.不同電纜網結構與接線方式比較
3.1經濟性
單環網電纜設備投入最少,雙環網建設階段投入相對較大,其建成階段投資比重最大。但是,其建設投入卻沒有過多的差別。雙環網電纜線路的運行,能夠將小區分配電源與附近小區總配進行就近接入,最大程度減少分配接線電纜長度。進而通過相關計算對不同開閉所數量小區單環網和雙環網投入差距進行分析。
3.2運行方式
單環網結構,有利于實現白管用戶和不對開閉所雙電源供電的綜合管理。雙環網結構的運行,白管用戶則實現雙電源進行供電,進而增加了網架運行的靈活度。
4.結論
本文著重對不同負荷接入背景下的單環網和雙環網特點和性能進行分析比較。在經濟層面上論述,相較于單環網,雙環網投入會很高,兩者不會存在較大差距。從運行層面論述,建設投入差距較小,電纜雙環網結構的運行,有利于提高起運行方式的管理,進而實現對配網電源點建設布點、間隔資源配置和用戶接入等進行確定和控制。相較于單環網,電纜雙環網供電過程更加可靠。電力人員要結合小區實際訴求,選擇正確的用戶接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