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保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七煤醫療中心新興醫院外科,黑龍江七臺河 154600
骨科手術風險因素分析及其防范
高天保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七煤醫療中心新興醫院外科,黑龍江七臺河154600
目的 對骨科手術中所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相關防范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骨科手術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回顧性分析的方式對于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與歸納,從而探究出骨科手術中常存在的風險因素,并根據這些風險因素制定相關的防范措施。結果60例患者中出現手術風險事件的患者人數有30例,占總研究人數的50%,其中由于醫務人員使用的醫療器械或者材料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發生的人數有10例,占所有風險事件的33.3%,由于手術之前醫護人員與患者以及家屬溝通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人數有15例,占總風險事件的50%,由于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處理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患者2例,占總風險事件的6.7%,由于其他原因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3例,占總風險事件的10%。結論 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因素有很多,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對其的防范。
骨科手術;風險因素;防范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thus providing basis for adopting the relevant prevention measures.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receiving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m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us finding out the risk factors occurring in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and the relevant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these risks.Results In 60 cases of patients,operative risk events occurred to 30 cases,accounting for 50%in total,the risk events caused by the inappropriate medical instrument and material used by the medical staff occurred to 10 cases,accounting for 33.3%in total,the risk events caused by the inappropri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staff and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before operation occurred to 15 cases,accounting for 50%,the operation risk ev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caused by the other causes occurred to 3 cases,accounting for 10%.Conclusion The factors of operation risk event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re most,and the relevant medical institutions must enhance the prevention.
[Key words]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Risk factor;Prevention measure
骨科手術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手術類型之一,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骨科手術所存在的風險因素也相對較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骨科手術的順利推進造成了阻礙。因此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重視,積極采取措施對骨科手術風險進行規避,最大程度降低骨科手術風險出現的可能性,為患者的康復創造條件。為了降低骨科手術風險,該院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中60例骨科手術患者,通過觀察手術以及術后的住院時間,來查看手術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采取對應的處理措施。
1.1一般資料
該次研究中所選擇的60例研究患者均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了骨科手術治療,60例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22例,60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7±6.8)歲,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為84歲,年齡最小的患者僅為13歲。60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時間為(45± 6.7)d,其中住院時間最長的患者共住院80 d,住院時間最短的患者共住院兩周左右。60例患者進行骨科手術的類型有一定的差異,其中由于接受骨折內外固定手術而入院治療的患者人數有28例,由于接受脊柱手術而接受入院治療的10例,由于接受關節鏡手術而接受入院治療的12例,由于接受關節置換手術而入院治療的6例,接受其他類型的骨科手術的4例。該次研究中的所有的研究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均為出現肝腎功能嚴重衰竭的現象,患者個體在年齡、性別以及其他和該次研究關聯性不大的因素上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該次研究的進行均取得了患者以及其家屬的同意[1]。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6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綜合性分析如住院時間、手術類型等,從而使得患者在骨科手術中所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歸納,為相關防范措施有效性的保證提供依據[2]。
1.3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標準差(±s)表示,利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該次研究發現手術過程中存在風險的有30例,占總研究人數的50%。其中有10例患者是由于醫務人員的操作醫療器械或材料導致風險發生,占所有風險事件的33.3%,由于手術之前醫護人員與患者以及家屬溝通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15例,占總風險事件的50%,由于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處理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2例,占總風險事件的6.7%,由于其他原因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3例,占總風險事件的10%。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表1 骨科手術風險類型分析

表2 患者出院時間比較
骨科手術中會在患者體內植入醫療器械和人工生物材料,如人工關節、人工骨、人工肌腱、接骨鋼板、髓內釘、鋼針、螺釘、螺帽等,但是患者在接受此類植入手術之后,這些器械物料會在人體內出現松動、磨損、脫落、移位、斷裂等情況,從而損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以致產生醫療糾紛。而且,此類情況導致的醫療糾紛狀況仍在不斷提升。根據統計集料顯示,目前我國醫院中使用的此類醫療器械種類達到1000種,人工物料達到1.8萬種,包括進口與國產的,由此導致的醫療糾紛每年達到4萬件,如設計問題、質量問題、臨床使用措施、功能退化等。手術并發癥:手術中存在的突發意外、或手術之后骨折傷口愈合較慢或不愈合、術后傷口感染、形成血栓、人工關節手術后脫位等都會導致醫療糾紛。該次研究發現手術過程中存在風險的有30例,占總研究人數的50%。其中有10例患者是由于醫務人員的操作醫療器械或材料導致風險發生,占所有風險事件的33.3%,由于手術之前醫護人員與患者以及家屬溝通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人數有15例,占總風險事件的50%,由于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處理不當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患者人數有2例,占總風險事件的6.7%,由于其他原因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患者人數有3例,占有總風險事件的10%。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最多的原因都是由于醫務人員操作不當所導致的,因此相關人員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
治療缺陷:手術準備不充分或未按照操作規范要求進行手術,導致手術出現意外或失敗;手術部位偏離;用藥錯誤或無用禁忌藥物,例如給兒童使用喹諾酮類的藥物,引發醫療糾紛。
骨科手術中出現感染的因素較多,除創傷重、骨組織血液供給較差外,患者的年紀高、BMI高、體質差、開放性骨折、手術時間較長、臥床時間較長等都會導致手術位置出現感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①患者年紀高,身體的免疫機能會整體下降、抵抗力差,容易導致切口感染。②體質差,營養不良會影響切口的愈合情況,尤其是年老體弱患者,常年伴有骨質疏松,血液流通以及消化吸收功能低,影響傷口愈合的速度,容易導致感染。③BMI高會影響脂肪組織供血,延緩傷口愈合;皮下脂肪過多,會影響手術操作進度,導致手術之間延長,傷口縫合過程中脂肪層中的死腔難以完全消滅,導致愈合速度較慢。④該次研究中開放新骨折患者的傷口感染率高,由于患者多個部位損傷且受到污染,雖然手術前經過清創處理,但感染的幾率仍比較高。⑤手術時間長,切口長時間暴露、污染創面的細菌數增加、牽拉損傷組織、出血等使感染機會增加,組織損傷程度的增加,不利于傷口愈合而增加術后感染。⑥臥床時間長,伴有神經癥狀、肌力降低、活動受限、功能恢復慢,發生切口感染機會增加。
骨科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手術種類之一,其對于相關人群身體健康的恢復以及生活質量的提升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各個方面的影響,在進行骨科手術推進的過程中容易產生風險事件,這不僅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對于醫護人員合法權益的維護也有一定的影響[4]。一般情況下骨科手術的風險因素可以分為醫源性因素和非醫源性因素兩種[5],所謂的醫源性因素顧名思義就是風險產生的主體以醫護人員為主,最常見的醫源性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在手術過程中,醫務人員對于相關醫療器械以及醫用材料使用的合理性不足,所選擇的手術需要的人工關節、人造骨頭等質量存在問題,進而使得在骨科手術完成之后,患者體內所置入的這些人造關節會出現滑脫、松動等現象,這對于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是極為不利的,這也是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6]。此外由于醫療人員的行為過失而導致骨科手術風險事件產生的現象也可以被歸納到醫源因素中[7]。所謂的非醫源因素則指的在整個骨科風險事件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患者以及其家屬,譬如患者以及其家屬為了得到經濟補償或者想轉移責任主體而對醫院方采取胡攪蠻纏甚至暴力手段而導致風險事件產生的行為則處于非醫源性風險因素[8]。骨科手術風險因素的存在會對于骨科手術效果造成影響,因此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除了對醫務人員綜合技能水平以及醫用機械以及醫用材料的質量進行提升外,也要建立良好醫患關系,盡可能在手術進行之前將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溝通[9],避免在骨科手術進行中由于醫患之間溝通不當的問題而導致風險事件的產生,這對于患者的治療順利推進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0]。因此相關醫療機構必須加強骨科手術風險規避措施的采取,降低骨科手術風險出現的可能性。
[1]翁昌榮.淺析骨科手術不安全因素及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9):654-656.
[2]秦玉梅.院內運送骨折病人不安全因素分析與對策[J].現代醫藥衛生,2015,15(9):3678-3679.
[3]張麗英,李潔.關于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護理雜志,2014(12).
[3]林艷,金曉琳.骨科護理工作中常見的風險與預防[J].國防醫藥,2015(1).
[4]王建寧.對于臨床護理風險及其相關因素的進一步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6).
[5]薛建華.臨床護理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J].護理管理雜志,2015(3).
[6]楊德利.骨科手術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17(11):879-880.
[7]岳梅.影響骨科手術安全的手術室護理隱患及對策.現代醫藥衛生,2015,25(20):3071-3072
[8]楊德利.骨科手術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17(11):879-880.
[9]范曉燕.院外骨科器械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對策[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4,2(5):73-74.
[10]吳芳.手術室小兒骨科患者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對策[J].求醫問藥,2015,8(12):19-20.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Risk Factors of Oper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GAO Tian-bao
Department of Surgery,New hospital of Qimei Medical Center,Qitaihe,Heilongjiang Province,154600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6(c)-005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8.050
高天保(1975.9-),男,雞西人,本科,骨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骨外科。
(2016-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