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慶
(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
試論杜米埃藝術的特質
劉國慶
(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山東 濟南 250300)
19世紀,法國資本主義革命帶來了深刻地社會變革,此時,現實主義思潮在法國的大地上大放異彩,面對法國的社會現狀,面對法國的現實生活,以庫爾貝、米勒、杜米埃等為代表的現實主義畫家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杜米埃面對生活,從漫畫入手,創作了大量一般的和政治的諷刺漫畫,并大量發表于雜志和報紙之上,1848年之后又開始了極具特點的油畫創作。從漫畫《高亢大》、《立法的肚子》到油畫《三等車廂》、《寬恕》、《堂·吉訶德》等,這一系列的作品走過了從簡單的評論到富有洞察力的觀察,再到尖刻的諷刺全過程,也足以讓我們看到這個時代的生活節奏和中下層人民的所思所想,既體現了他的浪漫主義情懷,更反映出他的現實主義精神。
杜米埃;社會現狀;浪漫主義情懷;現實主義精神
19世紀的法國畫壇經歷了新古典主義美術到浪漫主義美術的發展,浪漫主義美術逐步的脫離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一部分具有進步思想的藝術家認為藝術應該以現實的生活環境為基礎而進行創作,他們提出了“為生活為人民而藝術”的口號,在現實主義的思潮中,杜米埃是其中最具有特點的一員。作為現實主義美術的代表人物,杜米埃先后經歷了1830年的七月革命,1848年的二月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運動,三場重大的社會政治革命對他的藝術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面對法國城市中的下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面對法國社會的本質,面對法國政局動蕩的過程中,杜米埃創作了頗為豐富的藝術作品,其中包括四千多幅石版畫,九百多幅木刻,七百多幅油畫、水彩和素描,還有六十多件小雕塑。而在杜米埃的創作作品中最具特色的是他的石版畫和油畫作品。
杜米埃的藝術創作與當時法國的政治運動聯系密切,因此,通常按照歷史背景將其藝術創作分為三個部分①。而每個時期的創作又各具特點,其各個時期的作品題材和繪畫形式也都有所不同。第一部分是以從1830年七月革命之后到1835年9月,即政府頒發限制出版自由的“九月法令”之前。此時的杜米埃的創作形式主要是石版畫,其體裁主要是政治諷刺漫畫,以夸張、變形的手法諷刺“七月王朝”的國王路易菲利普及其官員。第二部分是從1835年九月法令頒布后到1848年革命前,路易菲利普宣布實施九月法令,廢除了出版自由,直到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進步的政治漫畫遭到禁止,這一時期,杜米埃的藝術創作轉向了風俗漫畫和一般諷刺畫。從政治諷刺漫畫轉向了對社會生活中以七月王朝社會為基礎的各種人物本質的揭露,如對慈善家、律師、新聞記者、醫生等的描繪,諷刺了“七月王朝”統治下的各界人物。第三部分是從1848年二月革命到1871年巴黎公社結束,而這一時期,法國經歷了第二共和國,第二帝國和巴黎公社運動,七月王朝被推翻后,杜米埃又可以繼續公開畫政治漫畫了。隨著第二共和國的到來,杜米埃認為他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此后,杜米埃開始了他早已神往的油畫創作,盡管后來,第二共和國被路易·波拿巴帶向了第二帝國時代,他依然把油畫創作擺到了重要的位置,所描繪的內容也多為正面文物,如底層的勞動者、心中的英雄人物等。對于石版畫的創作也只是為了維持生計或是為了油畫創作的草稿。
評論家杜朗第曾經十分公正的指出“有一個與浪漫主義相平行但是又不與它相同的文化流派,它是建立在觀察現實的基礎上的;這一流派的第一批代表者就是風景畫家。但是杜米埃的藝術發跡于新聞和漫畫中,這使他在理解人物的形象方面比任何一個風景畫家都走得更遠。”在藝術成長的道路上,倫勃朗和戈雅等現實主義的偉大藝術家對杜米埃的藝術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與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相比,在題材的選取和手法的表現方面,杜米埃的藝術則更具信心,更加熱情奔放。在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品《自由領導人民》中所表現的更多的是呼吁自由,并為爭取自由而戰。而杜米埃的作品則更多的辛辣諷刺,“刻毒”的攻擊,對社會現狀更加徹底的揭露和批判,對杜米埃來說,他更加渴望自由王國的理想社會的到來。面對當時法國的社會現狀,杜米埃選用了夸張、變形的表現手法,展現了十九世紀法國的社會本質、國家面貌。從杜米埃的作品中足以看出,杜米埃是一個具有浪漫主義情懷的現實主義偉大藝術家。
而作為現實主義偉大畫家的杜米埃與同時代的其他現實主義畫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如米勒就是當時現實主義繪畫一個很好的代表。米勒所描繪的藝術作品大都以農村生活為主,以農民生活為題材,刻畫了生活在當下的農民,表現了農民的樸實及相對寧靜的生活,如《拾穗者》、《晚鐘》都是米勒在描繪農民生活方面的成功佳作。與米勒相反,杜米埃在題材選取上則以城市生活為主,面對生活在城市中的各類人進行了大量極具感情色彩的藝術創作,其中包括對政局腐敗的諷刺,對工人運動的歌頌,對下層市民窘迫生活的同情等,這些都表現出了杜米埃與其他現實主義畫家的不同之處。
諷刺在杜米埃的藝術作品中則隨處可見,他正是通過諷刺反映了當時社會現狀,表達了他對統治階級的厭惡和不滿,并極力用繪畫的藝術語言來揭露七月王朝的丑惡行為,同時也流露出杜米埃對理想王國的渴望以及對美好社會的追求。他正是通過浪漫主義的手法表現其作品中的浪漫情懷,如在石版畫作品《高亢大》中,杜米埃用了諷刺夸張的手法,表現人民在面對高大而圓渾的高亢大及其膘肥體壯的大小官員時所展現的無助和無奈。高亢大身材碩大,肚子渾圓,頭似梨形,張著大嘴,正在吞噬人民的金子、搜刮人民的財產。在高壓和強權的政策之下,人民只得將自己的金子運送到高亢大的吞噬袋中。有的人交出金子后,抱著孩子無助的坐在地上痛哭,有的人望著高亢大吞噬自己的金子而無反抗之力,這所有的一切,藝術家似乎正是用了諷刺、夸張之法來表達人民無奈之后必將反抗,理想王國必將取代“七月王朝”的統治。
在作品《立法的肚子》中,杜米埃用諷刺的手法刻畫出了法國司法界的人物丑態,作品中的人物經杜米埃之手夸張變形后個個肥頭大耳,面目猙獰。他們在立法議會上表現出各種滑稽的狀態,而藝術家正是通過這些滑稽形象來表現法國的司法令人堪憂之處。有這樣的立法人員,國家司法如何公正、嚴肅,而人民又如何能享受到公平的待遇?作品中的人物正是“七月王朝”時期的人物形象,從作品對“七月王朝”的諷刺也可以看出杜米埃對理想的司法,理想的社會以及王國的渴望和向往。
作為現實主義藝術家的杜米埃從1830年發表了第一幅出色的石版畫《高亢大》開始,他經歷了1830年,1848年,1871年三次革命,尤其在九月法令頒布之前和1848年七月王朝被推翻之后,他創作了大量的政治諷刺漫畫,矛頭直指七月王朝。盡管在九月法令頒布之后,杜米埃也創作了大量的一般諷刺漫畫,矛頭依然指向以七月王朝為基礎的各類人物的描繪,他們包括踐踏法律的律師,毫無良心的投機商,以及附庸風雅的上流人士,并對其無情的揭露和批判。如作品《高亢大》中,“七月王朝”的大小官員正把從人民那里刮來的金子送進高亢大的巨大吞噬袋中,杜米埃以這幅作品辛辣的諷刺并揭露了“七月王朝”的社會本質,清晰明了的描繪了社會貧富的尖銳對比,這幅作品也清晰地表明杜米埃對“七月王朝”統治者掠奪人民財富和勞動成果的嚴厲批判。而面對“七月王朝”統治下的法國司法界,杜米埃更是無情的披露,把他們偽善、貪污、受賄、踐踏法律等丑陋行態暴露于大廳之下,如油畫作品《三個交談的律師》中,三位律師衣冠楚楚地準備開庭審理案件,而在杜米埃的筆下,卻刻畫出了他們不可告人的秘密,并揭露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丑行。
而在另一方面,杜米埃面對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貧困的勞動者、街頭的賣唱者、產業工人及革命斗士進行了歌頌和贊揚,同時也表現出杜米埃對他們深切地同情和關心。在杜米埃最著名的油畫代表作品《三等車廂》中,三等車廂是社會下層人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三等車廂的場景記錄了畫家外出看望朋友時的一次乘車經歷,這樣的場景是法國社會極為平常的現象,但在杜米埃的描繪下,它揭露了法國社會的等級制度。畫面中以前面三個人物為主,最突出的是一位滿臉皺紋的提籃子的老婦人,人物面目表情平淡,又有幾分麻木之態,表現了底層人民的生活沉重,而就在這狹小的三等車廂里,卻只是當時法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如此的場景隨處可見,如此的等級制度壓迫著每一位法國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
杜米埃的繪畫藝術對后世的畫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正是杜米埃的藝術成就預告了馬奈的成功之路。馬奈以強烈地大色塊對比,創造了色彩明亮、清新、極富個性的藝術形象,從而掀起了法國畫壇的第三次革命高潮的到來,即和莫奈一起發起的印象主義運動。即使是后印象主義的兩大代表人物,塞尚和凡·高也同樣受到杜米埃的藝術影響和鼓舞,在塞尚和凡·高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杜米埃藝術的相似之處,如塞尚的作品《浴女》中的意象就與杜米埃的作品中的意象極為相似。杜米埃的藝術影響遠非只在法國,他的藝術和思想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世界藝術。在歐洲漫畫史上,杜米埃以作品《高亢大》為始,開創了世界諷刺漫畫的先河,因此他被稱為歐洲漫畫的鼻祖。
[1]佟景韓.余于.鹿鐳.歐洲19世紀美術[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65.
[2]何正廣.世界名畫集石家莊[M].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3]楊超.描繪生活的真實——19世紀的西方現實主義美術[M].山西美術出版社,2011.
J205
A
1671-864X(2016)08-0222-02
劉國慶(1987-),男,河南商丘人,研究生,單位:山東藝術學院美術學院,研究方向:外國美術史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