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霞
(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重慶 400000)
淺析新政策背景下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優化
何明霞
(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體育學院,重慶 400000)
由于體育產業在我國GDP中的比重越來越大,經濟效益越來越好,所以國家對體育產業也是越來越重視。根據對《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進行解讀分析,發現我國體育產業結構存在明顯的“一高一低”的不合理的現象。本文旨在通過分析新政的發布指出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化意見,即: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要創新制度;大力發展體育服務業,改變全國體育產業單一的局面;提高體育用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體育用品業的國際競爭力;改善要素內部結構,實現橫向綜合平衡和縱向升級換代。
體育產業;結構優化;新政策
2014年9月2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做出了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的部署,緊接著于10月20日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肪唧w指出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上的問題,即體育用品制造和銷售的經濟效益遠遠大于體育第三產業的經濟效益,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大力促進體育產業的結構調整以及發展。體育產業結構的優化促使體育服務業的發展,使更多的人參與到健身運動中,提高全民的健身意識和身體素質,從而達到全民健身的目的,使體育能夠服務更多的人,而不僅僅是在競技體育上有更多的成就。
(一)研究對象。我國體育產業結構。
(三)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查找有關我國結構產業優化的論文期刊,以及查找體育產業概論等有關的書籍,為課題尋找到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2.綜合分析法。在對相應的資料進行研究過后,采用分析比較法,對已有的資料進行理性的分析,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提出合理的發展意見和建議。
(一)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一高一低”。2013年全球體育產值為7.5萬億元,占GDP比重約為2%,同期中國體育產業值僅為3200億元,占GDP比重僅0.56%。目前我國的人均體育消費為27美元,于世界平均的217美元有巨大的差距。體育產業的GDP比重遠遠低于美國的2.93%,以及世界平均的2%。體育產業結構上的不合理,導致了我國人均體育消費水平過低,體育服務業無法在體育產業中站住龍頭的角色是導致我國體育產業總產值低的重要原因。
(二)地區間體育產業結構不平衡,過剩與短缺并存。由于受經濟、社會、資源等因素的制約,我國社會呈現二元結構,城鄉差距,東西部差距都十分明顯,體育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部分,也呈現出了二元結構。在沿海東部,例如上海、深圳等城市,體育產業成為投資熱點發展十分迅速;而在西部地區,體育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如體育彩票業就出現了畸形發展的狀況。
(三)體育本體產業發展較慢,部分相關產業發展滯后。在發達國家,體育本體產業應該定位于體育競技表演和體育休閑健身等服務業。但由于我國的經濟水平還達不到,所以本體產業的發展還不夠大,產業規模有限,市場運作也不規范。特別是競賽表演,政企不分的現象嚴重打擊了某些行業的發展,打消了投資者的熱情。
(四)生產要素不能有效的流動。體育產業結構優化,通俗點說的話就是重新配置體育資源,就是體育資源的存量和增量在體育產業之間的再配置。但是,由于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是很成熟,再者由于政府的干預,體育部門國有資產在經營和開發過程中,某些體育部門優先占有了大量的體育資源,妨礙生產要素的合理分配。體育產業作為一個系統發展,需要更多的生產要素流入才能逐漸壯大,而我國的國情和市場的體制制約著體育要素流向體育系統內,這必然導致體育產業結構不能自我升級,轉換能力底下。
(一)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要創新制度。政府與市場是兩種不同的資源配置方式,二者的關系是互補的;政府宏觀上控制大局,市場無形的手又在隨時改變著資源的流動。體育產于作為我國的朝陽產業,市場運作還不是很成熟,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去管,但不能干預到市場本身的運作。當政府在調整體育產業中出現“政府失靈”的情況下,必須讓市場發揮他自己的作用。
(二)大力發展體育服務業,改變全國體育產業單一的局面。體育服務業是體育產業的核心,是最具有體育特征的產業部分,從國外的體育發展情況看來,體育產業的發達程度取決于體育服務業的比重,美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體育服務業比重遠超過了體育用品業。但我國體育用品業比服務業要發達的多。政府應該積極制定政策吸引投資,從體育休閑健身行業入手,尤其是推動中部地區體育服務業的發展,不斷優化我國體育產業結構。
(三)提高體育用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體育用品業的國際競爭力。我國體育用品業占體育中產值的比重很高,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積極增加體育用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體育用品的國際競爭力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政府應加強對體育用品品牌建設的指導,引導體育用品生產企增加科技投入,加強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打造體育用品世界名牌。
(四)改善要素內部結構,實現橫向綜合平衡和縱向升級換代。體育產業優化不僅僅只能從內部自我優化,與體育產業相關的產業發展也能帶動其內部的發展。建議首先,推動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復合經營,促進體育旅游、體育出版、體育媒介、體育廣告、體育會展、體育影視等相關業態的發展。其次,對體育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協調體育產業各要素的橫向綜合平衡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實現體育產業的縱向升級換代,以達到進一步優化體育產業結構的目的。
[1]王明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EB/ OL].2014-10-20.
[2]李丹.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前景廣闊[N].經濟日報,2010-07-04(11).
[3]吳超林,楊曉生.體育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9-21.
[4]兩明杰.產業經濟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20-21.
[5]吳超林,楊曉生.體育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0-51.
[6]奚潔人.科學發展觀百科辭典[M].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30-31.
[7]林善煒.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戰略[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25-26.
G805
A
1671-864X(2016)08-0140-01
何明霞,女,漢族,湖北襄陽,本科,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體育學院,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