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博
互聯網時代,流量成了最直觀的價值。哪里有不竭的流量,哪里就是創業者的風口。于是在搶占社區之后,有創業者將目光轉向了公共廁所。
的確,它占據城市的繁華之地,每天人來人往,當然是絕佳的入口。
公廁變身廣告公司

在德國,有一個被稱為“廁所大王”的男人。他叫瓦爾,統治德國公廁多年,實現盈利3 000萬歐元,并將業務擴展到歐洲大陸。
瓦爾能創建公廁帝國,是因為他將公廁變成了廣告公司。當時是上世紀90年代,瓦爾將廁所外墻變成了廣告展示墻,用大面積的廣告來吸引眼球,同時也增強了公廁的美感。
廁所廣告收費較低,且效果明顯,于是蘋果、諾基亞,甚至國際奢侈品牌香奈兒,都排著隊找瓦爾做廣告。漸漸地,外墻大面積廣告無法滿足瓦爾“野心”,他開始將廁所內部的擺設和墻體做成廣告載體。考慮到德國人上廁所時有閱讀的習慣,他甚至把文學作品與廣告印在手紙上。
公廁互聯網一站式生活

在互聯網時代,廣告不是流量變現的唯一途徑。
北京正在打造全新的互聯網公廁,提供Wi-Fi免費上網、ATM取款機、電動車充電樁,以及各種繳費服務。這個公廁被命名為“第五空間”,創意者希望能將它變成繼家庭空間、工作空間、社交空間、虛擬空間之后,人們常來常往的一個新空間。
是不是感覺,以后租一間廁所就能在里面生活了?這意味著那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都可以接入公廁,而這些服務將會為“第五空間”帶來收益。
目前除北京外,上海、成都、寧波等地都在紛紛響應公廁的互聯網改革。在嶗山,多花10元錢,用戶就可以自己用廁所提供的設備進行尿檢,了解個人的健康狀態。
逛公廁的迷之體驗

公廁的流量,也許還能帶動實體零售業的復興。
2theloo 是歐洲小有名氣的衛生間品牌,它提出了“衛生間商店”的概念。人們在2theloo 不僅可以解決三急,還可以購買衛浴產品,以及各種禮品、日用品等。與他們合作的有衛浴產品公司、浴室設計公司,也有麥當勞、喜力啤酒、喬納斯兄弟咖啡這樣的餐飲類品牌。
自從 2011 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了第一家“衛生間商店”之后,2theloo 擴張的速度很快,現在已經有 200 多家門店開到世界上 14 個國家。它和殼牌加油站,法國、西班牙的鐵路公司,歐洲大型購物商場都有合作關系。
可持續公廁

公廁是流量的入口,也是“排泄物”的出口。而后者也蘊藏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法國Faltazi設計工作室專門為音樂節設計了簡易小便池 LUritonnoir。這款小便池采用折疊設計,整合了小便池和漏斗的功能,使用時直接插到草堆里面。當草堆收集到液體后,尿液里面的尿素就會和草里面的碳纖維發生反應,隨后再將其運往化肥廠,既解決了音樂會現場觀眾的小便問題,又可以積肥,一舉兩得。
據了解,這款小便池將在今年6月份的法國重金屬音樂節Hellfest上投入使用。
公廁+互聯網金融
看上公廁生意的除了能源公司,還有貸款公司。
麻省理工學院的衍生公司Sanergy(衛生能源),在肯尼亞內羅畢最大的穆庫魯貧民區推廣了一種價格低廉的新型公廁。廁所由當地人管理,使用者按月付費。Sanergy則將廢物收集并加工成沼氣、生物炭及各種塑料制品。
與Sanergy合作的是一家名為Musomi的肯尼亞小額支付公司。Musoni的貸款負責人全都配備了平板電腦和用于收集貸款申請數據的定制應用。他們用這些設備和內羅畢貧民窟便攜式公廁的擁有者保持連接,然后通過估算公廁附近居民的人數,計算出公廁的未來收入,再嘗試把錢貸給公廁的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