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峰
第三次“抵消戰略”下美國國防采辦改革與發展
謝冰峰

隨著國際戰略形勢的深刻變化、新興對手軍事能力的迅速發展,美國再一次感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為此,2014年9月美國國防部發布第三次“抵消戰略”,謀求新的不對稱技術優勢。國防采辦系統是國防建設的重要載體,自然也是“抵消戰略”實施的集中體現。2015年以來,美軍出臺多項戰略政策文件,指導國防采辦的改革與發展,以戰略規劃為導向,以管理體制調整為抓手,從理念、機制等多方面齊頭并進,按照“好、快、省”的基本原則,推動國防采辦的創新發展。
國防部研究與工程助理部長辦公室是采辦副部長領導下的國防科學與技術管理部門。在頂層戰略的指導下,2015年9月,美國國防部率先對該助理部長辦公室進行了組織體系調整,進一步突出了國防采辦的創新。
一是增設技術凈評估辦公室,加強技術戰略引領。新設的技術凈評估辦公室主要是根據其他機構提供的世界技術發展情報,采用凈評估方法,與其他國家進行對比分析,評估美國軍事技術能力和潛力、趨勢和未來前景,以預測未來的威脅和發展機遇,為研究與工程助理部長決策提供建議和支持。20世紀70年代,該辦公室曾在研究與工程署設立,主要任務是對比美國與蘇聯的技術發展情況,為美國技術發展戰略的制定和相關決策提供支撐,此次重設充分反映了美軍在新形勢下的戰略考量。
二是調整DARPA內外關系,提高自主性與運行效率。美國國防部采辦技術與后勤副部長多次表示,美軍要實現技術創新、謀求新的技術優勢,就要進一步發揮好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技術創新發展越來越快的背景下,實現更快速的反應。為此,國防部對DARPA的行政關系進行了調整,將其由研究與工程助理部長辦公室的下屬機構,變為由研究與工程助理部長本人直接領導。此舉提升了DARPA的決策權限,縮短了決策鏈條,進一步強化了其開展研發管理工作的自主性與靈活性,能夠更充分地發揮DARPA創造突破性技術的優勢。2016年初,DARPA網站顯示該局機構再次做出重大調整,在局長辦公室增設1名總參謀長,主要負責為局長和副局長實施戰略統籌和管理提供支撐、評估預期和現行項目的技術水平與風險,并對整個DARPA的規劃編制與業務運行提供指導、監督和協調,提高資源投入的整體效益。除此之外,局長辦公室還增設了4個局長特別助理,均為近兩年加入DARPA的具有實戰履歷的人員。DARPA通過新增設與軍種合作的專項計劃和技術轉移類辦公室,加強與軍種的溝通與合作,協同研究面向實戰的各類項目。2015年,DARPA與空軍海軍聯合建立了航空航天計劃辦公室,主要負責設計和驗證先進的飛機技術,推進第六代戰機技術發展,并確保美軍在未來戰爭環境中持續保持空中優勢。
三是增設國防科技創新試驗小組,拓展和推動技術創新。在國防部頂層規劃的指導下,2015年7月,國防部在硅谷正式成立國防科技創新試驗小組,并正式納編,由研究與工程助理部長本人直接領導。該小組的主要職責是加強國防部與硅谷企業的合作,尋求技術創新的突破點和潛在機遇,在加速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快速發展的同時,進一步推動信息技術采辦的制度創新,解決美軍裝備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與裝備滯后于商業現貨產品與技術發展速度的問題,使國防部從商業領域技術的快速創新中受益。2017財年預算顯示,美國國防部將在波士頓新區成立國防創新試驗小組東部辦公區,并于2016 年6月具備初步運行能力,進一步拓展該機構的工作范圍,使其發揮更大作用。
四是賦予戰略能力辦公室新職責?,F任國防部長卡特于2012年任采辦副部長時設立戰略能力辦公室,當時主要負責發現和培育前沿概念,對DARPA進行補充,鞏固美軍技術優勢。新“抵消戰略”提出后,國防部賦予該辦公室新的職責—緊密圍繞“抵消戰略”,研究美軍正在生產、部署和計劃研制的武器、系統和平臺等的作戰運用問題,力求在短時間內找到新的方式,設計出新概念并提供解決方案,最大限度地集中經費用于新“抵消戰略”所確定的系統和技術的研發。2016財年,戰略能力辦公室預算約為7.66億美元,2017財年將達到21億美元,以支持該機構開發“改變游戲規則”的能力。該辦公室的主要工作包括:改變現有武器系統用途以產生新的應用效果,將多個武器系統集成產生新能力,集成商業技術改變現有系統能力等。戰略能力辦公室主要與軍種合作,為軍種提供戰略和分析,每年能夠產生5~6個新概念,由軍種負責研發和工程優勢的具體實施。

美國DARPA研制的“小精靈”無人機
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和相關市場機制的日益成熟,美國軍方的采辦研發效率和創新能力已滯后于民用與商業領域。為此,美軍通過廣泛吸收社會及商業領域的創新力量和管理理念,來激發國防部創新活力,從而推動國防采辦的創新發展。
一是借助民間智慧為國防部提供創新思想。硅谷是美國最具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也是美國國防部尋求借助民間力量的重點地區。美國國防部長卡特曾多次強調與硅谷合作促進國防部創新的重要意義。2016年3月2日,美國國防部宣布成立國防創新咨詢委員會,由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執行總裁埃里克·施密特擔任主席,委員會包括12個成員,人選將由卡特和施密特共同決定。國防創新咨詢委員會旨在從硅谷企業創新的實踐經驗出發,改造國防部創新思維,為國防部在創新實踐方面提供最佳方案和建議,如提供更優的技術備選方案、更加精干的項目管理程序與方法,改進快速樣機、迭代產品研發策略,實施決策中的復雜數據分析,在國防部推廣移動應用與云應用,組織信息共享等,使國防部能夠快速確定更優的解決方案,以應對當前各方面的挑戰。該委員會主要聚焦于科技創新領域,不參與軍事作戰與戰略制定。
二是采用風險投資模式挖掘先進商業技術,為國防采辦創新所用。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市場,是最早向科技企業提供風險投資的國家之一,其風險投資額占世界總額一半以上,平均每年超過百億美元。在國防預算削減的背景下,美國國防部迅速調整投資策略,引入風險投資管理模式,為國防科技創新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國防部設立并不斷拓展的國防科技創新試驗小組,就是為了探索建立市場化的風險投資機制,來推動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的創新發展,其2017財年預算申請已達4500萬美元。風險投資的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計劃合同管理模式,而是鼓勵尋求有潛在創新與突破的領域,風險較高,允許相關投資的失敗。并且要求投資回報周期短,一般在3~6個月,與傳統國防領域的技術和裝備產品發展周期有很大差異。另一方面,風險投資的管理方式靈活高效,擺脫了傳統采辦的繁瑣程序,且相關知識產權由軍方與企業共同擁有,改變了傳統上軍方投資的項目其知識產權歸軍方所有的模式。風險投資的模式對于投資者和投資對象來說是達到了雙贏的局面:國防部可以從商業領域技術創新中受益,快速獲取最新技術;中小創新型企業可以快速獲得風險資金投入,在市場環境中參與國防科技創新,降低企業的市場風險和政策風險。
三是創新商業化管理模式,加速軍用技術向民用領域的成果轉化。2015年,美國國防部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合作發起“熔爐”加速計劃,由創新型公司負責對國防部的相關技術成果進行運作,以實現快速成果轉化。其中,美國海軍空間與作戰系統司令部與相關企業在的該計劃的支持下緊密合作,推動海軍軍民兩用技術的成果轉化工作。由海軍向社會發出技術轉移通告,有意愿參與的公司可選擇一項海軍技術,形成一個管理團隊,并上交一份技術商業化提案,海軍將對選擇同一項技術的公司或團隊的提案進行評估,擇優選用,勝出者可以加入“熔爐”加速計劃。通過勝出公司向投資者展示技術商品等一系列運作,獲得投資,最終達到加速技術轉化應用的目的。
四是通過舉辦多樣化活動廣泛征集創意,持續推動國防科技創新。繼機器人挑戰賽之后,2015年7月DARPA舉辦了首屆網絡挑戰賽,希望通過該挑戰賽來發現更多的新創意和新技術,推進自動網絡安全分析與漏洞修復技術的研發,在未來能夠開發出具有革命意義的計算機安全軟件,使其能夠在幾秒鐘內自動發現、確認并修復軟件缺陷,抵御網絡攻擊。2015年6月,美國海軍召開“海軍機遇論壇”,該論壇在海軍小企業創新研究計劃的支持下開展,廣泛吸收軍方、工業部門、小企業、研究機構參加,收集創新性的技術解決方案。2015年,海軍還啟動了一個名為“孵化”的眾包創意平臺,也是海軍創新網絡建設的一部分。通過該平臺,海軍可以眾包合同的形式,將相關科研工作分包給更加善于創新的社會科研力量,從而推動海軍科技發展。

DARPA舉辦的機器人比賽反響不俗
五是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便利。美國國防部一貫認為,中小企業是國防科技創新的主體。在當前環境下,國防部越來越重視中小企業在推動國防科技創新中的重要支撐作用,不斷采取措施為中小企業參與國防科研生產提供便利。一方面簡化項目申請流程,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防科技領域提供便利。如生物技術辦公室在傳統公告的基礎上,簡化流程,剔除繁文縟節,建立了一套新的項目申請流程,以吸引并資助創新人員進行生物學與技術交叉領域的前沿研究,尤其針對那些從未與國防部合作過的研究人員以及因DARPA繁冗的提案流程而不愿申請DARPA項目的研究人員。根據簡化后的提案流程,研究人員最初只需提交2頁申請材料,闡述其研究思想與理念,就可能獲得最高70萬美元的初始資助。同時,選取一些重點技術領域,通過有針對性的各類活動,注重引導中小企業廣泛參與,充分發掘其創新活力。如DARPA設立的“機器人快速通道”項目,2016年開始投資,幫助那些一直致力于機器人技術開發,但可能缺乏充足資金投入的小企業和個人,使之加入與國防部合作的陣營,以簡化DARPA的開發與采辦流程,節約成本。

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在參加“未來技術論壇”期間與DARPA員工座談交流
在大力推動國防科技創新的同時,為充分調動科研資源,美軍通過構建多個平臺,有效促進國防部各部門、各軍種實驗室、相關政府部門、地方高校及工業界等機構間的交流、了解與互動。
一是展示突破性技術成果,為社會各界充分了解軍方研究重點和技術需求提供機會。2015年5月,美國國防部舉辦了首屆國防部實驗室日,向國防部高級官員、項目主管、國會議員等,介紹了國防部實驗室的研究項目和有關技術轉移的成功實例,并展示了超過100個軍事技術創新項目。該活動由采辦技術與后勤副部長肯德爾親自主持,國防部副部長沃克在開幕式上致辭。各軍種均向外界展示了其突破性技術成果,如海軍研究實驗室主要展示了可將有效載荷運輸到準確航途基準點的隱身無人滑翔機、減輕腦外傷的改良防護頭盔等最新研究成果,空軍研究實驗室展示了其正在研究的自主、高超音速、定向能和納米等尖端技術。此次實驗室日活動,使外界充分了解了美軍實驗室當前的研究重點和技術需求,為美國社會各界參與國防科學研究提供了機會。
二是開展各類技術交流活動,為社會各界參與國防科研創新提供渠道。2015年9月,DARPA在圣路易斯舉辦“未來技術論壇”,吸引了大約270家公司和一些大學及非盈利機構超過1400名各領域科學家、工程師以及研究人員參加,論壇的最終目標旨在鼓勵工業界、大學和政府研究人員進行合作,繼續關注突破性關鍵技術,充分發揮私營企業和大學在保障國家安全方面的作用,保持美國的全球技術優勢。美國陸軍設立了“開放園地”網站,旨在通過多種手段,整合全社會的科學與技術研究資源,為陸軍的技術領先戰略提供支撐。通過該網站,陸軍可以把各學術團體、科研機構、大學和工業界相關研究力量整合起來,形成更加廣泛的研究網絡,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領域實現創新發展。
三是加大對高校開展科研活動的資助力度,為國防科研創新的基礎研究及技術儲備提供空間。2015 年6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在今后5年的“多學科高校研究倡議計劃”中加大投入力度,授予大學和科研院所22項資助,以完成涉及多學科的基礎研究工作。“多學科高校研究倡議計劃”已經實施了29年,主要鼓勵多部門多機構間合作,為涉及多學科交叉的研究團隊提供支撐,此次22項研究將由55個大學和科研院所共同參與。該計劃注重支持各實驗室和工業部門的基礎研究,為技術創新提供基礎支撐,如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正在資助的“多學科大學研究計劃”包括了兩個腦機接口技術研究項目,有望徹底改變作戰人員的溝通方式。
責任編輯:葛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