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知+李鵬+++里雨曦+陳與唐得+王鏡超
“我們現在有一些貼牌生產的奶粉企業,以前在國外生產。看到國內出臺了奶粉配方注冊制后,這部分市場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們開始擔心起來。”
2016年10月1日起,《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6號,以下簡稱《辦法》)將開始施行。
目前,我國103家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共有近2000個配方,個別企業甚至有180余個配方。嬰幼兒配方乳粉配方過多、過濫,配方制定隨意、更換頻繁等問題突出,存在一定質量安全風險隱患,造成消費者選擇困難。
《辦法》將設立注冊門檻,提高生產要求,同時限制配方數量、規范標簽標識,并且明確監管要求與申請人法律責任。在參照藥品管理的情況下,“最嚴監管規定”無疑將給中國嬰幼兒配方乳粉市場帶來“地震”。
7月22日下午,《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在新華社新聞大廈舉辦了“配方注冊制后的乳業監管”課題會議。此次會議從監管入手,著眼行業轉型升級,對配方注冊新政以及與其有關的跨境電商新政進行了探討。

7月22日下午,《財經國家周刊》、瞭望智庫在新華社新聞大廈舉辦了“配方注冊制后的乳液監管”課題會議
最嚴監管打造良好環境
根據《辦法》,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將進一步督促企業科學研發設計配方,提高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研發能力、生產能力、檢驗能力要求,確保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
“大家一起研究這個問題很有意義,希望能夠發揮瞭望智庫的思想性,為我國乳業的健康發展建言獻策。”瞭望周刊社副總編輯羅海巖在致辭中表示,對“配方注冊制后的乳業監管”的討論有助推進中國乳業轉型升級。
國家食藥監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張靖表示,從監管層面上講,現在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推廣和釋疑政策,比如配方注冊制落地之后對乳品企業的監管會存在哪些不同、對整個行業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我們現在有一些貼牌生產的奶粉企業,以前在國外生產。一看到國內出臺了奶粉配方注冊制后,這部分市場的利益受到了影響,所以他們開始擔心起來。”張靖表示。
國外奶粉企業之所以關心配方注冊制,在張靖看來,“還是利益使然”。據張靖介紹,外國奶粉企業如果來華注冊配方后,意味著不可能再替別人生產奶粉。這樣它們就有部分產量無法銷售,所以對新政抱有反對態度。
另一方面,當下奶粉市場的宣傳亂象,也是促發新政的原因之一。張靖指出,有些奶粉的宣傳與保健食品已經沒什么兩樣了,配方注冊制實施之后,這一亂象有望得以消除。
本次注冊制的實施對中小奶粉企業可能會是一次調整。下一步國家食藥總局還將幫助企業推進注冊事務。同時,國家食藥總局也在制定標簽標識管理辦法,重點研究標簽標識與產品質量的關系問題。
張靖認為,當前國內嬰配企業數量與其他國家相比較多。配方實行限制以后,將會給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
對于企業最關心的注冊時間問題,張靖解釋稱,二級文件和相關配套細則已基本成形,接下來還要繼續征求意見。需要明確的是,2016年10月1日只是企業的品牌和配方開始注冊的時間,企業現有產品和現有品牌的注冊時限是到2018年1月1日。
通過配方注冊制清理掉一些劣跡企業、還行業一個良好的環境是很多大乳企所期盼的。飛鶴乳業副總裁盧光、光明乳業奶粉事業部負責人劉建中、輝山乳業奶粉事業部負責人王善龍也都在討論中表達了相似的看法。
在張靖看來,對企業的配方進行限制,會給市場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現在103家國內企業在市場推出了2000個品牌和配方。注冊制以后,這個數字至少減少一半,大概只有900多個,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的品牌集中度將會提高。
據飛鶴乳業副總裁盧光透露,飛鶴乳業從2016年就開始進行調整。他認為,短期內新政對企業會有一些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對于企業產品的集中化有很大幫助,包括對生產成本、品牌樹立都是非常好的事情;而從行業來講,這也是品牌大浪淘沙的過程,一些小企業品牌退出市場,對大品牌十分有利。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很多企業都希望政策盡快實施。而從奶粉的渠道銷售情況來看,因新政原因大家都比較謹慎,一些雜牌奶粉開始清倉處理,造成市場價格體系混亂。
跨境電商管理呼喚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中外奶粉企業這次一同納入配方注冊制管理中。
我國對進口奶粉需求旺盛。從2008年到2015年,我國乳粉產量從120萬噸增長至142萬噸,7年間增幅僅為18.3%;同期進口乳粉量從14萬噸增長至72萬噸,增長了四倍多。目前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境外品牌優勢明顯,對國產品牌已經構成碾壓態勢。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調研了解到,當前嬰幼兒奶粉跨境購的貿易形式主要分為三類:早期興起的海外代購(C2C平臺),如淘寶代購、洋碼頭代購等;海淘(境外線上購物),即海外店家先把貨發到海外中轉倉,再由中轉倉運回國內;跨境電商(B2C跨境平臺),如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直采、聚美優品極速免稅店等。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也有監管,但跨境電商和電商平臺依然是“假洋鬼子”奶粉銷售的重要渠道。
對此,國家質檢總局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目前在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出口領域已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比如,奶粉進口之前要印制一體化標簽;保質期短于3個月的奶粉不能進口,接下來還要結合配方注冊制制定一系列的監管措施。
不過,在跨境電商的具體監管上也遇到了諸多問題,如主體責任劃分、網購保稅方式、經營企業的主導責任等,反映出了監管的復雜性和難度。
正如上述國家質檢總局人士所說,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國際貿易是與質量安全有關的。但是影響國際貿易的因素不僅僅只是質量安全的問題,應該站在全球的視角來看待這個問題。
瞭望智庫乳業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注冊制落實后,跨境購市場將突出“大電商+大品牌奶粉”的形勢,海外貼牌和中小品牌被清除出市場,跨境購市場呈現出“強者恒強,弱者出局”的市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