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梅
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
高秀梅
目的 研究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方法 對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進行急救治療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分組觀察,將其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系統組,各42例患者。對常規組實施急救常規護理措施,系統組則在常規組的基礎上使用系統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研究數據做出分析。結果 系統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良好。
護理干預;常規護理;急性心肌梗死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13.1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system applied in emergency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4 to July 2015,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rouped into two group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 and system group,42 cases each. Normal group used first aid nursing measures,the system group in the regular group used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statistics and make analysis on two groups of research data. Results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research data,the system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system used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emergency rehabilitation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Conventional nursing,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持續性缺氧或缺血引起的嚴重冠心病,發病時,患者會出現胸骨疼痛,繼而導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出現休克狀態,若不迅速采取急救治療,將會危及患者生命[1-2]。急救過程中,采用系統的護理干預手段可協助患者家屬進行相關急救措施,增加急救時間,對患者預后有較為良好的影響。本文中為研究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對我院收入治療的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相關護理措施,現將研究記錄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進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84例患者,所有患者發病癥狀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并經檢查后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將其嚴格按照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及系統組,各42例患者。常規組中男女比例為20:22;年齡37~78歲,平均年齡為(52.76±3.21)歲;其中包含右心室梗死8例,前壁梗死5例,前間壁梗死14例,下壁梗死15例。系統組中男女比例為21:21;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為(54.25±4.17)歲;其中包含右心室梗死10例,前壁梗死6例,前間壁梗死13例,下壁梗死13例。經過分析兩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可知,兩組差異不具統計學意義(P >0.05),可進行組間比較。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組 給予該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措施為病情監測、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
1.2.2系統組 該組在常規組的護理基礎上實施系統護理干預,主要措施如下:(1)急救護理:護理人員在接到求救電話后,通過了解患者基本發病癥狀,需立即做出相關病癥判斷,并在電話內安撫患者家屬,指導其做出相應急救措施,并迅速派出救護車前往患者所在地點。到達現場后迅速協助醫生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控制病情,并采取建立靜脈通道、吸氧等措施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然后小心地將患者轉運至醫院內進行急救治療[3]。(2)用藥護理:患者在經急救后,均需要留在院內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期間護理人員可詳細地與患者及家屬介紹所用藥物成分、作用及用藥劑量等,確保患者了解使用藥物治療對恢復健康的促進作用,能積極遵醫囑使用藥物,并對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有一定的認識,在發生突發情況時能夠作出相應處理[4]。(3)生活護理:告知患者飲食上需要忌口,禁止進食多油、多糖、辛辣等重口味食物,飲食需保證清淡且富含維生素。還要建議患者戒除煙酒等嗜好,并積極做一些可增加肺活量的運動,從而協助患者更全面地認識疾病,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5]。(4)心理護理:患者在發病時一般情況較為突然,致使患者及家屬都會有一定恐慌、焦慮和緊張等情緒產生,護理人員應主動積極地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鼓勵和安慰,并做好一定的健康宣教,積極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惑,減輕他們因對疾病認識不足和發病兇險造成的恐懼心理[6]。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使用護理團隊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邀請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護理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記錄護理滿意度作出并分析。滿分為100分。若評分在75分以下則為不滿意,在75~90分為滿意,在90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總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例數×100%。
1.4統計學意義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使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若分析數據P<0.05,則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根據表1數據可知,常規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3.33%,系統組的滿意度為97.62%,高于常規組,且兩組數據間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起病較急、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致死性疾病,發病期間迅速進行急救可有效緩解病情,降低致死率[7]。在急救過程中,如果采取良好的護理措施,可有效地爭取更多的急救時間,并對患者病情起到一定的穩定作用。系統護理干預措施能夠通過護理人員利用相關專業知識,在對患者進行急救時,做到有條不紊地指導家屬做相應的急救措施,正確并迅速地爭取急救時間,改善急救效果[8]。還能在后期與患者及其家屬接觸時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加強患者依從性,從而有助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體恢復健康,并能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9-10]。
通過分析本次研究數據可知,常規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3.33%,系統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7.62%,系統組滿意度高于常規組,P<0.05,差異具統計學意義。結合上文可知,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良好。
[1] 郭彩霞.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診急救護理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9):228-229.
[2] 孟穎.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梗死患者運動功能的影響[J]. 中國農村衛生,2016(8):45-46.
[3] 劉曉芳,張冬梅. 臨床護理路徑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中的效果觀察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 河北醫學,2016,22(4):670-673.
[4] 張明明. 系統護理干預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康復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48):214,217.
[5] 郝筱.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護理[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8):248-249.
[6] 杜莉萍. 系統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5):170-172.
[7] 劉玉峰,李玉蘭. 綜合急救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復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8):2129-2130.
[8] 陳轉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搶救與護理[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8):2082-2084.
[9] 杜紅. 急診護理路徑對急性心肌梗死搶救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2):261-262.
[10] 周麗霞. 急性心梗患者焦慮心理護理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2012,7(9):202-203.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mergency Rehabilit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GAO Xiumei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al Care,Daqing People's Hospital,Daqing Heilongjiang 163000,China
R473.5
A
1674-9316(2016)13-0223-03
大慶市人民醫院全科醫療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