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時代應抓好青少年健康知識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三條明確提出了: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教育者特征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性健康知識教育。
在當今的新形勢下,對于青少年進行性健康知識教育很有必要,也是一種人生的道德、價值和人生觀的教育,最重要的是為青少年進行整體全面的健康素質教育。它充分體現了人人應該享有性的權利和性的內涵。但要在不同的年齡段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這也是與《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所提出的規定相吻合的。因此,加強性知識教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著名的性科學先驅——靄理士有句名言:“人人有性別,人人有性”。性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物學特征之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和繁衍進化的基礎。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一些國家相繼成立性知識教育協會,將此教育列為中學教育的內容之一,而我國對此就針對青少年生理發育和心理發展的特點,及其健康成長的需要,也在中學教育中設有一定的教育課,但不盡人意。
據調查反映,一些學校開始對性知識教育時,遇到的困難和壓力很大,一是無教本,二是無師資。許多教師對開展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認識也不足,有的認為正常的教學工作已經夠忙了,再加上這個負擔,是沒事找事;有的還認為,這項工作如果做不好,出點問題還無法交代,等等。國家教委曾經提出三個原則,就是要“適時、適度、適當”地進行。為貫徹好這三個原則,加強教育的針對性,許多學校曾用無記名調查來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初二年級90%以上的女學生已來月經,45%以上的男生開始遺精,就這樣,認為初一太小,初三要中考,教育一般只安排在初二年級中進行,很遺憾,這等于擺形式,無濟于事。就因為這一大批青少年由于缺乏科學的性知識和性道德的引導,許許多多青少年在性生理早熟和性人格不成熟的夾擊下成為“色情文化”的俘虜。例如有一位16歲的管教所少年,在悔過書上痛責父母時寫道:“在13歲那年,自己發現遺精現象,當時詢問父母卻得到了一場呵斥和辱罵。就這樣,父母不講,老師不教,教科書沒有,后出于好奇,就求助于地攤上的一些不健康的黃色書籍,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我們有了深刻的理解,充分認識到在學生中出現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焦慮與困惑。一些學生中出現了早戀甚至過火行為,這正是缺乏正確的性知識的引導的結果。
目前大多數家長缺乏這方面的知識教育,有些還對這方面的教育存在著封建思想、保守的模糊認識甚至封閉態度。還有的認為有關性方面的教育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不必教育,將人的本能誤認為性知的“無師自通論”;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讓青少年不懂性奧秘,這樣最保險,性知識一旦傳授,就會誘發性欲,會形成可怕的后果。其實,在今天的信息化時代,搞封閉是根本不可能的,青少年總會通過各種渠道去獲取性知識。實踐早已證明,不開展性教育的人口中發生性犯罪的比率大大高于開展性教育人口比率。正當大多數青少年在青春期需要科學知識、渴望得到引導的時候,卻沒有人去教育他們,引導他們,導致了許多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針對這一問題,在學生中進行了調查發現,女學生月經初潮的平均年齡在13~14歲,有的在11~12歲就已來潮,男同學初次遺精的年齡也是如此,有35%的少女,在小學五六年級就有初次來潮,但是多數人都不知道有關月經和遺精的知識,并帶有恐懼感和羞怯感。因此,我們要像周恩來總理生前所強調的那樣“要在女孩子來月經之前,男孩子首次遺精以前把科學的性衛生知識告訴他們”。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各種社會文化交流日趨頻繁。電影、電視、網吧、小說、報刊雜志等多樣化的傳播媒介,輸送著千姿百態、五花八門的信息,在廣大青少年中思想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據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兒童的智商發育一般在0~3歲,為30%左右,3~5歲為70%以上,學齡前為80%左右,這就證明兒童的智商發育在小學時基本成熟。因此,這時如果能正確地加以引導,使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在人為的升華下,將驅使他們從中獲取巨大的感染力。
兒童健康教育最理想的啟蒙老師就是孩子自己的父母親。童年的性愛沖動是無意識的和不自覺的,是自然的好奇心,是兒童知識生活的進展的過程,不失其為天真,父母親不能胡亂呵斥和責備,這時更應當給予簡單、合理的解答,還要根據兒童的年齡與好奇程度來決定你回答的內容。總之,適時適度的父母親教育是很重要的。據有關資料顯示,在幼年就得到父母親教育的青少年中,婚后有65%的性關系是“相宜”的,雖受到教育卻仍“不相宜”的僅35%。因此,性知識教育的啟發要盡早開始,最好在小學就能得到健康的知識教育。
幾點看法
1.魯迅先生說得好:“要風化好,就要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在今天改革開放的時代正激勵著我們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也是在世界高科技的衛星網絡、電視、報刊的沖擊下,我們更要注意從我國的人生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格教育、遵紀守法以及愛國、愛社會主義教育等有機的結合起來;對更新人們的思想,驅除性愚昧,掃除性神秘,普及性知識,宣傳性文明,預防性犯罪,預防性疾病,必須要得到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密切配合,這對青少年的早教顯得非常重要。
2.不同程度的教育,能使青少年了解人類生理和心理的一般規律,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同時也清除由第二性征的出現而產生的恐懼心理及各種消極因素,學會正確的生理保障和自控能力,有效地控制早戀的蔓延和性犯罪的發生。尤其能使青少年認識到人生的關鍵時期必須打好基礎,擺脫各種低級趣味的的干擾,努力學習,開拓智力,使自己能成為有健康人格的青少年。
總而言之,進一步做好對青少年的青春期健康知識教育是造福于千家萬戶,造福于子孫后代,造福于人類的大事,更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浙江省義烏市城西街道計劃生育服務站 何福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