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亞坤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四川 成都 610041)
武術表演的藝術性探究
閆亞坤
(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四川 成都 610041)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武術來說不再僅僅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術,作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越來越顯示出自身的價值。斗轉星移,武術逐漸成為表演的一種形式,越來越多的大型文藝活動都會邀請武術團隊參與活動,其所展現的獨特魅力更符合了當代市場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本文以武術表演作為研究對象,充分對其藝術手法以及藝術價值進行挖掘和開發,從而拓展其在現今社會價值取向。
武術表演;藝術手法;藝術價值
(一)武術表演的起源。武術是我國厚重的的傳統文化遺產,從秦朝開始就增加其娛樂性。漢朝及其后又在武術娛樂中增加摔跤等武藝活動,稱為百戲表演。隋唐是我國舞蹈、雜技藝術的鼎盛時期,雜技、舞蹈、戲曲等中國各類表演藝術都深受武術的強力影響。到了宋朝,市民各個階層的分離形成,使得商業區涌現出大量固定的群眾游藝場所,稱為“瓦子勾欄”。這種與武術套路特別接近的按照一定模式進行的打“套子”技藝表演,為雜劇、舞蹈、雜技演員學習和吸收武技創造了優良的條件。“瓦子勾欄”的出現,為民間表演藝術相互融合創造了獨特的條件。
(二)武術表演的形成過程。從西周時期開始,通過模擬戰勝對手的過程進而表達勝利的心情,借此機會向敵軍展現自己的軍事力量的表演形式逐漸出現。春秋戰國時期,各種藝術形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促使武術也趨向于多樣化方向發展。軍事戰場上的武技斗爭,逐漸轉向人們大眾的生活領域,形成武術娛樂性和競技性相互促進、糅合的民間武技。武術傾向于多樣化,成為武術表演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條件;從武舞,到劍舞、斧舞、鎖舞等,都增加了武術本質屬性——攻防含義,具有一定范圍性的規范性。隋唐時期,武舞隨著“舞”方面的藝術成分增多,而“武”方面的攻防技擊屬性成分的減少,使武術在處于社會生活相對安定的時代慢慢地脫離了軍事訓練體系而自成一脈,成為了專門供達官貴人所欣賞的宮廷藝術。宋代時期,國民大力的推崇武術表演,武術表演娛樂功能得以迅速凸顯。明清時期武術受各流派中古典美學理論的影響,形成了武術自身的文化藝術特征。“武”和“舞”兩種運動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發展。從此武術也開始形成不同風格和系統的表演“套路”,成為中國武術表演藝術形成并趨向成熟的標志。
(一)音樂設計的表演手法。通過音樂的融入,可以使武術表演的整體審美效果得到提高,武術表演過程中運用音樂對表演內容進行修飾,將武術與音樂融為一體,達到形神并茂的觀看效果。在武術表演中,音樂可以通過調整表演者的表現力和動作節奏速度,根據音樂節奏使動作整齊劃一,提高表演的整體效果,使武術表演更加精彩,從而改善武術表演者的精神面貌和氣質修養。音樂同時也極大的感染著觀看者的情緒,加深了觀看者對武術表演的深刻印象。
(二)編排設計的表演手法。武術表演的編排設計作為武術節目表演的基本基礎,通過對武術技術動作、節奏、劇情的完美的轉換,從而展現出武術在表演的獨特魅力,在武術表演中,根據不同的武術技術動作的編排和演練,都可以成為表演中的亮點,合理運用甚至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武術表演在動作的創編和隊形編排,是武術表演創編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編排和創編可以使武術表演在其表現形式上吸引觀眾的觀賞興趣和提高表演效果。
(三)服裝設計的表演手法。武術表演中表演者作為表演的主體,總能給觀看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過服裝的設計及包裝,不僅能從視覺上增添武術表演的藝術性,更好地表達中國武術文化的獨特的藝術魅力,因此,武術表演中對于服裝的選擇也有一定的要求,根據武術表演的項目不同、劇情不同、任務形象不同,都要進行不同的制定或選擇不同顏色和類型的武術服裝設計。
(四)燈光藝術設計的表演手法。武術舞臺表演的燈光應用是與表演中的故事情節的發展相融合,通過對燈光的運用,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舞臺上的場景形象、演員的表情變化和技術演練,可以更好地吸引觀眾的目光,使觀眾的注意力專注于每場表演的內容。隨著現代社會科技與經濟的迅速發展,燈光的運用愈來愈變幻莫測,對于提升表演的藝術效果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文化價值。武術是中華文化厚重沉淀中的一顆瑰寶,一直承擔著作為中華文化的絢麗子符號而發揚著中國文化。隨著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武術逐漸開始走上舞臺,融合劇情、舞蹈、燈光、音樂、服裝等藝術手段,成為了新穎的舞臺表演形式,這種形式能更多的吸引觀眾的眼球。武術表演的設計者在進行武術舞臺表演創作時,深入挖掘武術所蘊含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不斷糅合了佛教、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武術,與中國傳統哲學、美學、養生學等等傳統文化緊密依存。
(二)美學價值。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在人們的物質消費逐漸得到滿足的同時,對精神消費越來越重視,對“美”的藝術消費需求越來越強。武術表演的單一形式使得觀眾審美疲勞,武術表演要真正與“美”進行結合綜合演練。
隨著武術表演的發展,其獨特的魅力在觀眾面前發揮的淋漓盡致,其所能體現的藝術價值成為我國在世界上被矚目的對象。武術表演不僅能夠帶給人們視覺享受,也能通過宏達的藝術舞臺使人得到心靈的放松。武術表演作為扎根于中國傳統武術中產生的一支絢麗花朵,相信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濃厚的中國傳統特色、豐富新穎的表現形式、無可替代的社會價值,一定會在世界舞臺上散發其獨特的芬香,也會在當今“文化全球化”進程中成為中國文化極具代表性的符號。
[1]張加林,劉定一.春晚武術表演分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4,(2):198-201.
[2]張冰.現行武術表演形式和發展的研究[J].現代交際,2013,(11):119-119.
[3]段斌,王維,蔡水蓮等.大型單項體育賽事嵌入武術表演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13,(6):16-18.
[4]樊藝勇.中華團體武術表演研究[D].河南大學,2010.
[5]吳靜.武術舞臺表演創編研究[D].河南大學,2010.
[6]丁晶晶.儒家思想對中國武術禮儀文化影響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7]黃震.中華武術國際化傳播模式研究[D].河南大學,2012.
G852
A
1671-864X(2016)08-0237-01
閆亞坤(1993—),男,漢族,河南駐馬店人,在讀研究生,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研究方向:武術套路理論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