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婷
在常常被人們忽略的角落,野蠻和暴力正在激烈上演。有一對一的挑戰、有潛伏已久的暗殺、有化學戰,甚至有“精神上的控制”。
當您腳踏潮濕的小徑,喘著粗氣穿過一片蔥郁的小樹林,您是否意識到,自己早已穿越了一片片戰場。這些隱形的戰場就“潛伏”在您的身邊,土壤里、石隙間、樹干上、枯葉叢中或者趴滿苔蘚的樹樁下都有斗爭雙方明顯的“交戰”痕跡。寧靜的表面之像看似風平浪靜,戰役卻無時無刻激烈進行著。
發動戰爭的“士兵”是土壤中各種類型的真菌,主要是一簇簇分布于土壤表層擁有鮮嫩外表的野外菌菇和它們的地下世界。在人們肉眼看不見的地下世界,野蠻和暴力正在激烈上演。有一對一的挑戰、有潛伏已久的暗殺、有化學戰,甚至有精神上的控制。
地球偉大的分解者
一提起真菌,很多人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懼心理,科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作“真菌恐懼癥”。的確,真菌感染無處不在:霉菌會侵擾一塊放久了的面包、一個正在腐爛的橘子,甚至為我們的天花板上色。然而,科學家卻從小小真菌中看到了諸多的有用之處。幾千年來,酵母是生產諸如面包、啤酒、豆腐乳等美味食品的微小真菌;而西方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黃金乳品”——奶酪則有賴于大型真菌的力量,后者能發酵形成奶中的風味物質。
在我們腳下潮濕的泥土中,撐起 “小雨傘”的蘑菇君們并非植物,它們屬于真菌。不需要光合作用的它們“神出鬼沒”,即使沒有泥土,它們也會在任何潮濕溫暖的地方冒出來。而它們的生長又極迅速,下雨后,就連繩子上也能迅速冒出幾朵菌菇。其實,蘑菇傘只是冰山一角,真菌90%的部分都隱藏在地表之下。菌絲體主要在地下生長和散布。只有在一定季節,當它長出蘑菇時,才會給出地下部分存在的可見證據。
真菌早在數億年前就開始占領地球表面,并逐漸確立了它們作為地球偉大分解者和回收者的地位。真菌營養生長階段的結構稱為營養體。絕大多數真菌的營養體都是可分枝的絲狀體,單根絲狀體被稱為菌絲。許多菌絲在一起被統稱為菌絲體。真菌就像建在地下的化工廠:菌絲分泌酶,把有機物的長鏈分子分解掉,然后它們從中吸取營養。
菌絲特別喜歡從富含木質素和纖維素的樹葉、樹枝或樹干等腐殖質中吸取營養。它們也喜歡與植物、動物及其他真菌共生。菌絲分泌的酶甚至能夠將巖石分解成可吸收的礦物質,釋放到土壤里,然后將它們“大口大口”地吃掉。
從生命進化樹來看,真菌和動物萌芽于同一分支,過了很久彼此才分離開來。所以,所有真菌都共享動物的一些基本特征: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但真菌又有獨特的本領,那就是通過消耗其他有機物而不是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真菌以其獨特的方式,將動物、植物和地球編織在一起。
真菌的戰略之術
在樹林里,如果你仔細觀察,這些如史詩般的戰斗證據比比皆是。當你輕輕撥開覆蓋在林地表面的樹葉,就有可能看到尋找食物的菌絲體以及正在“打架”的敵對雙方;當你翻開腐爛的木頭,你就有可能清楚看到一縷縷菌絲編織在一起,形成巨大的供應網絡(真菌菌絲體主要負責為真菌提供重要的水分和食物);還有一些辨識度很高的戰場,它們用血紅色的顏色使現場看起來更像是殺戮場(也許是防御性的化學物質);而很多地下戰場則難以用肉眼看見。
真菌除了是占領地球表面的“霸者”,它們還智慧非凡。其非凡之處在于,它們具有識別同類的能力。一般來說,真菌的菌絲是獨立生長的,如果遇到同一類型的真菌,兩組菌絲將迅速融合在一起,組成一個更大的菌絲體,以便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大多數真菌還擁有自己的防御系統,它們自身會產生很強的抗菌素,以抵抗病原體,保護自己不受細菌、昆蟲和其他真菌的感染。它們甚至能夠防御天花。
當基因不同的同一類型真菌接觸到彼此時,它們會本能性地彈開,并立即編織復雜密集且彎彎曲曲難以逾越的“防御網”以標識自己的領地。“防御網”通常會以黑色、棕色或橙色為保護色,與對方劃清界限,以防對方的入侵。
當然,真菌不可能只與同類相遇,當成千上萬種真菌菌絲相遇時,真菌之戰無可避免。對于土棲真菌 來說,戰爭意味著徒手殺戮;而木霉菌無論遇見誰,都會采取“暴力”手段,卷曲對手的菌絲體,強勢分泌一種酶穿透對手的菌絲體,達到“謀殺”的目的。
不過,大多數真菌的手段更為“陰險”。一些蘑菇產生的揮發性化學物質,如我們熟悉的烹飪蘑菇的氣味或腐爛的氣味,都有可能成為戰爭的“導火索”。當真菌物種相遇的時候,化學戰(氣味戰)往往隨之而來。一些真菌,如超級“刺客”簇生垂幕菇,會釋放出一種萜類物質,會對其他真菌造成致命的危害。據說,這類化學物質類似于麻痹神經的某種氣體對人體的危害。其中另一種揮發性化學物質——喹啉化合物就如同我們生活中用的殺菌劑。
無處不在的土耳其尾菌也是十分厲害的“投毒者”。它們“謀殺”對手的主要手段是在對手的食物中分泌一種特殊的酶,當對手不幸誤食,食物中潛藏的致命“毒素”會迅速發作,從而直接從內部溶解對手,以此占領對方的領土和食物。
有意思的是,一些真菌會聯合起來,組成勢力龐大的“真菌聯盟”,來進攻“手無寸鐵之士”。這些“仗勢欺人者”會首先攻擊戰斗能力最弱的真菌,待徹底侵占其領土之后,才會選擇離開,尋找下一攻擊目標。
大多數真菌根據戰斗力的強弱可分為多個等級,不過,由于此類“軍備競賽”已經進行了數百萬年,有些真菌擅長進攻,另一些則擅長防守。因此,誰輸誰贏,仍無定論。但戰場的環境(或溫暖或寒冷,或干燥或濕潤)、食物的可食用性或食物的質量都會影響真菌的戰斗力。例如,簇生垂幕菇在溫暖的環境中,戰斗力就更強。
還有一種名為炭球菌的真菌,通常生于闊葉樹腐木或樹皮上,單生或成群生長在一起。它“全身”像烤焦了的面包,呈近球形或半球形。它們可怕之處在于,一旦生長環境變得干燥,其戰斗力就會飆升,更加容易引起樹木木質腐朽。受害者有楊樹、柳樹、樺樹、椴樹、胡桃、杜鵑等多種樹木。
真菌不單單只是攻防同類,土壤中微小的土棲生物——線蟲,是前者最喜愛的獵物。真菌是線蟲的天敵,線蟲是真菌最重要的食物補給之一。真菌捕捉線蟲時,菌絲體的某些部位會膨脹成像棒棒糖一樣凸起的瘤狀節,并形成復雜環狀的“粘網”。當線蟲一觸碰到菌絲體邊緣,就很容易被真菌“粘網”粘住,從而被真菌從內部瓦解,慢慢“吞噬”。
我國一組科研人員在研究時觀察到生物界中一種有趣的“借刀殺敵”現象:細菌可以通過動員捕食線蟲的真菌來殺死自己的捕食者——線蟲。在這種防御機制中,線蟲在細菌的脅迫下,快速釋放尿素,尿素促使真菌形成專門的細胞結構,專門對付線蟲。捕食線蟲的真菌形成“捕食器”捕殺線蟲,從而減輕細菌被大量捕食的壓力,維持物種間的生態平衡。
自然界中細菌、真菌、線蟲相互作用的這種復雜關系,為我們對土壤有害線蟲的生物防治有新的幫助,即通過調節產生尿素的細菌群落而更好地動員真菌殺死有害線蟲,抑制土壤中的線蟲數量。
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也不那么安全,盡管它們擁有多層含蠟、脂蛋白以及抗真菌化合物的外殼來保護脆弱的內部。有些真菌能夠輕而易舉地穿透這些保護殼,甚至還能夠躲避血細胞以防被吞噬。如果昆蟲的免疫系統足夠強大,則能夠尋找并消滅入侵的真菌。不過,一旦遇到號稱“昆蟲驅逐艦“的蟲霉,那么昆蟲們就倒霉了。這種真菌能夠輕輕松松侵入昆蟲體內,侵入后,通過堵塞呼吸孔或呼吸管使“受害者”窒息而亡。
此外,有些真菌還是能夠操控“他人”的“催眠大師”。如冬蟲夏草喜歡利用受害者來達到傳播孢子的目的。這些“大腦操縱者”會驅使受害者(如螞蟻)帶著它們的孢子(真菌的生殖細胞,可發育成新個體)爬到植物高處,然后像從飛機上射擊炮彈一樣投射孢子,擴大孢子的散播面積。
人類學習的目標
人類可以從真菌與昆蟲之間的戰爭中獲益。
與化學殺蟲劑相比,采用微生物農藥來消滅有害昆蟲的方法成本高,生產過程復雜,儲存和使用都比較困難,成功率有限。不過,目前,一些關于真菌殺蟲劑正備受人們青睞。它們具有決定性的優勢,除了可以有針對性地消滅特定的生物外,還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對其他物種的傷害程度。
19世紀末,俄羅斯和美國已經開始通過大量生產白僵菌和綠僵菌的孢子粉來控制并減少某些有害昆蟲(例如馬鈴薯甲蟲)。
為了深入研究真菌的戰略戰術,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實驗室里,研究小組鋪設土壤和木板以模擬森林的環境,通過控制氣候、食物和對手,模擬真菌格斗的真實環境。這些深入的研究成果將非常有趣,但更為重要的是,真菌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到這一經常被我們忽視的生態系統。通過這樣的研究,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真菌的優勢,甚至幫助人類克服生活上的問題。
死亡帽
光聽這名字就足以讓人雙腿打顫了,它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蘑菇殺手”,誤食它后幾天內就可致人于死地。一般來說,人誤食后,并不知道自己已身中劇毒,因為沒有任何癥狀。直到10多個小時甚至幾天之后,中毒者才有明顯感覺,例如出現惡心、劇烈嘔吐、腹瀉等癥狀。可到那時,死亡帽的毒素早已抑制了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毒素逐漸向肝腎等內臟侵犯,給臟器造成嚴重損害。人中毒后,潛伏期通常為6 ~16天,病情惡化較快,可導致死亡。
死亡帽和人們平時吃的普通蘑菇長得有些相像,都是白色的(偶爾帶點黃色),表面上溫溫和和的樣子,所以人們比較容易誤食。你要是在野外看見它,在分辨不清楚的情況下,最好離它遠一點,再遠一點。
寄生真菌
這并不是無線電天線,而是一只蚱蜢被真菌寄生了。這種寄生真菌侵入昆蟲體內后, 直接用昆蟲體液和脂肪組織作為營養而生長繁殖。菌絲體鉆入其體內, 消耗細胞內的原生質,破壞蟲體組織。同時,菌絲體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吸取蟲體內的水分, 從而導致蟲尸干硬僵化。當菌絲體吸盡蟲體內的養分以后, 在其體外會長出子實體,并傳播孢子。在它找尋到下一個理想的犧牲品之后,會立即殺死之前寄居的宿主,并在新的宿主身上傳播孢子。
木材腐朽菌
這些在腐木上生長著如大片大片靈芝的真菌,學名叫“木材腐朽菌”,是一種專門“啃食”木頭的腐朽真菌。凡是有樹木生長、木材存放和使用的地方,多半會出現它們的身影。常見的木耳、香菇等皆是。
為了爭奪美味多汁的腐木,木材腐朽菌通常會散發出大量化學物質來限制其他菌種的菌絲體繁衍。所以,單一的腐朽菌菌種會給森林帶來毀滅性的病害。就連生存了千年的古樹也無法幸免。不過,作為森林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木材腐朽菌在森林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降解作用,能全部或部分降解木材中的木質素、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為昆蟲和鳥類提供營養。同時,木材腐朽菌和一些昆蟲之間存在互聯關系——昆蟲可以幫助傳播木材腐朽菌的孢子。
白僵菌
科學家從僵死的蠶體中找到了一種學名叫作“白僵菌”的真菌。白僵菌是“蠶寶寶”的天敵,它們殺死“蠶寶寶”的手段主要是通過菌絲體穿過蠶的皮膚進入蠶體,另外也可能以孢子的形式通過蠶的嘴巴鉆進蠶肚子里。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成熟后,能在空氣中隨風飄揚,當空氣中濕度較大時,極易粘附在蠶體上。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 孢子吸水膨脹萌發出菌絲體,白僵菌能分泌幾丁質酶和蛋白質毒素,溶解蠶表皮的幾丁質,并以此為突破口侵入其體內,很快將蠶毒死。這時,蟲尸上覆蓋著白色茸毛和粉狀微粒,即是白僵菌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又可隨風飄揚,到處傳播,可以使一批又一批的“蠶寶寶”感染白僵菌而死亡。當然,在自然環境中,白僵菌有助于控制“蠶寶寶”的數量,以免給桑樹帶來大規模的病害。
裸蓋菇
有一種真菌被視為“神物”,它就是裸蓋菇。人如果吃了裸蓋菇,過不了多久,眼前的世界就會變得光怪陸離,人就開始手舞足蹈、又哭又笑。這是因為裸蓋菇中的裸蓋菇素會影響人的視覺和其他感覺的神經受體,干擾神經系統的信號傳遞,使人產生幻覺。不過,裸蓋菇的致幻效果比較溫和,一般不會致人死亡。數千年前,加勒比海地區的印第安人將這種蘑菇視為神物,用于祭祀與醫療,以獲得不同尋常的精神體驗。
毒蠅傘
毒蠅傘有著紅色和白色的外觀,這個傘菌的經典形象被某些人認為是圣誕老人服裝的起源,代表著好運。毒蠅傘也和飛翔的馴鹿有類似關聯:在某些傳說中,馴鹿被描述是吃了毒蠅傘之后,在迷幻的情緒當中騰躍飛翔。
但是,這種漂亮的蘑菇骨子里卻具有相當嚴重的致幻毒性。毒蠅傘是一種具有神經性毒素的真菌。食用后,患者除胃腸炎癥狀外,還有流涎、流淚,嚴重者可出現幻覺、精神錯亂等癥狀。目前對此種蘑菇中毒尚無特效療法。一旦誤食,應盡早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出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