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羅
1
讀小學時,我長得不高,坐在第一排,每天吃著粉筆灰和老師四濺的唾沫。去食堂打飯,阿姨最先看到的是飯盒而不是我。同學愛摸著我的頭說:“這是我弟弟?!闭n間活動玩蹲山羊,當山羊的那個總是我。
那段時間,因為矮,我常被人取笑,變得越發自卑。
媽媽安慰我說:“你不是矮,你只是發育晚。不管將來怎么樣,你都得挺胸做人。人一旦自卑,無論你有多高,別人都會覺得你矮。”那時我年紀小,所理解的發育晚是我以后還能長高。初一那年,我喜歡上一位女同學。她很高、很豐滿,而我很矮、很瘦小。有時候,無意中和她走在一起,感覺就像媽媽帶兒子。這讓我越發感到自卑,我遲遲不敢向她表達愛意。
有一次晚自習,我傳字條問她:“你喜歡什么樣的男孩?”
她說:“喜歡體育委員那樣的?!?/p>
我說:“為什么呢?”
她說:“又高又壯的,給人安全感。”
“女神”的這句話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進我的心口。
初三那年,“女神”與她的白馬王子走到了一起。后來,兩人中考失敗,畢業后攜手去了東莞打工。之后,我和“女神”就斷了聯系,我不知道她是否過得很好,但我知道自己曾喜歡過她。她留在我矮小的年紀里,落在我干涸的心靈里,仿佛一朵凋零的櫻花。
我記住了她的美麗,也明白了卑微的含義。
2
那段時間,為了擺脫矮的尷尬,我做了許多努力:我常去操場跑步,有人問我是不是想考體校,我只是笑笑;我努力學習,常挑燈夜戰,別人問我是不是想考清華北大,我也只是笑笑。
坐在后排的同學不喜歡我,常對我搞惡作劇。每次上課起立,他們總會偷偷用腳把我的凳子抽掉,害得我摔倒。我也不敢向老師告狀,我的怯弱縱容了他們。那段時間,我如驚弓之鳥一般,時不時得注意凳子是否還在。
有一次,我跟媽媽訴苦說:“我為何還沒發育,為何還沒長高?”媽媽安慰我說:“你要相信,遲早有一天你會發育的,會長高的?!?/p>
我知道,我再怎么發育也長不高了。因為爸爸媽媽都很矮。
正因為我矮、我的腿短,所以,在跑步時我得加快步伐,像阿甘一樣拼命奔跑;正因為我矮,所以,我得把胸膛挺起,這樣才不會被人小看;正因為我有缺陷,所以我得努力去改變,充實自己的內心。
仿佛一夜之間,我明白了這些道理。高二那年,我拼進全校前20名。在別人驚詫的目光中,我成功亮相。因為我的優秀,再也沒人會輕易拿我的身高開玩笑了,老師們也更加關注我了,后排的同學也不再搞惡作劇了。
我漸漸明白了,我的身高不夠,可以用勤奮去彌補。終有一天,別人會因為我的優秀,低下他們帶有偏見的頭顱。
3
身體上的矮并不可怕,精神上的矮才是致命的。
我有個大學同學,別人取笑他矮時,他總會很暴躁,有時甚至會和同學大打出手,給人的印象就是又矮又兇。我很理解他的感受,為了保護自己,所以狠擊別人。
可實際上,這樣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在制造麻煩。有時候,精神狹隘很可怕,它能讓一個矮個子變得更渺小、更卑微。你謾罵他人,只會讓人越來越看不起你。而別人越看不起你,你就越自卑,然后越沉淪。
試問,一個過度自卑的人,生活會快樂嗎?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個“小蘿莉”,比我矮半頭。可與她交往時,別人常忽略她的身高。因為相對于身高,她的修養和教養更吸引人。
有一次,我問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說:“首先你得承認自己的缺陷,然后努力做好自己,讓自己的缺陷有一種美感。”
4
2015年9月的一天,我無聊地坐在自習室里刷著微博,當我看見彼特·丁拉基憑《權力的游戲》榮獲第67屆美國艾美獎“最佳男配角”時,我的內心感到無比振奮。我看著他站在領獎臺上,似乎在驕傲地說著:“我是矮啊,所以,你得對我低頭??!”
被問及自己的生理缺陷時,彼特表示:“我在小時候就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病,以后不會長高,一開始我自己很苦惱也很憤怒,但長大后我意識到,生活中要有一點兒幽默感,要樂觀,我患上這種病并不是自己的過錯?!?/p>
2016年3月,我擠在人山人海的求職大軍中,因為身材矮小,我頻頻受挫。輾轉幾座城市,來到深圳,最終進入了一家IT公司。可剛進公司,就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與我同來的有兩個男生、一個女生,公司規定最后只能留兩人。孤立無援的我四處碰壁,因為他們都想讓我先出局。
職場如戰場,我并未服軟。一周后,公司把實習生兩兩分派到不同的項目組。與我同組的是個高個子。經理開會的時候,問我倆誰會寫支付端口的程序。“高個子”沉默,我說我可以嘗試。經理詫異地看著我,“高個子”也一臉不屑,嘀咕著:“就你?能寫?”
那晚下班回到家,我上論壇查找資料。經過一夜的調試,程序最終成功運行。第二天凌晨,我將文件發到經理的郵箱。那個項目完成后,“高個子”被辭退了,我順利地成了公司的培養對象。
在我轉正的那天夜里,我跑到夜市點了一桌子燒烤,喝了3瓶啤酒。我最終明白了媽媽的話:“你不是矮,你只是發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