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佑
優質護理服務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
王佑
目的 觀察分析優質護理服務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患者所住病房位置分為兩片區,即其中一片區為對照組51例和另一片區為觀察組51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優質護理。比對兩種護理模式對生存質量的影響。結果 兩組患者分別經過不同護理模式后,比對其生理功能為,情感功能,社會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組間經比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后,能夠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優質護理服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生存質量
冠心病在臨床中是一種患病率較高的疾病,而產生此病的主要因素為冠狀動脈硬化,致使患者心臟血液在供應的過程中出現異常現象[1]。而相當部分冠心病患者伴隨慢性心力衰竭,主要癥狀表現為乏力以及呼吸困難等,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2]。此研究對我院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別選擇不同的護理模式,現將護理流程以及效果作如下報道。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于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據患者所住病房分為兩片區,即其中一片區為對照組51例,另一片區為觀察組51例,對照組實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行優質護理。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6例;年齡41~82歲,平均年齡為(67.6±4.5)歲;觀察組中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4例;年齡39~85歲,平均年齡為(68.4±4.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計算得知,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作者單位:貴州省黔西南州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貴州 黔西南州562400
1.2方法
護理人員對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治療護理按程序及時完成,出院后仍電話回訪,簡明記錄患者的需要、身體恢復狀況、指導用藥、定期復查或隨診。對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其主要護理內容如下:
1.2.1主動接待入院患者介紹自我及值班醫生等,關注其需要,對入院患者指導辦妥住院手續,及時安排床位休息,評估患者病情,護士,對急危重患者,提醒值班醫師,及時搶救處理。
1.2.2創建檔案,針對性護理方案此類患者病情相對較重、長期病魔折磨,體質較差,病情反復和再次住院率高。即創建檔案對疾病防治指導提供依據,有助于維護健康。首先在入院后對其創建檔案,對患者在整個病情動態、治療護理的信息予以詳細記錄,隨后按照患者的實際狀況給針對性護理[3-4]。
(1)講解病因及誘因。部分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誘發因素不了解,護理人員應針對性的詳細講解。講解遵醫囑長期正確治療的重要性,定期復查、調整用藥。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肥胖。避免情緒激動及不良刺激,防治心律失常,避免加重心衰、受涼感冒,發生呼吸道感染積極治療;避免勞累、熬夜,以減輕心臟負擔;指導患者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預防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排便時切勿過度用力及屏氣。
(2)用藥安全指導,提高治療依從性[5-6]。講解服用藥物的正確劑量及效果觀察,如數脈搏、測量24 h尿量,不允許私自加大或者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7]。講解用藥注意事項及副作用,尤其是洋地黃的毒性反應癥狀,如黃視、復視等,一旦出現立即停服洋地黃制劑并告知醫生。定期復查電解質、肝腎功、凝血四項等觀察防止藥物副作用,以便調整用藥。
(3)心理護理。多與患者交流,評估心理問題。根據臨床觀察和有關報道[8],有部分老年患者悲觀、孤獨、抑郁。因此降低了其自身的生存質量。所以,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樂觀心態對疾病治療的重要性;鼓勵親人的陪伴,及時消除不良的心理,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改善預后。
(4)指導適宜的活動。評估患者活動耐力、生活中不恰當的活動方式,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一起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指導正確的活動如散步、慢跑等。活動過程中的監測:如活動中出現心悸、頭暈、疲勞、大汗、面色蒼白、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活動。不參與競爭性或負荷重的活動。
(5)指導患者合理膳食。飲食宜低鹽(限制<5 g/d)低脂、高蛋白合理營養、含粗纖維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戒煙限酒。
(6)康復鍛煉和出院指導:保持心理平衡、樂觀;生活規律,保證休息;適宜的活動,勞逸結合。根據患者冠心病冠脈血管狀況、心功能的恢復、身體的耐受力,指導參與適宜的活動,循序漸進的逐步增加活動量,避免心悸、頭昏。指導患者自我監測,每日測量體重、心率、脈搏、血壓并記錄,有異常及時復診或電話咨詢。定時復診,隨時調整治療方案及運動計劃。安排心血管內科臨床資深護士專門負責患者出院的電話回訪,要求出院后的2周、1月、3月定時給患者打電話,掌握并記錄患者癥狀、體征、用藥療效、運動及疾病轉歸,告訴患者電話并隨時接受患者咨詢。
1.3觀察指標
此研究中的患者均采用SF-36對其護理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9],其中包含生理功能為,情感功能,社會職能,軀體疼痛以及精神健康五方面內容,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說明其生存質量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觀察組以及對照組中所能涉及的數據均選擇SPSS 21.0統計學軟件予以計算,計量資料對計算數據經進行表示,采用t檢驗,數據間如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選擇優質護理模式后其生理功能為,情感功能,社會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比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產生粥樣硬化而引發的一種心肌缺血性疾病,應長時間進行用藥對其血脂進行調整,同時實行抗凝等。而引發此病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無規范性用藥、飲食生活習慣不良以及勞累等存在一定的關系。在對患者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的同時加大了其家庭經濟壓力。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其主要臨床特征為:呼吸困難、咯痰以及咳嗽等。該疾病的主要誘發因素與心臟病發展至終末端存在相關性,由于患者的心房和心室發生改變,最終會損害心臟整體。
此研究對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后,效果顯著,同時優質護理模式能將常規護理模式的觀念轉變,從而提升了護理人員對工作的積極主動性,以此來提升總體護理質量[10-11]。與此同時,優質護理模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服務,且每位護理人員的分工明確,強化護理服務,加強了責任感。而此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經過優質護理模式后,有效提升其生存質量,和單純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因而優質護理模式對患者的恢復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表1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
[1] 戴暉,武衛民,王玉娟,等. 強化護理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19(6):656-658.
[2]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 冠心病康復與二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4):267-275.
[3] 陳雅華.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臨床治療探討[J]. 中外醫療,2013,32(34):81-82.
[4] 趙英閣. 護理干預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3): 187-188.
[5] 李小靜,侯俊杰.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臨床治療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162-163.
[6] 黃英. 舒適護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醫藥前沿,2016,6(8): 268-269.
[7] 董丹. 護理用藥教育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12): 1637.
[8] 許晶晶. 心血管疾病的心臟康復[J]. 中國循環雜志,2013,28 (8):635-637.
[9] 樸藝玲,孫天福,袁智宇. 袁氏養心靈口服液治療冠心病慢性收縮性心力衰竭78例[J]. 中醫研究,2013,26(3):8-10.
[10] 冠心病中醫臨床研究聯盟,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疾病專業委員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等. 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診療專家共識[J]. 中醫雜志,2014,55(14):1258-1260.
[11] 于冠華. 老年心肌梗塞患者施行優質護理服務對預后的影響分析[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0):216-217.
E ffect o f H igh-qua lity Ca re to Im p rove the Qua lity o f Hea rt Failu re Patien ts W ith Ch ron ic Co rona ry Hear t Disease Su rviva l Ana lysis
WANG YouInternal M edicine-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People's Hospital of Q ian Southwest State,Q ian Southw est State Guizhou 562400,China
【Abstract】Ob jective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mpact of quality care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quality of survival. M e thods Our hospital from M ay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treated 102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w ard position living area is divided into two,nam ely,an area in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51 cases and another area for view ing 51 cases of control group practice routine care,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lement quality care. Impact on quality o f life than the tw o m odels of care. Resu lts A fter the tw o groups of patients,respectively,after different m odel of care than their physiological function,em otional function,social function,bodily pain,mental health score w as higher than betw een groups by post difference w 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 lus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fter using high-quality car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 f patients.
Quality care,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Quality of Life
R 473
A
1674-9316(2016)12-0185-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