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晶 王佛有 馮繼紅
?
34例消癌止痛散穴位貼敷止癌痛的護理臨床觀察
畢晶王佛有馮繼紅
目的觀察消癌止痛散中醫特色護理技術對癌性疼痛患者的療效。方法將消癌止痛散制作成膏劑穴位貼敷,3~4小時后洗去藥物,每日1次,15天為一療程。結果癌痛及相關癥狀完全緩解3例、明顯緩解10例、輕度緩解10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7.64%(P<0.01)。結論消癌止痛散外用治療癌性疼痛,療效明顯,可減輕患者的癌性疼痛。
中醫護理技術,癌性疼痛,中醫護理
癌性疼痛最為廣泛,公認的定義是由國際疼痛研究協會(ZASP)提出的,即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情緒上的感受,伴隨有現存的或潛在的組織損傷,疼痛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而且精神及心理因素會影響患者對疼痛的感受[1]。據統計,在癌癥患者的自覺癥狀中,疼痛發生率最高,全世界每天都有350萬人,在癌癥疼痛的折磨中艱難度月,在我國住院腫瘤患者中,69%伴有癌痛,其中輕度疼痛占21.5%,中度疼痛19%,重度疼痛占28.5%,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情緒、活動能力、工作、睡眠、生活、樂趣等各方面[2]。癌性疼痛是以慢性疼痛為主并伴有急性暴發疼痛的復雜及多因素的疼痛,是一個常見而易被忽視的現象[3]。我科自2014年10月以來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利用中藥外治法從患者體表相應的穴位直接給藥,經皮膚或黏膜表面吸收后,藥力直達病所,可以有效止痛。采用消癌止痛散外敷緩解癌痛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將34例的臨床護理觀察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全部入選病例均符合上述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住院病例34例(見表1),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齡67.3歲,病程最短2個月最長5年。病種分類:肺癌10例、腸癌4例、腎癌2例、乳腺癌3例、胃癌4例、肝癌4例、食道癌3例、卵巢癌2例、其他2例。
1.2診斷標準惡性腫瘤診斷標準參照《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范》,所有入選患者,均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疼痛分級標準,根據WHO癌痛治療分級標準:使用VAS疼痛評分標準:0分:無疼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漸強感的疼痛,疼痛劇烈或難忍。
1.3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的癌癥患者;②疼痛評估4~10分的癌痛患者;③語言表達能力正常,能配合評價疼痛及生活質量相關內容。
1.4排除病例①不符合上述納入標準者;②非癌性疼痛的患者;③有嚴重原發性疫病如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精神類疾病的患者;④貼敷部位皮膚有破潰、損傷;⑤對酒精過敏者。
1.5療效評價及統計方法完全緩解:完全無疼痛, NRS評分減少到0分;部分緩解:疼痛較前明顯減輕, 睡眠不受影響,NRS評分減少1/2~3/4;輕度緩解:疼痛較給藥前減輕, 但是仍明顯疼痛, NRS評分減少小于1/2;無效:疼痛與給藥前比無減輕, NRS評分無減少。有效率=顯效率(部分緩解率+完全緩解率)+微效率(輕度緩解率)[4]。引用卡方檢驗P<0.01為有顯著差異。

表1 病例資料 (例,
1.6藥物組成毛慈菇10 g,威靈仙10 g,全蝎3 g,僵蠶10 g,炙水蛭3 g,半枝蓮15 g,補骨脂10 g,白花蛇舌草15 g,桑寄生10 g,熟地黃10 g,生山藥10 g,骨碎補10 g,牡丹皮6 g,玄參10 g,冰片1 g。
1.7操作方法將上述藥物研成粉末,取40 g消癌止痛散粉劑加60毫升黃酒,按1∶1.5的比例配制成膏劑,溫度為50℃~60℃。敷藥部位選擇:以疼痛部位(阿是穴)貼敷為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穴位選擇附近區域的固定穴位貼敷,如腹部疼痛選擇神闕、陰交、水分、下腕、建里、天樞、氣海等;胸部選擇庫房、云門、中府、周榮、胸鄉、屋翳、天池、乳中、乳根等;上肢選擇曲池、手三里、肩隅、天府、浹白、云門等。此用量為一般10穴左右,將調成膏劑的藥物涂抹于15cm×30cm紗布上敷于疼痛部位,保鮮膜覆蓋。3~4小時后洗去藥物,每日1次,15天為一療程。
癌痛及相關癥狀完全緩解3例、明顯緩解10例、輕度緩解10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67.64%,P<0.01。見表2。

表2 治療結果 (例,%)
癌痛是惡性腫瘤最痛苦的癥狀之一,且以中、重度疼痛為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等方面,因癌痛,患者睡眠、舒適及功能活動不同程度受影響,全部病例普遍不同程度存在焦慮、抑郁。使患者生存質量明顯下降。消癌止痛散療效確切,價格低,操作簡單,容易被廣大癌性疼痛患者所接受,值得推廣。
外敷穴位止痛是利用經絡的傳導和放大作用,使藥物能發揮全身治療作用,從而增強中藥的止痛效果[5]。中藥外用源遠流長,《理瀹駢文》曰:“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癌痛的病機主要有瘀毒蘊結、氣血不通、脈絡倦怠、血脈虛澀、陰陽虛損等,這些病機不是孤立的,它們往往相互為因、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如瘀毒蘊結可致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氣血不通,又可導致血脈虛澀、陰陽虛損,臟腑經絡失養,不榮而痛。中醫特色護理消癌止痛散穴位貼敷能疏通經絡、活血散瘀、利水消腫、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同現代醫學阿片類和嗎啡類止痛藥物相比,不僅提高了癌性疼痛患者的痛域,而且具有止痛效果持續,無成癮性,無胃腸道刺激,不良反應小,成本較低,來源充足,易于掌握等優點。隨著現代護理工作的進一步完善,中醫特色護理必然在癌性疼痛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從而在非藥物干預下減輕或者消除患者的疼痛體驗。
[1]馬曉紅,丁艷蕊,王曉琴.中藥外治法治療癌性疼痛的研究進展[J].湖北中醫學院學報,2007,9(2):73-75
[2]李選明,黃明貴.癌痛的機理探討[J],湖北中醫雜志,2000,22(12):7-9.
[3]王玲, 姜榮榮,劉云.癌性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1,24(2):221-224.
[4]朱世杰,賈立群,李佩文.中醫外治癌性疼痛的臨床評價[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1,9(1):11-14.
[5]王淑娟,張蕊.中醫特色護理技術應用于癌性疼痛護理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2014,11:26-27.
地楓皮飲片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打碎,干燥。
性味:微辛、澀,溫;有小毒。
歸經:歸膀胱、腎經。
功能:祛風除濕,行氣止痛。
主治:用于風濕痹痛,勞傷腰痛。
用法與用量:6~9g。
貯藏:置干燥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一部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Nursing of Xiaoai Zhitong Powder Acupoint Sticking for Relieving Cancer Pain for 34 Cases
BI JingWANG FoyouFENG Jiho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Dalian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Dalian 116013,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of Xiaoai Zhitong powder on cancer pain. MethodsXiaoai Zhitong powder was made into ointment for acupoint sticking. The medicine was cleaned up after 3 or 4 hours, once a day, 15 days as a period of treatment. Results3 cases were completely relief from cancer pain and related symptoms, 10 cases were obvious relief, 10 cases were moderate relief, 11 cases were invalid,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7.64% (P<0.01). Conclusion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Xiaoai Zhitong powder on cancer pain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nd it can reduce patients’ cancer pa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technique; Cancer pain; Nursing
遼寧省大連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大連 116013)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4.065
1003-8914(2016)-14-2124-02
(本文校對:沈桐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