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銀玲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血液科,河南南陽 473009
自我管理項目在惡性血液病患者PICC居家自我護理中的應用探討
華銀玲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血液科,河南南陽473009
目的 探討惡性血液病 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 患者接受自我管理項目干預在其居家自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兩組均行PICC并于化療間歇停止住院返回家中,對照組僅給予針對家庭常規宣教干預;研究組在常規宣教基礎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預措施。記錄兩組惡性血液病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變化情況、PICC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兩組干預前具有并無顯著差異的自我護理能力(P>0.05);經不同干預后兩組ESCA量表評分均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組ESCA量表評分改善效果更優(P<0.05);研究組PICC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8.89%,對照組則具有高達28.89%的PICC不良反應發生率(P<0.05)。結論 對惡性血液病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自我管理項目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其居家自我護理能力,有利于保障PICC使用安全性及患者預后效果。
惡性血液病;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居家自我護理;自我管理;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ematologic malignancy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atients receiving self-management program intervention in the home self-nursing.Methods Both groups received PICC,and returned home instead of hospitalization during the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family routine education intervention,the research group increased self-management intervention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elf-nursing ability change and occurrence of PICC relevant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re wa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self-nursing abi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after different interventions,the ESCA scal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improved,and the ESCA scale score improvement effec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better(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ICC relevant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nly 8.89%and 28.89%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targeted self-management program intervention measures for patient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y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home self-nursing ability,which is conducive to ensuring the use safety of PICC and prognosis effect.
[Key words]Hematologic malignancy;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elf-management;Self-care at hone;Application effect
惡性血液病是臨床常見及多發的嚴重疾病,患者大多需經化學藥物治療[1]。該文為提高惡性血液病療效及預后,特于2015年1—12月期間選取該院門診接受化療的惡性血液病患者作為該研究對象(n=90),探討惡性血液病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接受自我管理項目干預在其居家自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90例惡性血液病患者中男63例、女27例,年齡19~73歲、平均(46.37±1.21)歲,疾病類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11例、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26例、再生障礙性貧血53例。經抽簽(具隨機性)將90例惡性血液病患者平分(n=45)為兩組(研究組、對照組)。
1.2方法
1.2.1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經臨床檢查確診為惡性血液病,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惡性血液病相關標準;②該次就診后需接受化療,均行PICC并于化療間隙停止住院返回家中;③對化療方案、PICC具有良好耐受性,意識清醒,可獨立完成該次研究所需各項調查表;④排除合并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者;⑤排除精神、免疫系統疾病者;⑥排除處于妊娠、產褥、哺乳等特殊時期女性惡性血液病患者;⑦該次研究內容經倫理會認可,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完全知情,可于簽署相關協議(知情同意書)后開始該次研究。
1.2.2研究方法兩組惡性血液病患者均接受化學藥物治療,4Fr PICC導管(三向瓣膜)由巴德醫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經超聲引導下利用塞丁格技術完成置管,無針輸液接頭由美國BD公司(Becton,Dickinson and Company)提供,利用一次性中心靜脈置管維護包、預充式注射器(10 mL)實現導管維護(1次/周)。兩組均于化療間歇停止住院并返回家中,對照組僅給予針對家庭常規宣教干預,內容涉及PICC維護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在常規宣教基礎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預措施。記錄兩組惡性血液病患者干預前后自我護理能力變化情況、PICC相關不良反應如穿刺點滲血、靜脈炎、導管異常(脫出、堵塞、斷裂等)、肢體腫脹等發生情況。
1.2.3自我管理項目干預措施①組建自我管理項目干預小組,組員由血液科一線臨床護理人員組成,制定符合惡性血液病化療行PICC患者實際情況的干預方案,內容涉及PICC導管維護方法、健康教育、注意事項等;②講解PICC居家自我護理對惡性腫瘤疾病化療效果及預后的重要意義,告知PICC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未及時處理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提高患者居家自我護理積極性及依從性;③指導患者通過觀看錄像、參與現場演示、集中座談等形式接受PICC導管自我管理內容,需通過PICC居家自我護理相關考核并通過后方可出院歸家,考核內容涉及理論知識問卷、實際操作技能兩方面;④惡性血液病患者回家后,護理人員通過電話回訪、上門回訪等措施掌握其居家PICC自我護理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⑤設立熱線電話或問詢處,及時解答患者、家屬關于PICC自我管理過程中的疑問。
1.2.4自我護理能力評價標準利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評價惡性血液病行PICC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該次調查采用不記名形式,指導患者于干預前、后獨立填寫ESCA量表,經準確回收后統計得分情況。ESCA量表共涉及43個條目、得分范圍0~172分,內容包括自我護理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自我護理能力、自我概念等,分數與自我護理能力呈正相關,即得分越高、惡性血液病行PICC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越強。
1.3統計方法
將所得數據輸入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軟件,經SPSS.19(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 19.0)統計學軟件給予分析,該文中惡性血液病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情況為計量資料 (表示方法±s、t方法、PICC相關不良反應為計數資料[表示方法n(%)、χ2檢驗。
2.1自我護理能力
兩組干預前具有并無顯著差異的自我護理能力,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干預后兩組ESCA量表評分均較之前有所提高,研究組ESCA量表評分改善效果更優,兩組組間、組內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SCA量表評分變化情況對比[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ESCA量表評分變化情況對比[分,(±s)]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與干預前對比P<0.05。
組別 干預前 干預后研究組(n=45)對照組(n=45)57.82±4.51 59.86±4.38 (143.25±11.87)*★(110.94±12.24)★
2.2 PICC相關不良反應
兩組經不同方法干預后,研究組PICC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8.89%,對照組則具有高達28.89%的PICC不良反應發生率,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研究組居家自我護理安全性較高,見表2。

表2 兩組PICC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n(%)]
化學藥物、外周營養支持仍是目前臨床用于惡性血液病患者治療的主要方法,但有資料顯示,化學藥物經靜脈給藥時將對患者機體血管及相應組織造成一定刺激,而滲漏性損傷是導致患者無法耐受化療的主要原因[2]。隨著臨床醫學水平提高,已取代傳統靜脈輸液方式并廣泛應用于惡性血液病患者化療過程中[2]。
研究表明,PICC穿刺部位包括頭靜脈、肘正中靜脈、貴要靜脈等,將中心靜脈導管置入后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靜脈,具有操作簡單、痛苦小、留置時間長、減少藥物外滲發生率等優點,患者經PICC化療間歇可帶管回家,對其日常活動并未造成較大限制,有利于其積極接受并配合治療[3]。但有研究顯示,若未對PICC提供適當管理將可能發生導管堵塞、靜脈炎等多種異常情況,嚴重影響惡性血液病患者療效及預后,應引起相關醫護人員注意[4]。
惡性血液病患者大多不具備專業的護理技能,歸家后若要求其對自身PICC實現有效自我護理將無法獲得滿意效果[5]。有學者提出,對惡性血液病行PICC患者實施必要的自我管理項目干預措施,可針對PICC居家自我護理提供正確有效的培訓內容,有利于其掌握PICC自我護理技能并將其應用于實際中,對提高PICC使用安全性具有積極意義[6-8]。該文中研究組經自我管理項目干預后自我護理能力評分較對照組及干預前均顯著提高,歸家后該組PICC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8.89%)顯著低于對照組(28.89%),與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具有一致結論。
綜上所述,對惡性血液病患者給予針對性的自我管理項目干預措施可顯著提高其居家自我護理能力,有利于保障PICC使用安全性及患者預后效果,值得推廣。
[1]蔣秀美.完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惡性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J].江蘇醫藥,2014,40(2):241-242.
[2]白獻紅,王勵,劉東英,等.惡性血液病患者肛周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4):1684-1685.
[3]吳云,宋瑰琦,涂美娟,等.ABO血型不合非血緣臍血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患者的輸血護理[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4,16(2):161-163.
[4]邾萍,劉建紅,孟愛鳳,等.腫瘤患者PICC留置初期自我管理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2):1509-1513.
[5]林紅霞.惡性血液病病人行自體外周血干細胞移植的護理[J].全科護理,2012,10(10):877-878.
[6]謝珺,汪小華,徐曉敏.自我管理項目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惡性血液病患者居家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6):2731-2736.
[7]虞萍,奚愛芬,徐玉蘭.自我護理在乳腺癌化療患者居家管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3(22):3425-3426.
[8]蔣晶紅.PICC患者出院后導管的自我管理進展[J].天津護理,2013(1):87-89.
Application Study on Self-management Programs in the PICC Home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Malignancy
HUA Ying-l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Nanyang City,Nanyang,Henan Province,473009 China
R7
A
1672-5654(2016)06(c)-007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8.079
華銀玲(1977-),女,河南南陽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