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佳潔 肖令賓(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廣州 510631)
淺談2011—2015年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參賽情況
盛佳潔 肖令賓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廣州 510631)
游泳運動是廣州市在廣東省各項運動中的重點也是優勢項目,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是廣州市青少年最高級別的比賽,每年的開賽都受全城關注,該文以2011—2015年的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成績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對廣州市各區的競技游泳現狀做出分析,根據研究可得知廣州12個城區一致按照水平可以分成4個階級;通過這次的研究希望有利于提高各區對游泳運動項目的發展信心,促進游泳事業發展,所得的數據信息給未來的發展提供基礎和參考,為游泳發展做出貢獻。
游泳 廣州 競賽 成績對比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1.136
廣東省的競技游泳利用天時(全國推廣體育事業發展)地利(地處南方地區,水資源豐富,對外溝通方便)在近年來得以大幅度地提升。廣州市作為廣東省省會,一座國際大都市,在接收先進的技術經驗的同時,將其發揮出來是可以在廣東省甚至全國有著良好的師范作用。
游泳項目是廣州市的重點也是優勢項目,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的成績可以看出廣州市競技游泳后備力量的實力情況,根據5年的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從中看出廣州市游泳發展前景,對未來廣州市游泳發展訓練基層提供一些參考數據和資料。游泳青少年項目在廣州市有著龐大的群眾基礎,各中小學也大力推廣并且取得優異成績,如,荔灣區連續5年綜合排名均在前三水平。
游泳環境的特殊因素,根據每年的成績統計和比較,可以推斷出該調查研究地區的對游泳事業付出的成效,有利于提高運動項目發展信心,促進游泳事業發展,所得出的數據信息給未來的游泳事業提供基礎和參考,為游泳發展做出借鑒的作用。
1.1 研究對象
該文以2011—2015年廣州市游泳錦標賽各區比賽參數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根據研究需要,在各類期刊檢索國內有關文獻資料。
(2)對比分析法將調查所得數據,按照研究內容、目的任務進行整理對比后運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數理統計法對數據所取得進行統計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進行分析研究。
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各區總體游泳實力分析如下。
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是該市對青少年運動發展重視的綜合性競賽項目之一,綜合2011—2015年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中各區比賽參數進行比較,找出該市各區游泳項目之間的差距、游泳發展努力方向,為未來競技游泳提供有益的參考。
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2011—2015年參賽區分別由天河、海珠、番禺、白云等12個區,現在對各區這5年來在參賽組數,前8人數,前8排名的分析對比。

表1 根據2011—2015年每年各區參賽組數總數

表2 根據參賽組數與前八獲獎人數獲獎率表(%)

表3 2011—2015年各區比賽排名變化分析
2.1 各區參賽組數數據分析
由表1可知,2011—2015年5年的廣州市游泳錦標賽,每年參加比賽組數平均有400組以上的分別有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其中最高是在2013年荔灣區參加比賽共596組,期間最少也有428組;番禺區、黃埔區、天河區的參賽組數可以看出,平均比前3名(荔灣等區)少了100組,其中最高為2013年番禺區總參賽536組;偏遠城區的比賽組數普遍較少,穩定性不高,例如:南沙區有時多則428組(2011年)的參賽次數,有時并沒有參加比賽(2012年),即使有也只是幾十人。
2.2 各區參賽獲獎率的數據分析
在表2中可以看出,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番禺區5年來都有30.55%、28.6%、24.49%、21.12%的高前8名獲獎率,天河區黃埔區緊接其后;其中雖然增城也有23.34%的獲獎率,但是它在2012年參賽的項目中,卻沒有一個前8的名次,這是值得注意的;南沙區在2012年和2013年是沒有參加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的,不過根據參賽3年的獲獎率還是不錯的;從化參賽人員少,基數小,所以,它的獲獎率也高,這也可以看出從化市量少精練得訓練方法;花都區的獲獎率就處于落后地位,只有7.41%,還有白云、天河等區的獲獎率也是和荔灣等高獲獎率區有一定的差距,白云區14.74%、天河區18.33%、黃埔區15.21%。在此之前根據參賽組數數量而制定的4個階級,根據獲獎率劃分的話,也是大致相同的。
并且從表2可以看出,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天河區、番禺區這5年的獲獎率變化是相對較穩定的,起伏波動沒有較大變化;而花都、增城、從化以及南沙區的獲獎率變化是將對較大的,這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參賽組數數量基數小的原因導致的。
2.3 各區5年排名的數據分析
在表3中可以看出,這5年的團體總分前3名保持不變,第1名至第3名分別是荔灣區、越秀區以及海珠區,這3個區5年來位置都保持不變,實力可見,經濟游泳事業發展可見穩固。第4名至第6名在這5年來就在天河區、番禺區以及黃埔之間來回波動。而白云區、蘿崗區、花都區等區在競技游泳實力上是相對較弱,結合表2、表4,可以看出這幾個區每年的參賽都少參賽(甚至不參賽)少獲獎的情況。
結合表2、表3可以看出,在第一階級中獲獎率越高的城區,對應的排名也會越高,例如:荔灣區5年的平均獲獎率就有30.55%,即使不考慮5年有棄賽的城區,排名稍后的白云區的獲獎率卻只有14.74%,并且白云區在2013年和2014年的獲獎率分別有15.8%、18.32%,比其他年都有普遍提高,于此同時,該城區的排名也前進了1~2位。由此可見,提高獲獎率,對整個城區的整體水平是有促進作用的。
2.4 整體水平較高的城區與較低城區的數據分析
由于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的獲獎率以及排名排名普遍較低,所以,筆者將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三區與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三區進行5年的參賽項目數量、獲前8名人數進行對比如表4所示。
在表4中可以看到,每年的參賽數量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都是遠遠大于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從差距上看,參賽數量最大的是荔灣區在2013年有596項,而和同年參賽最少的從化市和南沙區只有23項,之間相差573項,而且越秀區586項,海珠區575項,也是大大多于從化市和南沙區的。由此可見,導致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獲獎率低,排名較厚,很大的原因是在參賽項目太少,過少的運動員參加比賽,從而導致了他們這幾個地區的弱勢。

表4 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三、區與從化市、花都區、南沙區三區對比表
(1)廣州市青少年游泳錦標賽5年來的前3名排名保持不變從高到低分別是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作為廣州老城區,其對競技游泳的支持與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黃埔區、天河區、番禺區在每年的競技游泳水平總體在第4、5、6名,排名無固定,大多在這三者之間奪得;白云區、蘿崗區的水平一般,即使每年的參賽項目平均也有接近300項,但獲獎率并不突出,所以,排名總體不靠前,一般在第7、8名;偏遠城區從化市、增城市、花都區、南沙區的參賽情況不容客觀,出現少參賽,甚至不參賽的情況。不同區的每年參賽項目數量不相同,而且出現較大的差距,多則500以上,少則出現一個城區不參賽的情況,每個區對競技游泳的積極性有著明顯差別,行政突出的城區重視經濟游泳,較偏城區輕視甚至放棄參加競技游泳比賽。
(2)廣州市12個城區根據以上參賽組數、獲得前八數量以及排名等數據,總體可以分成4個階級,水平由高至低分別是:第一階級:荔灣區(平均參賽516組,平均獲獎率30.55%)、越秀區(514、286%)、海珠區(491、24.49%);第二階級:番禺區(399、21.12%)、黃埔區(335、15.12%)、天河區(427、18.33%);第三階級:白云區(246、14.74%)、蘿崗區(297、7.41%);第四階級:從化市(14、45.83%)、增城市(63、23.34)、花都區(91、14.89%)、南沙區(136、25.43%)。由此可以看出各區對游泳競技水平的積極程度,其中第四階段的平均獲獎率較高是由于參賽人數較少,所以,并不具有實際的參考價值。
(3)因受地理外置以及經濟條件的影響,從參賽組數每年低于150項的數據可以看出廣州市從化市、花都區以及南沙區的競技游泳的參賽情況總體較差,落后于白云區、番禺區、天河區、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等;從5年的競技游泳比賽情況來看,廣州市大部分游泳運動集中于廣州三大老城區(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而邊緣城區的參賽率與老城區相差甚遠,老城區每年參賽400項以上,平均獲獎率在25%以上,而偏遠城區地參賽率出現了5%的獲獎率,可看出高參賽率有高獲獎率,少參賽出現低獲獎率;總體來看,競技游泳實力就是老城區優于邊緣城區。
(1)廣州市在以后的競技游泳項目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廣州游泳事業需要進行深化改革優化戰略發展,要在保證優秀城區的競技游泳發展,從中獲得經驗,帶領弱勢城區的游泳事業發展,要講廣州市競技游泳發展歷程和游泳的發展規律相結合,貫徹落實游泳政策,形成良好額項目發展風氣,實現各城區共同發展,為廣州市未來的競技游泳水平提供堅實的基礎。
(2)游泳運動廣泛普及,讓喜愛和參與游泳的人越來越多發游泳產業,開拓游泳市場,首先要從有利于游泳活動的開展起步。“十五”期間,應重點發展8個方面的游泳產業津游泳競賽表演、游泳健身娛樂、游泳康復醫療、游泳技術培訓、游泳場館開發、游泳用品、游泳科技開發、游泳咨詢等。;特別是邊緣的城區,需要多建設、開設公共游泳設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提高游泳的普及性,只有這樣,游泳隊的訓練人口才能增多,以此提高參賽率。
[1]吳海龍,陳祚偉,曾覽德.廣東省青少年游泳冠軍賽比賽成績分析[J].內江科技,2011(12):43-44.
[2]余睿.廣州市青少年游泳競技水平研究與分析[J].華夏地理,2014(9):103.
[3]黃福貴,王建.廣州亞運會總過游泳隊比賽成績分析研究[J].南昌高專學報,2011(3):162-164.
[4]譚明義.安徽省第七屆全運會游泳比賽成績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1993(2):11-15.
[5]王文鳳,李春杏.7屆全運會游泳比賽成績淺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1994(1):52-53,56.
G861
A
2095-2813(2016)07(c)-01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