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路夢怡
連續幾年銷售業績大幅下滑,昔日“國民車”早已淡出公眾視野。
處在懸崖邊的一汽夏利,還在尋找自救的道路上奮力掙扎。
7月12日,一汽夏利發布的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一汽夏利合計生產汽車20785輛,銷售汽車19033輛,較去年同期銷量近乎“腰斬”。
不只是銷售業績下滑,7月15日,一汽夏利披露半年度業績狀況顯示嚴重虧損,其中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虧損4.75億元—5.75億元,同比上年同期虧損5.37億元。
提到虧損擴大原因,一汽夏利董秘孟君奎在7月4日接受投資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一汽夏利因為產品結構的調整沒有跟上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所處的產品區間市場容量逐年大幅下降,公司經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公司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并在努力、快速進行產品結構的調整,加大研發力度。

昔日“國民車”的輝煌早已消散。
按照一汽夏利的規劃,年內,公司將投產全新的A級車產品和A級電動車,后續還將有新的產品推出。
只是,連續幾年銷售業績大幅度下滑,已使得這個昔日“國民車”代表淡出公眾視野,尚未出世的新品能拯救一汽夏利嗎?
帶著“鐐銬”跳舞
夏利也曾經輝煌過,早年作為天津汽車集團公司旗下子公司,夏利曾經連續18年登上全國經濟型轎車銷量第一寶座,并在1999年成功上市。
轉折點在2002年,當年天津汽車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夏利公司總股本的50.98%股份轉讓給一汽后,夏利從此歸入一汽門下。
雖然重組之后夏利品牌能夠在政策、資源等方面背靠一汽集團這棵大樹,但這也讓重組后的一汽夏利喪失了自主權。
被一汽集團收編之后,一汽集團明確將一汽夏利定位為經濟型轎車生產基地,來彌補一汽集團的低端微型車、小型車產品線。
在一汽集團內,有一汽轎車這個“嫡出”品牌在,作為“庶出”的一汽夏利只能帶著“鐐銬”跳舞。
一汽集團后續也曾投入數百億自主研發,試圖扶持旗下自主板塊的發展。但集團重點發展的品牌并未向夏利傾斜,受益更多的是一汽轎車。
而且受制于國企歷史包袱、業務龐雜與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一汽一直不能很好地解決兩者間同業競爭的問題。
2011年6月,一汽集團實施主業重組改制,成立了一汽股份。2012年4月,一汽股份收購了原來由一汽集團持有天津一汽夏利的股份。
由于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均與一汽股份旗下其他轎車生產企業存在同業競爭關系,一汽股份曾發布公告承諾,將力爭在收購完成之日3年內,以合理的價格及合法的方式徹底解決這一問題,按照上述承諾,一汽股份應該最遲在2015年4月5日前解決上述問題。
不過,2015年4月,一汽夏利發布《關于控股股東承諾事項的公告》稱,“一汽股份不能在上述日期,徹底解決一汽轎車、一汽夏利與一汽股份下屬企業的同業競爭問題以及一汽轎車與一汽夏利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一汽股份擬在條件成熟時,啟動此項工作。”這意味著承諾并沒有兌現。
談及同業競爭的難題,在近期的溝通會上,一汽夏利總經理田聰明表示,“由于宏觀經濟環境變化、證券市場波動、公司內部管理層出現重大變化等客觀因素,一汽股份公司難以找到合適的方式在期限內解決同業競爭問題”。
品牌轉型之路折戟
在嚴重的虧損面前,一汽夏利的車型基本為小型車,在新車型研發、技術開發等方面基本毫無作為,產品缺乏創新成為致命弱點。而在小型車領域里,長安、奇瑞、比亞迪等對手層出不窮,夏利在性價比上逐漸失去優勢。
不過,這幾年,一汽夏利也在試著探索出路。
2013年,一汽夏利相繼推出換代老產品的威志V2、威志V5;2014年,一汽夏利推出的首款小型SUV駿派D60。
值得一提的是,“駿派”是一汽夏利推出的一個全新品牌。不同于以往車型的低端定位,主打中高端的SUV細分市場。按照一汽夏利的說法,公司欲借助此款車扭轉頹勢,促使公司轉型升級。
此外,一汽夏利曾規劃,在駿派D60上市后,還將推出駿派品牌的首款A級車,一汽夏利的用意是由駿派開始從微型轎車向A級車產品跨越,形成多品類經濟型高、中、低的產品布局。
不過,由于品牌宣傳和市場推廣力度不大以及原有產品特征沒有本質改變,一汽夏利此前推出的轉型產品并未扭轉市場下滑的局面。
被一汽夏利寄予厚望的駿派D60車型,銷量也曾突破過4000輛,但隨著市場競爭激烈和小型SUV市場增速開始放緩,剛剛起勢的D60再次“熄火”。今年6月份駿派D60銷量僅為515輛,上半年累計銷售7391輛,半年銷售成績單還不如自主品牌吉利博越品牌6月的銷量。
這意味著一汽夏利以打造新品牌駿派來實現企業轉型升級的規劃折戟。
產品乏力為致命弱點
一汽夏利的敗退并不突然,品牌形象低端、拳頭產品缺乏等痼疾極大地削弱了一汽夏利的市場競爭力,這早已是行業內的共識。
經過連年的銷量下滑,一汽夏利的主戰場已經由一二線城市變成了三四線城市。甚至隨著其他合資品牌的價格下探,一汽夏利在三、四線城市的生存也朝不保夕。
如今,一汽夏利想要存活得更久,擺在其當前最現實的問題是提高銷量,改變虧損困境。
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田聰明表示,“除A級車和電動車產品外,公司正在研發或生產準備中的車型還有SUV、Wagen等不同的車型,作為一家以造車為主業的公司,我們將緊密跟蹤市場需求,通過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改善企業的經營和持續穩定發展。”
從田聰明的介紹可以看出,一汽夏利想要通過發展電動車和SUV等熱銷產品迎合消費者。但反觀已賺得盆滿缽滿的其他車企,才出發的一汽夏利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
例如,近兩年,SUV車型備受追捧,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SUV產銷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分別為42.7%和44.3%。
2014年起,合資品牌就有北京現代ix25、東風標致2008、廣汽本田繽智等推出新品,而長安CS35、瑞風S3、哈弗H2等自主品牌也都在為自己的領地拼命廝殺。
其實,在推出駿派D60時,一汽夏利對SUV領域的市場嗅覺還算靈敏。不過,在駿派D60之后,一汽夏利沒有緊跟形勢推出新的緊湊型和中型SUV,這也讓它再次喪失了贏得市場的機會。
新能源的電動車市場也不例外,早在2015年就有上汽、長安、北汽等多家企業集團大筆投入巨資,發展新能源汽車。而至今一汽夏利的電動車還沒有更多實質的進展。
一款全新汽車產品的開發至少需要36個月的周期,正在新品規劃中研發新車型還沒面世,留給一汽夏利的時間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