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中國能否拿出一套綜合、全面、有效的主辦國方案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2016年9月4-5日,第11屆G20領導人峰會將在中國杭州舉行,這是峰會首次在非西方的發展中大國舉行。
在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全球經濟治理面臨諸多難題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中國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推動G20轉型與改革拿出的主辦國方案充滿期待。中國能否拿出一套綜合、全面、有效的主辦國方案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經濟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標。

杭州峰會為G20找到了歷史的使命。
中國為G20做了怎樣的戰略設計?
首先,杭州峰會為G20找到了歷史使命。G20峰會是不是會成為一個清談館?能不能為G20找到更大的歷史定位?參與國一直在思索,也是外界對G20機制的最大擔憂。此次中國利用主辦國的機會,推動其他與會國一起對G20的長期職能進行了設計。杭州峰會將G20的未來目標與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相掛鉤,賦予了未來20年里G20相對長的歷史使命。
《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于2015年9月由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一致通過,其提出了到2030年實現3項歷史性目標——消除極端貧窮、戰勝不平等和不公正以及遏制氣候變化,同時,還給出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和169項具體目標。將G20的使命與《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聯系起來,將促使各國以超越國界和短期利益的眼光,為長遠大計采取團結一致的行動。被譽為“G20之父”的加拿大前總理保羅·馬丁對此也高度評價,認為在中國舉行G20峰會不僅是G20重生的契機,還將是真正的國際合作的重生契機。這是本次杭州峰會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
其次,形成G20會議品牌效應。長期以來,分析和處理國際問題主要是從兩個維度來進行,一個是地緣政治,看大國關系如何演變;另一個是國際經濟治理,看當前國際機制能否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問題。此次,中國主辦G20峰會實現了兩個維度的統一。領導人峰會及相關工作層面的高官會議議題非常廣泛,參會國在會議期間外交穿梭互動頻繁。
G20的議題目前已從初創期的經貿延伸到對當前國際所有主要熱點問題的討論。英國新任首相和德法、歐盟領導人展開互動,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借峰會展開“會中會”外交。豐富的議題和多樣化的形式,讓所有參會國都能從中有所收獲,參會國對參會不再感覺是負擔,而是有非常強的參會動力和意愿。
再次,中國把此次峰會作為一次向外輸送中國經濟信心的重要機會,傳遞出滿滿的關于中國經濟的積極信號,回應了外界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布魯金斯學會副總裁布魯斯·瓊斯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出現明顯降速,此時G20正好為中國提供了提振外部經濟信心的契機。
G20會議期間,針對外界關注的中國產能過剩,尤其是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中國給出了官方回應。G20成都公報中指出,產能過剩的問題對貿易和工人產生負面影響,承認了過剩產能的負面影響,但亦指出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集體應對。對外界關心的人民幣匯率和產能過剩問題,中國也作出了政策承諾。中國將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提高政策規則性和透明度,加強與市場溝通。
最后,對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提出了中國方案。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布報告稱,G20作為防止各國推出以鄰為壑的經濟政策非常重要。倫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稱,2008年以來,G20國家共推出了3500多項新的保護主義政策,這些政策中的81%現在仍然在執行。
G20準備怎樣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為推動國際貿易擺脫低迷困境,推動跨境投資,G20會議提出:
一是消除貿易壁壘。G20貿易部長會議批準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確立了降低貿易成本、加強貿易投資政策協調、促進服務貿易、增強貿易融資、制訂貿易景氣指數、促進電子商務發展、推動貿易與發展7大合作支柱。貿易部長會議決定盡快實施《貿易便利化協定》,努力將全球貿易成本降低15個百分點,承諾深化電子商務合作,采納了國際工商界提出的世界電商平臺(eWTP)倡議等等。
二是便利化投資。會議批準了首份《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確立了反對跨境投資保護主義,營造開放、非歧視、透明和可預見的投資政策環境,加強投資保護,確保政策制定透明度,推動投資促進可持續發展以及投資者企業責任等原則。這份指導原則的最大意義在于這是世界上第一份關于投資政策制訂的多邊綱領性文件,確立了全球投資規則的總體框架。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今后TPP、RCEP的對接找到了政策接口。目前,TPP將中國排除在外,而美國也未參與RCEP。《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將推動兩個自貿協議間交叉投資提供指引。
三是提出加強國際金融架構的具體舉措。促進貿易增長最可行、最值得期待的應當是貿易融資的配合,也是實現貿易成本下降的關鍵一環。中國擔任主席國以來,推動G20恢復了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以新興市場深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并發揮更大作用為主線,推動國際經濟治理改革取得新進展。《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確立的第4項戰略為“增強貿易融資”,在第7項戰略“推動貿易與發展”中又提出“減小貿易融資缺口”。
根據此次G20所提出加強國家金融架構的具體工作目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期待在2017年年會前完成第15次份額總檢查,進一步提高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言權;世界銀行被期待按照達成一致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實施股權審議,實現平等的投票權。G20還要繼續改善債務重組進程,支持對擴大特別提款權(SDR)的使用進行研究。
四是推動各國進行結構性改革。這是保證各國長期健康發展根本保證,也是中國方案中最重要的一環。中國主導與會國達成共識,應對當前經濟困境,不能過度依靠刺激政策,不能過度依靠藥物治療,必須增強機體的自身體抗力。“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成都公報”指出,應對全球經濟復蘇的挑戰,關鍵是進行結構性改革。
為防止峰會達成的原則流于形式,中國利用此次峰會之機,為G20制定了工作手冊,各國可以對照進行自我檢查,極大地增強了峰會結果的可操作性,進一步坐實了峰會。雖然方案不具有法律強制性,但其及各分項目標卻形成了一定的壓力。G20央行行長和財長成都會議確定了結構性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可為各成員實施改革提供參考指南。同時,會議還通過了一套包括勞動生產率、就業率等12個指標體系,為了促使這些措施落到實處,各國根據該體系每兩年對各國改革實施情況做一次評估,評估結果將納入G20問責評估報告。
可見,中國為G20杭州峰會的成功舉辦進行了精心準備,工作層面的成果為峰會的成功舉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相信G20杭州峰會會在G20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