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曲 鄭 欣
網絡管理平臺在2型糖尿病初始胰島素治療患者中的運用
宋海曲 鄭 欣
目的 將初始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網絡管理平臺進行隨訪管理,并評價其效果。方法 將120例初始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采用網絡管理平臺進行隨訪,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方法進行隨訪。結果 2組患者在空腹血糖達標率、糖化血紅蛋白和胰島素使用劑量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運用網絡平臺和現代通訊手段,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系統化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
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網絡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028
【Abstract】
Objective The initial insulin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follow-up,and evaluate the effect. Methods 120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followed up by the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followed up by the traditional method.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the standard rate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Insulin use dose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systematic management 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itial insulin therapy by network platform and modern means of communication is an effective mode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diabetes.
【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nsulin therapy,Network management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或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導致糖、蛋白質、脂肪和水電解質等代謝紊亂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1]。龐大的糖尿病患病人群不僅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痛苦,也為國家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目前,糖尿病仍不能根治,但有效的血糖控制能減少或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和進展。胰島素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有力手段,可目前卻普遍面臨著患者使用不規范、監測不系統、治療方案依從性差,以及患者教育管理水平低等諸多挑戰,直接導致患者的血糖控制不甚理想[2]。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運用網絡平臺和現代通訊手段,對初始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展開系統化管理,現報告如下。
1.1對象與分組
選擇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我科門診就診的120例初始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62例(52%),女性58例(48%),年齡 34~76歲,平均(48.8±5.4)歲。納入標準:(1)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的2型糖尿病患者;(2)18周歲以上;(3)意識清楚,能進行語言溝通,無認知和行為障礙,自愿參加;(4)以往采用飲食運動和口服藥治療,未使用胰島素治療。排除標準:(1)懷孕或哺乳期婦女;(2)患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腫瘤和其他嚴重疾病的患者;(3)意識障礙及患有各種精神病者。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體重、胰島素使用劑量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預措施
觀察組干預措施:由專科護士錄入患者信息,建立電子檔案。內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并發癥及合并癥情況、胰島素使用劑量、既往用藥史、目前治療方案等。隨后的12周內,糖尿病專科護士使用醫院的計算機PAD終端通過發送短信息、撥打電話等方式定時隨訪患者,詢問患者血糖情況和胰島素使用劑量。患者按照醫囑使用胰島素,檢測血糖數據并通過手機將信息回傳給醫院的計算機PAD終端;護士將數據錄入電子系統,并進行分析。對于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網絡管理平臺系統會自動篩選彈出提醒,專科護士或醫生隨即對其進行電話隨訪,與患者進行充分溝通,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個體化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如果患者需要調整治療方案或大幅度調整胰島素劑量,專科護士會安排患者盡快到醫院復診。患者在使用胰島素的過程中,如果有問題需要咨詢,也可通過手機直接發送短信或撥打電話至醫院的計算機PAD終端。通過網絡管理平臺,醫生或護士還可預約患者參加教育活動,幫助患者了解糖尿病相關的知識技能。網絡管理平臺還會根據患者的個體化情況,發送視頻、圖片、文字等形式的糖尿病電子教育資料,供患者在院外查看和學習。
對照組干預措施:門診進行初始胰島素使用的首次教育后,不納入網絡管理平臺系統中進行隨訪。
1.3評價指標
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起始胰島素治療第12周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胰島素使用劑量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17.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 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起始胰島素治療的第12周,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達標率高于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低于對照組,胰島素使用劑量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第12周各觀察指標比較
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的干預和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隨著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所導致的胰島素分泌減少,許多患者不能靠飲食和生活方式干預以及口服降糖藥物治療達到滿意的降糖效果,而需要采用胰島素治療[2],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擔心疼痛、注射技術不熟練、對長期注射的恐懼、生活方式感覺受到限制等因素,不少初始胰島素使用患者在接受治療后不能堅持遵照醫囑,無法實現血糖控制目標。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較差,50%~80% 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不遵醫囑行為[3]。第2次全球胰島素注射技術現狀調查相關數據也顯示,中國相當大比例的患者沒有進行規范注射[4]。這些現狀導致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低。
患者使用胰島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患者依從性差、醫護人員對患者初始教育不全面以及缺乏持續的跟蹤隨訪有關[5]。對于初始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糖尿病教育可以識別胰島素治療障礙,減輕治療負擔,改善治療依從性,從而幫助達到最佳臨床結局[6]。如果患者在初始胰島素治療期間能夠得到專業醫護人員的實時指導,那么就可以提高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掌握規范注射的技術,減少血糖波動,從而達到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7]。然而,由于門診就診量大、人力資源匱乏等問題,使得糖尿病患者在門診就診時獲得的專科知識健康教育非常有限,特別對于首次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他們對胰島素治療及疾病相關知識求知欲較強,而門診進行的單次、短時的教育并不能滿足其需求[8]。
針對以上情況,我學科對2型糖尿病起始胰島素治療的患者在傳統門診教育的基礎上,應用新型的網絡遠程管理平臺,讓患者與糖尿病專科醫師和護士之間通過便捷的網絡通信方式就可實現實時互動。一方面,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疾病相關疑問隨時可以尋求到專業的咨詢和解答,便于進行科學的自我管理;另一方面,醫生和護士通過網絡管理平臺可以對患者在院外的血糖控制情況一目了然,并給予延續性的教育和督導,幫助患者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堅持規范化治療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起始胰島素治療后的第12周,相比于對照組,納入網絡管理平臺系統的觀察組患者血糖控制情況更為理想,胰島素使用劑量也更小。這提示通過網絡管理平臺對患者進行院外的全程管理隨訪,可幫助患者科學及時的監測血糖,減少胰島素用量,也能提升患者對治療方案的依從性,以便捷、高效的方式促進患者治療方案落到實處,促進血糖達標。
我學科在傳統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基礎上,擯棄了單一,單向的醫患溝通,把互聯網和通訊技術應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院外管理中,使患者和糖尿病管理團隊能夠通過平臺實現上下聯動、數據共享。這種新型的糖尿病管理方式既可以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又可以為糖尿病醫療管理團隊提供全面持續的患者血糖管理情況,為臨床決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此外,糖尿病網絡平臺管理使患者的隱私得到了尊重和保護,調動了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主觀能動性,患者更愿意向醫護人員告知真實想法和實際困難,從而使得醫護人員可以更有針對性的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日常指導。糖尿病網絡平臺管理在促進患者代謝指標更快達標的同時,對醫患關系的和諧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是一種有效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
[1] Xu Y,Wang L,He J,et a1. Prevalence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in Chinese adults[J]. JAMA,2013,310(9):948-959.
[2] 紀立農,馮波,蘇青,等. 使用口服降糖藥血糖控制欠佳的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胰島素治療現狀[J]. 中國糖尿病雜志,2011,19(10):746-751.
[3] 紀立農. 中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使用教育管理規范[M].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77-92.
[4] De Coninck C,Frid A,Gaspar R,et al.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2008-2009 Insulin Injection Technique Questionnaire survey[J]. J Diabetes,2010,2(3):168-179.
[5] 崔紅旬.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干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5):243-244.
[6] 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Group. Relative efficacy of randomly allocated diet,sulphonylurea,insulin,or metformi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followed for three years[J]. BMJ,1995,14(310):83-88.
[7] 胡細玲,楊海燕,鄧珊珊,等. 初始基礎胰島素治療患者實施電子檔案式隨訪的效果[J]. 護理學雜志,2014,29(21):92-94.
[8] 陶紅,劉素云,米樹華,等. 實時互動式遠程糖尿病管理系統在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的應用[J]. 心肺血管病雜志,2011,30(4):306-310.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Management Platform 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Initial Insulin Therapy
SONG Haiqu ZHENG Xin Endocrine-diabetes Sectio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Fujian 361000,China
R587.1
A
1674-9316(2016)13-0047-03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福建 廈門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