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罡 Wang Yigang
“視·當代”
——2016年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季
王易罡 Wang Yigang
2016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季以“視·當代”為題,于 5月15日開幕,相關活動持續一個半月。參展作品包含了中國畫、書法、版畫、油畫、雕塑、綜合繪畫、攝影、影視攝影、設計類、數字媒體、動畫、工藝美術等18個專業, 1800余件作品,呈現了魯迅美術學院的教學成果與風格。
魯迅美術學院,畢業季,青年藝術
1徐雅涵幾何亞克力丙烯120×240×0.8cm2016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
相對往年,魯美今年的畢業展是最開放最具活力的一年,參展人數也是最多的一年,今年我們打開校門,增加了展覽展示空間,讓各系的作品同時展出,這樣也豐富了整個展覽的內容。美術館也延長了開放時間,為了讓更多的人走進美術館,觀看我們的作品展。我想,魯美學生作品的地域特征一直都很鮮明,繪畫和雕塑一直保持著比較高的水準和地方特色,這跟北方人的性格有關,地理結構決定了作品的氣質和狀態,一些傳承的東西在魯美一直延續著。今年魯迅美院的畢業作品更大膽,學生們敢于嘗試新技術,新思路,學校今年也加大力度配合學生提供展示條件,我也看到了很多耳目一新的作品。
2-4徐銘亮不安的種子布面油畫120×80cm2016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
1陳邦彥現場與非現場綜合材料300×150×20cm2016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
關于最近被很多人提起的青年藝術“學生腔”的現象,我認為每一個年代的學生都有屬于他們這個時代的特征。他們的成長環境,生長軌跡是我們無法真實感受的,而且在人生中的不同階段,我們的感悟也會有不同的變化,因此他們才會有著對人生相似的感悟和體會吧。對于學生,我覺得用什么元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對藝術的理解,在學校期間是否具備一個藝術家的基本素質,對藝術的態度是否形成自己的理解和開放態度,增加眼界。其它的就是個人天賦的問題了,有些東西不是能避免得了的。
關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畢業作品,每年都有不一樣的評價。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那就是研究生的畢業作品有時候還不如本科生的好。那么研究生的學習意義在何處?我覺得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畢業作品一定是有差別的,本科的教育主要是基礎的培養,讓我們的學生全面地了解藝術,研究生時期則是要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形成自己的風格,并能從藝術史的脈絡當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全新的立場和位置。可以說研究生階段的學習更加深入,也更具有挑戰性和難
2李巍Acoustic·dynamic·periodic綜合材料400×200×50cm2016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生作品
現在畢業季成為了學院與社會對接,畢業生踏入社會的窗口,美術學院逐漸將畢業季作為推廣本校畢業生的平臺。魯迅美院一直在不遺余力地幫助學生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價值,這是學院領導和各個系的領導老師未曾停止的工作之一,每一位老師都希望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Visual·Contemporary” – 2016 LAFA Graduation Season
With the theme of “Visual·Contemporary”, 2016 LAFA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Season started on 15thMay, and lasted for one and a half months. 1800 exhibition works are displayed, covering 18 majors,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calligraphy, printmaking, oil painting, sculpture,comprehensive painting, 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design,digital media, animation, craft & art, etc, which refect the style of LAFA and its teaching achievements.
Lu 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Season, Youth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